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打房打到你語無倫次,近期房蟲辯術大蒐集

bis0815 wrote:

我有說過長期看漲
為什麼
短期的不確定因素會造成房價下跌,但一段時間後
只要沒發生什麼天災人禍,還是會漲回來啊...
不相信?
那我請這些罵房貴,罵人炒房的人
當你們買房子時,請立下切結書
將來你們要賣房子時,只能用當初買價購買,甚至打折出售
你願不願意???


那我請這些罵菜貴,罵人菜蟲的人
當你們囤積菜時,請立下切結書
將來你們要把囤積的菜拿出來賣時,只能用當初買價出售,甚至打折出售
你願不願意???


重點不是將心比心的問題..
而是菜蟲跟房蟲,都擁有較一般人龐大的金錢資源...
所以有條件可以抄房或抄菜價,是一個高門檻的行為
而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沒有這個資源...
你要沒有資源的人跟有資源的人將心比心,這說不過去吧...
將心比心是建立在平台是公平的情況下...才會成立

有錢人不是罪,但投資工具這麼多...
那麼厲害的話,請靠其他工具賺錢,不要去影響到其他人基本生存的權利...
為何要找民生必需品來下手,而去影響大部份人民"住"的民生需求
這種行為,已經算是影響到其他人了,不是嗎?
說真的,你去抄股票抄到3萬點,也無所謂...只要不要影響到我"食衣住行"什麼都好...
樓主....
你講的真好
最近一直有在看房
有看到喜歡的物件
但金額 還是高的壓死人.....
看了你發表的文章和那麼多人的回覆
感覺好很多
其實 可以不用那麼急的
也給你個讚!讚!讚!

zerokiller wrote:
那我請這些罵菜貴,罵...(恕刪)


沒錯!有錢人不是罪~

政府要多拿些稅就讓他拿, 給得起稅的有錢人沒理由讓人貶低!

而那些逃稅的才可惡~
wow, so proud to be on your list.........

acermate wrote:
讚啦!大大整理的真好...(恕刪)

lienly wrote:
wow, so proud to be on your list..(恕刪)

You're too modest, you deserve it...
家庭償債壓力 10年來最沈重
更新日期:2010/05/16 13:40
家庭償債壓力,十年來最沈重!去年股市反彈、不動產交易熱絡,加上房價上揚,借款金額相對提高,央行統計,到去年底為止,家庭借款餘額回升到十點五八兆元,不過,民眾所得成長有限,「可支配所得」下滑,「借款餘額」占「可支配所得」的比例上升到一點二倍,創十年來新高!(張雅惠報導)
都會地區房價飆升,部分民眾買不起,買得起的,也從此成為屋奴
============================================================================
奢侈稅有效????
這是建商、財團(壽險業)、不肖銀行、仲介、投機客、投資客、代銷
在演戲裝可憐,

這些人的口袋經過幾輪的炒作已經是滿滿滿了,滿到央行收不回來了。


以現階段政府祭出的各種手段來看,

只有這樣程度,當然是假、是假同情(鱷魚的眼淚)(而且還放預售屋一馬),
(有人說,台灣資金過多??你可以滾到國外去,或者導引到清潔能源產業去。)

只能稍微退燒而已,之後有90趴以上的機率,高燒會再起!!(貪婪來自於人性!!)

奢侈稅(特種稅)=\=實踐居住正義,

正義是無所不在的(還是選舉時才突然出現?),
絕非一個稅就能解決造成社會M型的根源,
(炒作、暴利、合理住權被剝削),

騙票、口號、口水才是現在的光景,可悲國民黨!!!

給你這麼多權利(代表這段時間全民也花很多納稅錢),

做這麼稀少的事(自肥可多了),

砍掉重練,一點也不可惜。


============================================================


先炒房 後打房
林進國2011/04/01

台灣四十歲以上的人大多見識過國民黨炒作房市與股市的高超能力,這波的房市炒作起於國民黨執政,金融海嘯過後的二○○九年,一開始執政黨不斷釋放,中國將投資台灣房市,捷運建設,都市更新案,四十年優惠房貸等等利多訊息與政策,另一方面營造業者與仲介商也樂於配合,官商聯合炒高房價,肥了少數的官商口袋,卻苦了普羅大眾只能望房興嘆,以新北市新店、新莊等地為例,一般住宅起價一坪四十萬至六十萬,相較於多數起薪兩萬多元的上班族,想要買一個居住的殼,恐怕得要貸款成為屋奴一輩子。

如果一個民選的執政黨,沒有能力營造讓人民基本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那麼這個執政黨應該被唾棄下台一鞠躬才是,現在執政的國民黨馬政府,炒房國民黨,打房國民黨,一來一往暴利循環,未來的執政者必須追究現在執政者的政治與法律責任,還人民一個公道。

(作者為科技公司營業部經理)
(恕刪)


---------------------------------------------------------

隱藏? 那就更是政府的責任了。("租稅改革"故意積極不做為!!尤其是土地、不動產落實非自用及炒作課稅)

