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iher wrote:
最近我跟一位32歲年輕人閒聊。他念台成清交的學士、碩士,服完兵役後工作五年,目前每月薪水加獎金約5萬。但是他抱怨薪水不夠高、抱怨房子太貴,抱怨父母親要存退休金,經濟上無法幫忙,因此他不敢買房、更不敢結婚。聽他抱怨生不逢時,我心中感到一陣悲哀。我覺得眼前這位年輕人缺乏骨氣、缺乏志氣、更缺乏勇氣。而他正是目前不少台灣年輕人的寫照。
...(恕刪)
抱怨薪水不夠高 : 薪水不夠高有很多因素,有社會因素、有個人因素、有機運因素......
抱怨房子太貴: 同上
抱怨父母親要存退休金,經濟上無法幫忙: 這個就算沒骨氣了!
因此他不敢買房: 算有自知自明,量力而為
、更不敢結婚: 同上、另外結不結婚是個人及伴侶的共同選擇
.........................



我老媽最常罵我一句話
"你兒子有個有錢的阿媽, 你沒有" 所以我兒子玩wii 買變型金剛 買陀螺
我有沒有怨3, 4年級.......有, 因為他們讓我吃不飽穿不好
但, 他們也吃不好穿不好
我們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同學中 基本都自給自足 學歷與薪水不成正比
機會不與學歷成正比 錢多的不比較幸福
但我們有害你們6, 7年級嗎? 佔了房子 炒了股票 玩大家樂致富????
繼續怨房價吧......態度決定一切
=======================================================
BTW 老是和大安區比????? 三十多年前 大安區是郊區好嗎
30年前的基隆路 空曠一片 比現在的林口三峽都冷清
如果說0年前的精華區, 大概是SOGO 吉林路 或金山南路等地吧
環境的資源永遠不夠讓所有人滿足, 這是大自然自由競爭的法則, 不要說人類生活不容易, 所有自然界的動物也一樣, 所以如果想抱怨, 就跟老天爺抱怨吧. 當大家把問題歸咎到各種因素, 但那些因素背後代表的也是另外一群人的利益, 所有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 今天你所認為的不公, 也只是各種力量角力下的結果而已, 你想從別人那裡取得利益, 你就得有力量和作為.
想買房子的人, 都認為政府該用政策壓低房價讓自己買, 等到買了房子, 又希望政策能幫助房價上漲, 每個人都認為對自己有力的政策才是對的, 問題是你有選票, 他也有選票, 政客們都想要, 在權衡利害之後所出的政策, 就是你看到結果. 別以為每天在這裡相互取暖的網友是你的盟友, 也許他明天買了房子就換了腦袋了, 也許今天在這裡跟你叫囂房價不可能跌的某傢伙, 昔日也在這裡大罵沒有居住正義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