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等房價下跌就慢慢等吧~ 聰明人買買得起的好房住~

C_J_W wrote:
破梗了,原來整天喊...(恕刪)


那是2年前的舊資料了
我要回台南了
多介紹點台南的建案吧
我可以提早10年先看房子
民雄只是人生的一個中繼站而已
還有我不急著買房
我台南有公寓、透天、三合院可以住
還有一塊農地可以種田
來去鄉下當農夫

C_J_W wrote:
破梗了,原來整天喊...(恕刪)

那整天喊多的不就是急著想賣房
也是拉
真的這邊看多的都有人把房賣掉了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那是2年前的舊資料了
我要回台南了
多介紹點台南的建案吧
我可以提早10年先看房子
民雄只是人生的一個中繼站而已
還有我不急著買房
我台南有公寓、透天、三合院可以住
還有一塊農地可以種田
來去鄉下當農夫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那套套們就只能套到天荒地老了
就算房價崩盤也沒人會去接你們的刀

你台南有公寓、透天、三合院可以住,還有一塊農地可以種田,你也是接刀的套套啊

一下慢慢等,一下多介紹,一下有房是套套,一下變成接刀的套套?能先決定好身分嗎?





roward wrote:
..那整天喊多的不就是急著想賣房…(恕刪)


又有人破梗了!
原來版上都是以自己利益為出發點在分析房市
看來這版還是少來為妙!

C_J_W wrote:
又有人破梗了!原來...(恕刪)

是的
大大說的沒錯,大家都是有私心利益的
差別只在於那邊的私心利益相較於國家長久發展較好而已
roward wrote:
大大說的沒錯,大家都是有私心利益的...(恕刪)


唉呀~ 看大家分析得頭頭是道, 害我還很認真看, 原來也只是唬爛不用繳稅金...

C_J_W wrote:
唉呀~ 看大家分析...(恕刪)

大大不用太認真啦
這邊嘴砲來嘴砲去開心比較重要是吧
人生自己的 生活怎樣自己才知道 網路真真假假管他人如何說 自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才對
分享一個新聞,看了就知道。一堆大樓有可能要立法拆了。加上持分的問題,可能最後會拿回來的很少。
並且目前超過七年以上的房子,就有疑慮了。而經歷過921的大樓,更是該避開。
看來一折的時候近了。直接拆,連一折也沒有~一直罰。罰到拆為止,罰的錢都可以貸款買新的房子了~
補助改建?為什要浪費人民的錢去補助別人補強房子?

拆就對了~~






中古大樓7成不耐震!? 內政部擬修法強制健檢 記者 李頂立 / 攝影 許猛捷 報導 2019/02/15 22:42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politics/1083613?from=Copy_content

台灣中古大樓竟然有7成不耐震!?台南維冠大樓倒塌後,內政部推動耐震快篩,發現屋齡20年、12層以上的大樓超過7成都有安全疑慮。這些有疑慮的建物應接續進行耐震評估,不過現行建築法並沒有約束力,內政部研擬修法強制住戶要在一年內進行,否則可連續處罰30萬元。

記者李頂立:「我們現在來到信義路以及安和路交叉口一棟大樓底下,目前是屬於閒置的狀態。不過你可以看到我明明是走在騎樓的下方,外側卻連一根支撐的外柱都沒有,專家認為這樣的結構,可能有安全上的疑慮。」 牆壁斑駁,上頭還有欄架承接瓦片,而對比週遭騎樓,從信義路開始通過路口轉角延伸到安和路,這段範圍通通不見梁柱。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洪廸光:「騎樓的話一般是在結構上是比較弱的地方,尤其當它騎樓外面沒有外柱的話,更是在地震上面的話會是產生危險的地方,所以兩側(都是)騎樓的話又是比一側的騎樓來的危險。」

根據內政部資料,2017年進行的房屋結構快篩,全國屋齡超過二十年的,十二層以上建物有9235棟,其中約有72%結構有疑慮;九到十一層建物約有7500棟,也有61%需要進一步評估。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洪廸光:「民國88年12月31號以前的結構的話,耐震能力是比較不足的。(目前)108年109年是針對六樓以上的,大概也是有檢查4500棟的建築物。」 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江世雄:「裡面是一個大賣場,你可以發現大賣場這邊的牆比較少。可是到了樓上,標準樓層都是有隔間牆的建築物,牆比較多,所以上面牆多底下牆少,我們叫做弱層。」 拿出維冠大樓的圖說,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江世雄和我們解釋,所謂的結構快篩,就是要依據有無地面層挑高、夾層或騎樓、RC牆設置和載重等七項準則,篩選出有潛在疑慮的建築物。 記者李頂立:「房屋的結構上面有疑慮的話,遇到地震的時候要怎麼辦呢?我們來到國家地震中心,實際為大家演練地震來襲時的實際狀況。從鏡頭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這個是屬於一般結構正常的房屋,而旁邊的這一個它下半部可能因為停車場或者是商場的使用,底部結構是比較脆弱一些些,如果遭遇地震來襲的時候,這樣的結構就更容易倒塌了。」 國家地震中心副研究員邱聰智:「很明顯的就是從底下的這個底層就變形比較大,那直接就崩塌,那如果隔戶裡面有牆的話,其實它相對的抗震的能力是比較好的。」

這些結構有疑慮的建物,應該接續進行耐震能力評估,不過現行法律並沒有強制規定,因此內政部傾向修法,一年內必須進行耐震評估,否則最多開罰30萬。如果評估後需要補強或重建,也要在一年內提出計畫。專家不諱言,推動過程恐會受到不少阻力。 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江世雄:「大部分人擔心初步評估出來不合格的話,影響到將來房地產處理,所以在這一個地方會碰到比較大的阻礙。」 國家地震中心副研究員邱聰智:「大家需要時間形成共識沒關係,但在形成共識這段期間,能不能有個短暫的臨時的或是階段性處理的措施。這種階段性補強的手法很簡單,我們只要在一樓開放空間,軟弱底層地方加一些補強的改建。」 營建署目前也正在評估,階段性補強可補助最多45%、上限220萬元,未來等示範案例確定,就會公布方案。 期盼盡快完成高危險老舊建物的補強,當下次地震來臨時,能將傷亡降到最低。


C_J_W wrote:
你已經賣了,以後會後...(恕刪)
還好啦,賣了舊2房無痛換成三房的新房罷了
roward wrote:
那整天喊多的不就是急...(恕刪)
不賣你說因為套,賣了你又說人家急售套利所以才看多,我是賣了不過依舊看多,只是需求改變罷了,也印證一下你們這群空空們,五年來的空空論是假的,其實還再漲,你讓五年前原本想買的今年付出更多。。。很有道德?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