上面的文章,其實明明白白說明我們的政府,其實,本身就是個貪婪的政府,

還記得新光以近64億天價標下國有財產局--信義聯勤土地,轉手賣一百億,

這政府是帶頭貪婪的政府。
(當然,這與政黨無關,不要再政治化,就事論事,但台灣政府的大方向卻是往貪婪、往剝削走,
造成台灣社會M型,一點也不奇怪,經建會一天到晚發佈假數據。(M型的平均化,一點參考價值也沒有)

----------------------------------------------------------------


開放陸資買房
...(恕刪)



開放陸資買房買土地,這是一個極可惡的政策,


想再掀起百公尺高的房價、土地海嘯,淹死所有台灣人(尤其是台灣年青人)。

甚麼可以開改,甚麼不能開改,這政府不是心知肚明嗎???
(要開放炒股,很歡迎,要投資新產業或台灣沒有的產業,更歡迎,
但國土是台灣的根,是絕不可買賣的,所以不動產當然也不該開放外資來台置產,包括陸資。)

少子化衝擊 婦產科快撐不下去了
更新日期:2011/04/11 06:25
由於少子化關係,不少婦產科醫院因此吹起熄燈號!部分婦產科醫師則是以特約醫師方式勉強維持營運,有醫師打趣的指出,年輕醫師寧願選擇牙科,因為人有卅多顆牙齒,但小孩卻愈生愈少,也有不少頂客族,根本不生小孩,搞不好以後接生婆行業還會重新掛牌營業。(彭清仁報導)
台灣少子化的情形愈來愈嚴重,人口負成長比例高居全球第一,政府也拼命催生,希望適婚男女多生幾胎。而受了少子化的衝擊,新竹市私立南門醫院婦產科,成立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在新竹地區算是知名度相當高的婦產科醫院,但少子化現象,讓婦產科每個月接生的嬰兒,已驟降到只有個位數。醫院也坦承,專任醫師很難請,為了考量產婦的安全,醫院也不得不做出決定,七月之後婦產科只提供婦科,產科則是吹熄燈號,不提供接生的服務。


-----------------------------------------------------------------------------

簡言之,想要實現 ”居住正義”(居者有其屋),就一定要碰”租稅改革”,
再加上實行社會住宅(只能與國家買賣,不能釋出到市場。),

才有可能改善台灣的持續M型化(M型上端就是投機的主力),
接著才能改變現在台灣的少子化問題惡化(現在式,全世界第一),

否則未來台灣就是呈現 ”超高齡社會”。(一個台灣年青人養4、5個老人)

至於M型上端這些人(投機族群),
對台灣其實會越來越沒幫助,

撈夠了,資產之多,
隨時可以申請楓葉卡、綠卡等,去到國外退休(小孩子也一起帶去),
最後台灣剩下甚麼????


會像希臘、冰島一樣,陷入國家債務風暴,不得翻身。
labbs wrote:
打房打到痛腳,最近一...(恕刪)


法令通過之後 語無倫次的文章又增加了 所以推一下

希望政策上再接再厲,再多課一些稅吧
反正一堆人都說沒有用兼沒在怕的

房蟲新招術~~~~開開眼~~~


財政部祭出奢侈稅大刀開鍘,投機客也不是省油的燈,巿場傳出投機客七招「趨吉避凶」法則,多少可減少損失,甚至不受影響!

首先口袋淺的投機客,少賺為贏,過去一陣子,房價驚驚漲,不乏上漲一倍以上者,這時小殺一、二成出場,還是賺;其次是口袋深的投機客,汰弱存強因應,將外圍、不夠好的物件先清理出場,留下頂級路段住家、店面,以租待售。

第三是,養人頭,藉由一買一賣規避,只要不被查到就沒事,比起養人頭的成本,政府藉由奢侈稅要的錢,還是比較多。第四招,也就是在簽約時點上造假,透過協議,買賣雙方一起節省交易成本。

第五,就是夫妻以假離婚方式,解決自用住宅條件的認定問題。第六,房子不過戶,交由第三公正人信託,以指定買方為受益人的方式交易,等兩年年限過了,再由信託公司交給買方。

第七,是以權利移轉方式解套,屋主將所有權出售,約定一至二年後成交,並以欠債抵押房子、簽訂較高額本票等方式,保障買方權益。

不過,對上述方式,房地產業者指出,恐衍生不少糾紛,例如:之前台北巿國宅火紅時,確實有民眾為規避國宅五年內不得轉售規定,以這種權利買賣模式交易,但是,當所謂的「所有權」一再被轉手下,有些房屋所有人(即屋主)看到自己的房子漲了許多,不承認第二、第三手的交易,衍生許多糾紛。

Godsraven wrote:
財政部祭出奢侈稅大刀開鍘,投機客也不是省油的燈,巿場傳出投機客七招「趨吉避凶」法則,多少可減少損失,甚至不受影響!


資金不流動, 依照費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 M×V=P×T,
P表示物價水準,M表示流通中的貨幣量,V表示貨幣流通速度,T表示總交易量

只要資金不流動, 左邊減少, 物價水準 (P) 或總交易量 就會下跌...

總交易量下跌, 房仲業先倒一片
還是 物價水準 (P)先降?? 我看是先房仲業先倒一片

然後房價慢慢降, 達成政策目標

omfr wrote:
資金不流動, 依照費...(恕刪)


你的法則上是不是少了甚麼.........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