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旋風999 wrote:
40年房貸一過,還會...(恕刪)
大哥啊,你到底是懂不懂啊,合宜住宅政府規定就是1坪19.5萬,陽台一坪6.多萬,這樣懂嗎???
不懂請先去內政部把資料查查吧~

我會這麼規劃,就是因為這些是固定的因子,所以我可以這樣去規劃,
而我也說了,每個方法都有適合的人去用,自己一定要好好的規劃,不然什麼方案都還是會有人斷頭!!
日本的35歲悲慘世代
有些網友提到,40年房貸只是一個選項,你不喜歡,你仍有別的選項可選,例如20年、10年等。
有些網友提到,40年房貸可以減輕資金上的壓力,讓我們可以每年多些餘錢進行其他投資,賺了錢以後提早繳清房貸。
類似的意見前面大家都討論過了,我這裡也不重覆了。
我想說的是:
會考慮用20年貸買房的人,40年貸是你的另一個選擇,有沒有40年貸對你來說不會改變你的購房意願。
40年貸會改變的,是原本在20年貸的條件下仍買不起房的人,在40年貸的條件下,他看起來"似乎"買得起了。
於是,政府做大了房市的買氣,根據供需原理,很明顯,在這個政策下,排除意外因素,房價一定會上漲。(這是一個房價的利多政策。)
其次,貨幣在本質上,它也是貨品的一種,符合供需原理。試想,40年貸讓一群人把未來40年的貨幣,預支到現在來使用,在市場上,貨幣投放量的增加意味著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房價也是物價的一部分,這是另一個推動上漲的壓力。)
也許,你覺得40年房貸很爛,但是我不貸就跟我沒有關係,讓有需要的人去貸就好了,這是一個選項。
錯了!
你會看到除了房價持續上漲之外,油價、電價、米價、菜價、蛋價、奶粉價......統統持續在上漲。
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在漲,你不得已只好刪減開支,也許本來你下班後可以去pub喝一杯的,現在也許你會考慮一個星期去一次就好。但是你發現,你在刪減開支的同時,政府統計的GDP也在漲!看似經濟持續成長,怎麼我就是體會不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一顆雞蛋賣2元,賣100萬顆,創造的GDP是200萬;一顆雞蛋漲到5元,賣50萬顆,創造的GDP是250萬。經濟是成長了,但是你的生活會更幸福嗎?請注意,原本消費得起100萬顆雞蛋的人民,現在只消費得起50萬顆,可是經濟卻持續成長......
你能置身事外嗎?也許你搬到火星住,能夠脫離這個夢魘吧。
如果政府什麼也不做,買得起房的都買了,買不起房的買不起,買氣自然下來,根據供需原理,房價下跌,讓原來買不起房的變成買得起,這是市場機制。
今天祭出40年期房貸,讓本來買不起的,變成好像買得起,結果房價不會下來,這是人為干預。
今天祭出40年期房貸,讓本來買不起的,變成好像買得起,為何不尊重市場機制,讓房價下來,讓本來買不起的變成真正買得起呢?
jkshiu wrote:
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在漲,你不得已只好刪減開支,也許本來你下班後可以去pub喝一杯的,現在也許你會考慮一個星期去一次就好。但是你發現,你在刪減開支的同時,政府統計的GDP也在漲!看似經濟持續成長,怎麼我就是體會不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一顆雞蛋賣2元,賣100萬顆,創造的GDP是200萬;一顆雞蛋漲到5元,賣50萬顆,創造的GDP是250萬。經濟是成長了,但是你的生活會更幸福嗎?
你能置身事外嗎?也許你搬到火星住,能夠脫離這個夢魘吧。
如果政府什麼也不做,買得起房的都買了,買不起房的買不起,買氣自然下來,根據供需原理,房價下跌,讓原來買不起房的變成買得起,這是市場機制。
今天祭出40年期房貸,讓本來買不起的,變成好像買得起,為何不尊重市場機制,讓房價下來,讓本來買不起的變成真正買得起呢?
真的要給你一個

我想建商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讓國人除了買房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經濟能力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