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今週刊] 房價高漲、荷包變薄 揭開外匯存底 的真相

Nelson5 wrote:
如果以進口原物料為主的物價可能可以造成紓解, 但是上次國際美金強力貶值的經驗來看, 因為美金貶值, 大宗物料的生產國反而大漲原物料的價格


那是因為台幣沒有跟著升值。

當時台灣經濟不好,沒能力升,市場機制也讓你升不了,沒話說。

但是政府宣稱經濟變好了,市場機制在推升,但是貨幣政策卻又不敢升,那就很奇怪了。經濟變好,理論上大家都有錢了,可是實際上賺台幣的人可以買的東西卻變少了。

Nelson5 wrote:
美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恕刪)


我贊同N大的觀點..

40台幣換一美金漲到24台幣一美金是沒有跟著漲?
美國是74年開始在用台灣對美國的貿易輸出過度擴大的理由要求台幣升值, 一路漲到24塊台幣兌換一美金, 這中間很多公司都倒了, 尤其那些低毛利的公司, 例如本來世界佔有率第一的螺絲螺帽業, 在台南只剩下幾家,龍頭三星科技更曾爆發財務危機, 曾經世界第一的主機板公司旭青破產, CRT出口第一的台中廖家 (我已經記不起來這家CRT公司的名字了) 破產下市,

的確危機是可以促成企業轉型, 匯率上升, 讓只有高毛利的產品和公司能繼續生存, 例如IC設計業, 或者懂得如何控制成本的公司, 但是大家可能沒想到, 高毛利產業, 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需要的高素質的員工, 以台灣勞工的結構如何支持這樣的公司, 另外一班這樣的公司聘僱的人力也相對比較少, 加上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做的人力控管後, 匯率上升後, 就算企業被迫升級或者淘汰, 但在這個過程, 或者整個的結果, 失業率只會更增加, 弱勢會更加弱勢


pyh wrote:
那是因為台幣沒有跟著...(恕刪)
Nelson5 wrote:
40台幣換一美金漲到...(恕刪)

楠梓和前鎮加工區廠商出走 逐漸沒收
然後民國76-81年因為台幣升值 帶來一波股市房市飆漲
所以很不負責的政客就只會用仇恨的方式來宣導政策, 因為這樣立竿見影, 在宣傳上馬上得到效果, 這樣的政見也容易得到認同, 顯而易懂, 不須經過思考就可以得到共鳴,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 工人張三聽完政見發表會後跟企業主李四說, 利率上升後, 匯率上漲, 房價可以跌個七成, 我就可以買房子, 李四反問, 匯率漲個一塊兩塊, 我公司就撐不下去了, 張三說, 你這種只想要政府保護的企業如果你沒有辦法產業升級, 降低成本, 增加利潤, 乾脆離開台灣或倒閉算了, 我們不能再讓老百姓的錢養你們這種企業

於是, 利率上漲了, 匯率也上漲了, 李四果然被張三說中了, 第一年, 他想辦法降低成本, 精簡人事, 人員的雇用降低30%, 期間她也想過要轉型, 參加了幾場經濟部辦的產業研討會, 花了錢找工研院授權了幾樣技術, 但是技術轉型不是今天做明天就有成果, 接著台幣又上升了3%, 這下李四真的撐不住了, 最後真的倒閉了, 同時期, 台灣的資金開始外流, 房價崩跌, 另一邊的張三卻不敢買房子了, 他的老闆李四精簡人事的那一年他就開始放無薪假, 今年李四的工廠破產了之後, 算一算他已經快要兩年沒有工作了, 眼看著房價真的也快要達到他的目標跌價七成, 他卻開始猶豫不決, 前天晚上, 他還正和他老婆商量是不是乾脆回南部老家, 至少家裡還有五分農地, 種種田未來可能還可以自給自足...

weifenglo wrote:
楠梓和前鎮加工區廠商...(恕刪)

Nelson5 wrote:
的確危機是可以促成企業轉型, 匯率上升, 讓只有高毛利的產品和公司能繼續生存, 例如IC設計業, 或者懂得如何控制成本的公司


電子業包含IC設計業的毛利大多都不如以往,台幣若升值10% (32 ->29 ),
我相信會有相當多的"一些"所謂的低毛利電子公司倒閉.

只是, 不曉得替補的新興行業是什麼 ?
房地產仲介業嗎 ? 其毛利真的還不錯.
匯率快速上昇.. 出口產業的確會受到劇大的衝擊.. 看看對岸對人民幣的態度.. 可見一般..

