• 44

從77年開始有趣的房價歷史新聞


pressanykey wrote:
李幸長說,他將發起總...(恕刪)


1. 經費不足,宣傳不足
2. 享受到房價高漲的既得利益者也很多
- HuangJS
jnctucisorg wrote:
1. 經費不足,宣傳不足
2. 享受到房價高漲的既得利益者也很多


這我就不太懂了 不都是青年人買不起嗎?
這些都是網路成癮者居多
網路是很低成本的通訊管道

過去哪有這麼多人有網路
過去的網路哪是幾個妹在計算 都是33k 56k的數據機撥接
哪來FB把人連來連去 訊息會自動拉進來 都會看到陌生人的吃喝拉撒
哪來MSN skype馬上知道誰在線上找人聊天
哪有手機可以到處上網 走到哪PO到哪

只是列印聯署書 簽個名 影印身分證
這個在現今到處都有7-11之類便利商店可帶檔案去列印
黑白列印2元 黑白影印2元 共4元
郵局花個30元掛號費把聯署書寄過去 成本都很低廉

以前快閃族不都是靠網路
精準在同時間一群陌生人同時出現做同樣動作
同時散場

在01上不是很多人可以幫忙
既然不能當那個民族英雄 至少可以當幫手吧

FB說讚的粉絲竟然不到四千人
可是有FB的年輕人多的是

網路越發達 手機越發達 人類就越難聯繫跟傳播?!

既得利益者難道可以用白色恐怖剷除聯署活動 進行封殺 監控網路?
剛看了七頁
雖然還無從查講歷史新聞資料的正確性
但有歷史資料就是讚
mark起來慢慢看好了
神作!!!!~
你把接下來 新聞標題都PO上來了.
這叫新聞記者怎麼混阿!!!!!!

guten2012 wrote:
這是從聯合報歷史資料...

(文章太長且為避免違規,修剪一下,請見諒)
*************************************

**當時投資客與建商也是台北房價炒完以後,南下炒房。

77年5月11日的聯合晚報1版報導:

台北客南下炒地皮 高雄及台中也都有屢創新高的建案推出

*************************************

77年6月13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台北市建案競爭 每坪逼近四十萬元

*************************************

台北縣的房價也屢創新高。

77年9月15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大台北地區的房市上演撐竿跳﹗利多消息一波波 永和地區的房價也屢攀高峰

*************************************

當時許多人也被逼的去外地買房。

77年9月17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不論台北市區﹑中永和地區﹑內湖等地﹐房價均居高不下﹐中產階級購屋只有往南或更偏遠的地方了﹗

*************************************

78年4月7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房價打不死!買氣嚇不退﹗大台北地區十餘預售個案調高售價﹐照樣好賣

*************************************

到處都創新高啊。

78年5月7日經濟日報12版報導:

台北市南區房價創新天價 一樓店面每坪128萬元

*************************************

78年仍預估79年房價會繼續上漲。

78年12月1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79年房價上漲成份仍居多

*************************************

79年1月12日經濟日報報導:

大台北地區房價一年漲一倍,近三年來,北投區漲幅達五倍,大安區平均每坪單價47萬

*************************************

79年後房價開始反轉。

79年5月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湧現低於市價3成行情


*************************************

79年5月7日聯合報5版報導:

五年來單月交易量最低紀錄 大台北預售屋上月只賣出100間

原因是賣主仍迷戀高價位時代 ,拚命開高,「有行無市」

*************************************

79年8月2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上半年大台北房價明顯下滑 預售屋每坪降至廿六萬元以下

*************************************

79年11月2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平均跌幅16% 大台北房市慘!三峽淡水掉4成,但前年(指77年)進場投資客,長期抱著還是贏

*************************************


80年時,淡水已經在炒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議題了。

80年3月1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市 跌幅達三成,未來要看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興建計畫

*************************************

房價雖有下跌,但建商還是會不斷推出高價房來測試買氣的底線。

80年4月3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價見風轉舵又漲了 部分業者嚐了甜頭抬高售價 高房價的‘不合理’情況再現

*************************************

80年8月8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子在前幾年極盛時期曾經飆到1坪30萬元 現在預售價格只有15萬元

*************************************

三不五十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

80年12月3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台北房價又上漲 台北縣預售屋已找不到5百萬以下的房子 台北市也出現45萬一坪高價位預售案

*************************************

81年2月9日聯合報13版報導: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推出每坪五十萬 一戶四千萬的高價屋 買主不知在哪?

*************************************

81年5月12日經濟日報19版報導:

因政策面打壓及房屋供給量過大 預售屋滯銷 建商將過寒冬並退場觀望


*************************************

81年5月13日聯合報11版報導:

利空一波波 房市慘淡淡 銷售率探底

原因是政府抑制房價措施不斷 行情已呈疲軟 央行調高重貼現率後 再雪上加霜

(恕刪)





嗯, 有意思,做個書籤.
現在的媒體大都被收買,置入行銷房地產,賺廣告黑心錢。

aaaa2015 wrote:
好像持續高價量縮兩三年, 是83 84年才崩
86 87年法拍屋才大量出籠

高雄的行情比較落後反應
雙北已經似有退燒,高雄才剛正熱

昨日在一小公園遇到一位奶媽,他家住在小公園邊
好奇問他何時買的買多少
他說85年買的800W(商業區),說是買在房價最高時
但是我知道她們對面9X年蓋的才買7XX萬(住宅區),坪數還比他大

現在高雄的透天新屋開價都是千來千去
我想她們也才剛回本而已
好文,給準備買房的我有更寬闊的思維......推


guten2012 wrote:
這是從聯合報歷史資料...(恕刪)




想不到那時的炒房,也炒很大.

現在是建商和賣屋者仍不認輸
持續開高賣的階段

但是買單的人明顯變少很多了..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