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全球獨有的台灣公設比到底是誰制定的?


米大大 wrote:
豪華大公設大樓比較貴
爛小公設大樓較便宜
公設也是住戶的資產當然要計坪
也是買家量化比較的依據
公設不登記真的很奇怪



不想買公設
就開價室內實坪*單價
買的到的話
等於公設用送的 還幫你登紀
賺翻了



怎可能會用送的...
5000坪公設加游泳池 一坪賣你100萬 *室內40坪
50坪公設一坪賣你50萬 *室內40坪
這樣有送你公設?

公設就像建身房游泳池一樣,由消費者決定要不要買,有錢想氣派就買公設多的
這樣有很難懂嗎?
你回覆的4點完全雞同鴨講,牛頭不對馬嘴 ! 再回去仔細看我說的4點內容再來回好嗎?

就以你回覆1為例 :

汽車有經典基本款跟尊爵大全配+影音,你選了尊爵,然後又跟業務員說不要影音要退錢! 你覺得能退嗎?你這不是台灣鯛什麼才是台灣鯛?

後面3點你也回的很奇葩 ! 如果還看不出錯在那,我再告訴你 !
jiahsien wrote:
回復1
拿配件當公設也很怪。
汽車同台車有入門到旗艦,那這棟樓我環境都可以接受,但公設不能接受,我能要求退錢不買??


我倒覺得,無論虛坪也好,實坪也好,都必須參考公設問題,而不是只是想著我不要公設,所以我可以算便宜一點
那大家都不要,建商不就吃土吃屎? 不是拉高坪數單價,在不然就吃土?

回復2
請了解公設是啥小,無論實坪虛坪都只是一種計價方式。只是虛坪制最符合賤商、跟台灣鯛的需求!賤商可以在坪數上灌水獲取更高利潤,台灣鯛又可以追求最低每坪單價,坪數大,單價小,感覺就是爽,就是因為台灣賤商跟台灣鯛太多,才會導致台灣虛坪盛行!

回復3
高低樓層價差問題,高樓層造價本來就相對較高,再加上環境等等原因,為何不能賣更貴?自己都打自己臉了,"環境好"再貴都有人買,同樣高樓層代表視野好,這也是環境因素之一,為何不能賣更貴?

回復4
公設比又不是35%,誰規定建案公設就是要多少%? 要先去看看基地面積再來談吧? 基地面積越小,或者切割戶數越多,公設比相對更高。
請問基地面積以扣除遮蔽率後,總計一萬坪,只蓋一樓,那公設一樣要35%??? 3500坪的公設???...(恕刪)

我沒雞同鴨講阿,只是講問題點在哪,而不只是看結果,麻煩看一下發生原因吧~

再者你拿車子比本來就很怪了,旗艦版跟入門款都是同台車型去"加裝"出來,但最重要,你就是要這個車型(架構、引擎)

但你買房這樣去看本來就很怪了

視野環境、工法、售後服務、外觀、內裝等等都會影響價格,這就是車子的車型、架構、引擎

你喜歡這個車系列,但這個車廠就只出旗艦版你能怎樣? 高樓層視野好,加更多價格不可以? 高樓成造價高不能算貴?

孩子,麻煩討論事情請站在多方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一直從台灣鯛去思考事情


有好的建商,也有賤商,但不要忘了,不是人人都優質好國民,台灣鯛可不少。

今天房價如何都是這些人搞出來的。 不要講的都是建商的問題,怎不想想台灣鯛影響多少?

我說的重點就只是這樣。

所以我根本不懂你們在炒啥小XDDDD

deepnet wrote:
你回覆的4點完全雞...(恕刪)
jiahsien wrote:
我沒雞同鴨講阿,只...(恕刪)

舉例的重點就是買車跟買房會去參考配備、公設的好壞。而原廠配備如同房子公設一樣不給退的,不知道你還在鬼扯什麼? 你有買過房子嗎?

有沒有雞同鴨講相信其他網友看的很清楚,你不認同全世界99%的做法,只認同那1%的異類,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所以我才說拉,你不是在問誰制定的?

就台灣鯛跟賤商搞出來的阿

台灣鯛想要便宜又大碗,坪數單價低,坪數又要高
賤商想賺更多,兩者一拍即合超棒棒

虛坪既可以滿足台灣鯛需求又可以滿足賤商需求,這有問題嗎?

我已經很清楚明白回答你了,有問題?

你當然可以扯說法規問題,沒制訂好,正因為法規沒制訂好,才會是市場自由選擇下的結果

劣幣逐良幣,沒聽過?

所以台灣鯛跟賤商占多數,把良幣趕走,這樣有這麼難懂?

我從源頭就分析給你看了


至於虛坪實坪也好,選哪種都沒差,只是一個建商標價方式,除非他今天把所有成本攤牌給你看,不然標哪種,有啥小意義?XD

而且好笑的是,不是黑就是白?我回話就代表我反對?_? 我不認同?你只會看到這樣?
搞清楚我說的重點。我覺得你根本沒看完我回的文XDD

deepnet wrote:
舉例的重點就是原廠...(恕刪)
jiahsien wrote:
所以我才說拉,你不是在問誰制定的?