但是.. 產業轉型跟匯率變化是可以脫勾..

以最近國內研發出電子汽車一例.. 這裡可能會有商機.. 因為如果將來的市場是面向大陸.. 乃至全世界.. 我認為政府應該發揮"領頭"的角色.. 從資本.. 土地.. 等方式.. 加以輔導..(也許已經在做了)...

我記得我高中時家裡幫我買了一台apple2.. (接電視.. 很貴的.. 算萬的.. 玩遊戲還要用卡帶).. 那時覺得歪果人好強.. 能造出這個東西... 曾幾何時.. 台灣的筆電已經在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了(雖然核心還是別人的).. 所以說.. 政府要"鼓勵"(怎麼做?我不知道)研發創新.. 前面版友有提過.. 有銀行敢貸款給企業做威而剛研發的嗎??(風險的確高..) 如果加上政府的支持.. 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很多人希望政府協助企業轉型, 甚至放話不惜淘汰無法適應匯率和利率的企業, 我一個做眼鏡業的朋友談到, 其實他們是在台幣26元換一美金的時候離開賣掉台灣的資產離開台灣的, 當時的人民幣兌換美金是接近10人民幣換一美金, 他們2008年把資金拉回來台灣置產和投資, 那個時間點人民幣的匯率是6.8換一美金, 台幣是33, 算一算, 就算他們在大陸一毛錢都沒賺到, 光是這些匯兌的獲利就很驚人了, 認真來說, 匯率拉高對這些人有差別嗎? 不過就是再把投資中止, 然後等到台幣升到一個高點, 把台灣的資產賣一賣, 再移到中國等人民幣升值, 10幾年前做的事再玩一次, 最後贏家還是這些人, 不是嗎?

john6517 wrote:
匯率快速上昇.. 出...(恕刪)
john6517 wrote:
匯率快速上昇.. 出...(恕刪)

經濟部有一個生技產業開發基金
每年幾百億的規模
做了幾年 有任何成效嗎?
產業轉型可以嘗試
台灣能不能承受這種風險
要仔細想想清楚
至於NB代工這些廠商
他們只要離開台灣
甚至出走到"溫和升值"的中國
一樣可以賺錢...

無論如何 這實在是名不正言不順
讓高盛 花旗 大摩 小摩 這些國際流氓
搞倒正規經營的企業 央行豈能坐視?
weifenglo wrote:
經濟部有一個生技產業...(恕刪)


怪國際流氓? 怪怪的說法. 央行幾乎每天摜最後一盤, 已經摜了半年多,
但你知道 7, 8 月外資在"淨匯出"嗎!!!! 當時人家"熱錢"在匯出, 結果
你台幣還面臨升值壓力, 怪誰???? 還要怪熱錢喔???? 還真是趴著也中槍啦.
這代表什麼? 代表市場認為央行根本就是讓台幣在超貶的情況!!! 現在熱錢要選目標啦,
當然選這種有問題的國家. 而上一波亞洲金融風暴,熱錢是炒貶(前面看到什麼把前一波
亞洲金融風暴跟升值搞在一起, 真是不知所云,無所不能牽拖), 這波看起來是炒升, 要炒升,
當然超貶狀態的國家最容易被攻擊. 而急速升值的確會對產業造成傷害 --->
問題是, 誰搞成這種局面的 ? 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超過大陸, 稱雄亞洲,
台幣今年以來的升幅卻吊車尾. 誰在扭曲這個自然市場機制, 導致現在看起來
開始有危險的 ---> 想想吧, 拜託!! 自己央行搞飛機還怪東怪西! 現在央行
只好給它緩升, 不然怎麼辦? 只能期望在熱錢真的大量湧入前升到某個幅度,
以避免成為大量熱錢的首要攻擊目標. 而現在已經在討論升到30元是否承受得住,
還有人在那邊扯什麼升值會怎樣怎樣 ---> 央行已經從上禮拜就放給它升值了,
要發牢騷請罵央行. 在那邊說央行做得好又在那邊碎碎唸, 不知道在唸什麼.
不然央行後面還可能"央行昨日尾盤雖強力干預,但未扭轉升勢,顯示其深知台幣補升氣焰難抑,
間接暗示升勢還未到底。而以星、馬、泰今年以來,累積升幅約在六到九%間,推估台幣
至少還有一元升值空間,直指三十元整數大關". 看起來後面也許還有得抱怨的啦!
並且不用在那邊一直講那些跟現狀一點也不符的故事, 可能會有新的,進行式的故事可以讓講啦!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