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原來年收不足55萬的人超過50%,這些同胞現在能買怎樣的房?


gnff wrote:
派出所列管的無照定...(恕刪)


這些抬面下的交易, 有時看著也很無奈。
大老爺們每個月來收保護費, 能不給嗎? 有時給了, 過一陣子又說有人檢舉, 所以還是得開單, 不然就是又要塞一筆。
誰說公務員只能有帳面上的收入?

其實也不是攤位權利轉讓, 應該只是攤商証照"租借"費用, 因為記得是不得轉讓的。
一些大型果菜市場, 5年租借費用也都高達500萬。
當然每個月的營業稅是出租人在繳的。


saya wrote:
其實也不是攤位權利轉讓, 應該只是攤商証照"租借"費用, 因為記得是不得轉讓的。


感謝您不吝指正

那個叫尋租(rent seeking), 舉世公務員皆然, 所以大家也就常常聽到潛規則這個名詞了

maxkingella wrote:
從頭到尾大概看了一...(恕刪)


非常中肯我的觀察也是如此,出社會後到現在一直都待在全台算百大的科技公司,換了幾間公司發現真的能領超過50K以上年薪70萬以上的都是間接人員,如各類工程或研發或管理人員,但這些人佔比其實在整個公司很少超過40%的,有些公司比例更低到不到30%,佔最多的大部份還是基層人員,基層人員如果沒加班頂多就是20~25K之間,一年含獎金根本不超過36萬,有些辛苦點加班比較兇的公司最頂也差不多55萬,所以以我的人生經驗這個數據是很真實非常有參考性的。
的確大多數人並沒有過得那麼好!

可惜的是,全台9百多萬棟房屋每年交易量不過3~40萬戶,
所以是買得起玩得起的決定市場價格,而非大多數人,這也是先進
國家的政策都是要房地產穩定,緩步向上,而非炒作,急漲,通常炒作
房地產到最後下場都不是很好看!

也太好玩了吧?

一個房子住幾個人? 買一間40坪的房子自己一個人住?

全台灣人買一間房子只由一個人負擔嗎?

雖然我周遭的人靠自己就能買房.

但也是許多人是靠夫妻一起努力買房.

如果你是教職人員, 就知道非常多有錢人真的是領低收的.

平均55萬?

如果是的話, 大家應該都買不起房才是喔.


edenchan29 wrote:
非常中肯我的觀察也是如此,出社會後到現在一直都待在全台算百大的科技公司,換了幾間公司發現真的能領超過50K以上年薪70萬以上的都是間接人員,如各類工程或研發或管理人員,但這些人佔比其實在整個公司很少超過40%的,有些公司比例更低到不到30%,佔最多的大部份還是基層人員,基層人員如果沒加班頂多就是20~25K之間,一年含獎金根本不超過36萬,有些辛苦點加班比較兇的公司最頂也差不多55萬,所以以我的人生經驗這個數據是很真實非常有參考性的。




雖然01上大家牛皮吹的不小
但不知為何,上面都很老實的說:我朋友~我親戚~我聽說~某攤販...
不是好好去算算,自己身邊所有熟識親戚朋友,還有從小到大同學的例子,
算出來可能會很驚訝,年薪破百的比例遠比你嘴巴講的還要低
每個月賺不到生活費的攤販和店面,比例比你嘴巴講的還要高

從工作環境來看收入也根本是不準的
因為那是單一公司的案例
就像聯發科的同事,平均收入會和麥當勞的同事一樣嗎...

討論此問題無助於現實
發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抱著投機心態投資房地產的投機者,
不要一直以為炒賺那暴利價差很好賺,所以這個錢可以永遠賺下去~(聰明的應該早跑了)
實價登陸事實證明新北超過1800萬,台北超過3000萬的房根本非常難賣
因為台灣勞工所得這10多年來平均所得差不多就只有60萬
700~800萬大概是有將近半數的人貸款上限了

saya wrote:
這些抬面下的交易,...(恕刪)
nrrakaur wrote:
也太好玩了吧?
一個房子住幾個人? 買一間40坪的房子自己一個人住?
全台灣人買一間房子只由一個人負擔嗎?
雖然我周遭的人靠自己就能買房.
但也是許多人是靠夫妻一起努力買房.
如果你是教職人員, 就知道非常多有錢人真的是領低收的.
平均55萬?
如果是的話, 大家應該都買不起房才是喔.



您文章沒看清楚~
55萬是政府公佈資料裡面,
這是有超過半數人的收入水準。
台灣人年人均所得約是60萬
當然實際上一定比這個高~
因為有些人沒報稅,有些人會逃稅~
但無論如何~這是政府給出的統計數字~
有數字總強過空口說白話吧!
比如您所謂"非常多有錢人是領低收的"
這些有錢人是多少?佔總人口比重多少?
我現在身邊的人數一數可以列唷~
可以保證比例是相對非常低的

另外夫妻一起努力買的意思是如何?
可以列一下他們這些案例的大概家庭收支嗎?
基本這2年才買房的,是要一個人所得幾乎全去繳貸款+個人保險,
另一個人养家

55萬不會到買不起呀~
至少6年前,新北/桃園不少地區房價大概都只有現在一半
而現在房價被炒高了,有人頭期款靠爸媽,爸媽再不行就靠爺奶~
反正全家一起湊,把你們辛苦大半輩子的血汗錢給建商老闆養小三開房間就對了!

maxkingella wrote:
您文章沒看清楚~55...(恕刪)


沒錯啊, 實際上絕大多數台灣人收入一定比60萬更高.

房價高低由市場決定, 買的時候覺得貴, 賣的時候覺得賣便宜.

有人要湊錢買房也是他覺得值得.

有人把收入全都拿來付房貸我也管不著.

所以不是單憑一則台灣人年收入55萬報告, 就能決定買不買得起房.

nrrakaur wrote:
沒錯啊, 實際上絕...(恕刪)


那全世界都以房價與薪資所得比來計算是為了......?
好吧~又一個認為台灣不一樣的
以台灣目前的所得結構,加上利率水準貸款20年計算
以5-10年工作經驗的勞工
可以負擔的合理房價約為500-800萬左右
使勁吃奶的力氣,省吃儉用、少生小孩
頂多也只能把預算拉到1200萬已經是上限了

也可以看到當郊區房屋總價越過此價位帶
自住需求便會急速降低

當蛋殼區主流小三房產品超越可以負擔的價位
房價回檔就會出現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