就台灣鯛跟賤商搞出來的阿...(恕刪)

原來台灣鯛跟賤商有這麼大權力可以修改法規把公設加到權狀裡!?

p.s. 我只是覺得你回應我的4點很扯蛋而已!
我倒覺得
無論虛坪實坪都沒啥小用處!
權狀登記又如何?

公設登記在權狀又怎樣?有差?這重要嗎?

今天政府下達指令說以後不准登記公設,不准設公設比

建商很簡單啊,那就只是坪數單價調高,有問題?

所以我搞不懂你們問題點在哪?_?

虛坪不就是讓坪數更大,單價更低,看起來大又便宜,符合台灣鯛的慾望?又符合賤商黑錢的期望?


所以?重點?麻煩講重點!


用實坪,房價會便宜?會更透明?不會,成本只有建商知道。

這問題老早就跟一些建商討論過拉XD

總結一句話,對它們言根本無感!!!!

只是單價變得更高而已!!有問題嗎?!?!?!?!?!?

總價根本不會多大異動啊!!


題外話

一直以來公設都是加在權狀裡面?_?
你們以為矮樓沒公設?錯了!還是有!只是公設少!相對樓梯、大門之類都小! (你沒看過一層兩戶,共四樓樓梯寬度只有75公分不到?一堆家電都不能扛上去,只能吊車...)

只是之後修法要求開始分開來註明而已,一直一直以來都是加在裡面阿= =這有啥小問題?

只是啥雨遮什麼鬼,說好聽不計價,阿...

很簡單啊....單價稍微拉高一點,已經銷售不拉高,下個案子拉高不就好了?

當建商是白癡好傻好天真?

對我來說,無論虛實其實差異不大,該花的錢就是這麼多,但如果真要選,我會選擇實坪。

但我出發點不在與公設多少,而是我實際居住使用多少。不然明明買50,用起來卻30,怎想都怪怪的= =

封面故事 讓你一次了解公設比

看懂房屋權狀、計算坪數及公設比

各國房價比一比 台灣最「虛」


deepnet wrote:
原來台灣鯛跟賤商有...(恕刪)
關於30坪跟50坪公設管理費跟使用權不公平一事
我在看屋時問過代銷跟仲介.他們的說法有很多種
印象中比較多的是

1.同一棟樓,大坪數單價較便宜一點,所以不會吃虧啦!
2.大坪數的理論上會住比較多人.所以相對算公平
但若買大坪數少住人就吃虧.小坪數住很多人就佔便宜
有些投資客根本沒住.也付管理費啊~
3.不會差很多啦.同棟樓不會有100坪跟20坪的
若你真的在意.就看整棟都3~4房的部分

以上都是賣房子說的
jiahsien wrote:
我倒覺得
無論虛坪實坪都沒啥小用處!
權狀登記又如何?
公設登記在權狀又怎樣?有差?這重要嗎?
今天政府下達指令說以後不准登記公設,不准設公設比
建商很簡單啊,那就只是坪數單價調高,有問題?

所以我搞不懂你們問題點在哪?_?...(恕刪)

你都沒再看嗎? 我提到的4點,實坪制計價後其中一項好處是避免建商玩弄公設比故意縮小車位登記,把偷出來的坪數重灌進公設再賣一次! 正常車位車道登記約10坪以上,看看我的車位登記約5坪,多出的5坪再加回公設賣,82車位X5坪=410坪,一坪賣20萬,建商空手套白狼進帳8200萬! 再看我的主建物佔登記面積54.8%,你覺得沒差嗎? 你有沒有買過新房?
那就賤商阿,有問題嗎?

同樣的賤商你要他改實坪?可以啊,總價依然不變,單價變高,有差?

講的只要提出不一樣看法就是支持?



還記得有人提問嗎?我也參與了啊。
但最後不也是不了了之,呵呵

這問題從建商那邊我也討論過,有些消費者想法還停留在過去(認為公設是重複,建商肯定重複賺錢)

只是從前權狀並沒有區分公設還是殺小,之後有了,再加上消防等等等等等等法規因素,導致公設越來越大,也讓大家覺得我幹嘛白花錢買公設的情況?

阿問題是公設是必要存在,你能怎辦?.?

當然能實坪很好阿,簡單方便又了事,這很好,但風氣已經形成了,拿我爸的迷思來說,公設都是重複的,所以不要買公設大的。

那之後改實坪計算,單價變更高了,我爸就更不會買啦,哈哈,為啥要買更貴的?哈哈哈

那,問題來啦,消費者不買單就算了,第一波衝上實坪計價的建商肯定賠,肯定滯銷!誰敢衝?利息錢是幾白眼在燒的,公司薪水也是幾百萬在燒的,房子不賣出去,請問放著公司倒?

怎樣?變實坪你要立馬買一戶?不可能吧?呵呵。

所以無論哪個其實影響不大,重點還是在於人嘛

只是聽到某些人說台灣房價相對低,媽的,這種人真畜生。呵呵。計價方式不同還敢說房價低?

但這種不什麼商的老闆、再不然什麼地的主要不然是什麼屋什麼主,再不然銷售人員吧,只要跟房屋有利益關係大概會這樣認為吧,呵呵。


deepnet wrote:
你都沒再看嗎? 我...(恕刪)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