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買房並不會太難,重點是你有沒有付出

我只想說

這篇很多人針對我文中月薪部分大做文章

卻從來沒有認真看清楚文章

南部一堆房子才兩三百萬

真的買不起嗎?

為什麼一定要留在雙北?

還有人扯到族群

真的十分可笑

我有說要炒嗎?

讓受薪中產階級的人沒能力買房子對房地產業絕對不是好事...
如果連所得稅率20%以上的承擔台北市房價都力有未逮... 被嘲笑努力不夠... 這房價明顯不合理....

笑別人不投資理財增加業外收入更是沒道理 投資理財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功的...
簡單來說

為什麼一定要買台北市的房子?

新北桃園不行嗎

還有說

買房不一定是炒

我是用來收租創造被動收入

clozapine wrote:
簡單來說為什麼一定...(恕刪)


您說的對
只不過您下的標題讓人頗為玩味

在台南
努力工作
一段期間內存到頭期款
(大部分)買房ok

在台北
努力工作
一段期間內存到頭期款
(絕大部分)依舊買不起房

所以因為地緣的差異
買不買得起房的關係
不能一概用有沒有付出來討論...
本人反指標超重,請勿跟單或對做,謝謝。
clozapine wrote:
我只想說
這篇很多人針對我文中月薪部分大做文章
卻從來沒有認真看清楚文章
南部一堆房子才兩三百萬
真的買不起嗎?...(恕刪)

除非文章特別有針對性的指明,
否則一般正常人會用台灣目前的顯著社會現象來當作討論依據。
怎麼講到後來此文是針對買不起南部兩三百萬房子的人所寫?
怎麼你都不願意去了解多數人對此文的感受?

tsaitsung wrote:
醫師學弟,低調點吧,
也難怪現在這麼多人仇醫仇富。

醫師的收入雖比不上健保開辦之前的年代,
但比起現今世代的平均薪資,仍然高了許多,
很多人一定比你更辛苦的工作,但所得就是無法增加太多,
每個人家庭背景不同,負擔也不同,
也就無法買房,甚至像你一樣買第二房,第三房。

醫師的起薪結構跟一般工作大不相同,
所以用你的經驗去訴諸大眾,其實很不客觀!
或許你的出發點是鼓勵大家的,
但是我看到你秀出你的權狀,感覺是很不好的!

可以多觀察自己經手的病患,
就會發現其實很多民眾的經濟是很拮据的,
有能力之餘,多回饋社會,
相信你將來的行醫之路,會走的更豐富!


其實大家不是仇富 , 富有不是罪過 , 重點是態度 !

教教你學弟吧 , 人生還很長 !
台灣 日本 美國 韓國 新加坡 VPN 翻牆 http://vpnforgame.net
兩三百萬是去嘉義屏東買嗎?台南高雄300萬是可以買30年的電梯大樓啦。
高雄只能買大寮工業區那邊,還是你有300萬的物件可以報給我嗎
如果台南和高雄人都慘到要去屏東嘉義買房了還再去南部買?
HPMY wrote:
讓受薪中產階級的人...(恕刪)


你說的這些人, 有買房需求的大多往新北桃園跑了, 我客戶還有同事乾脆住竹北高鐵站附近, 每天搭高鐵去台北上班
帥過頭問過一件事"全世界的首都有哪個是該國受薪中產階級的人買得起的?" 因為還沒跌到受薪階級的價格前, 早先被財團接走了, 之前富邦人壽不就是這樣接了幾間豪宅

山不轉, 路轉, 路不轉, 人就要隨境轉, 人也不想轉, 那就是死胡同
交通建設如此發達, 一日生活圈的範圍不斷擴大, 不需讓雙北成為買房需求者的唯一選擇

對房子需求可有可無的, 想等5~10年來賭一個便宜入手的機會, 因有無都無所謂, 所以就算賭錯也無傷, 這是一種選擇
但對房子有需求的, 也想學人等5~10年來賭一個便宜入手的機會, 那自己就要衡量, 沒跌怎麼辦? 再等另一個5~10年? 還能有多少選擇?
ryanku wrote:
帥過頭問過一件事"全世界的首都有哪個是該國受薪中產階級的人買得起的?"


東京、首爾

其實應該很多,只是我只知道這兩個

因為我有兩位朋友在這長期工作+置產
juser98 wrote:
東京、首爾其實應該很...(恕刪)


聽帥過頭在唬爛,中產階級大約是"受薪階級"收入前20%,以台灣來說起碼個人年薪150~200萬才算,全世界中產階級起碼都買得起首都的非豪宅二手屋好嗎!

這些話只能騙沒出過國、沒在國外住過的百姓...

像台灣這樣的,才是少數

------------------------------------------------------

貧富階級可細分為10級
個人覺得以四口之家為標準,在台灣社會

1.最有錢的為 "首富",家庭年凈收入30億台幣以上,資產數百億以上
(基本上想買啥就買啥了,合法非法的都能夠擁有,有能力拿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國籍,全世界都有房產、公司,跨國企業老闆)

2.其次為 "富豪",家庭年凈收入介於3億台幣至30億台幣
(大型企業集團老闆,已可進階到買私人飛機)

3.其次為 "富人",家庭年凈收入介於3000萬台幣至3億台幣
(基本上什麼都買得起,通常為企業主,買賓利、勞斯萊斯就像買老百姓摩托車一樣簡單)

4.其次為 "富裕",家庭年凈收入介於500萬台幣至3000萬台幣
(基本上買一般奢侈品(豪車、名錶)都不會心疼,為最成功的高級專業人士、中小企業主或者擔任大企業非老闆的一級主管)

5.再其次為"中產",家庭年凈收入介於250萬台幣至500萬台幣
(基本上偶爾的奢侈品,每年一兩次的家庭出國旅遊,有進口車有房,衣食無缺,專業人士,中階主管等,社會的穩定力量)

6.再其次為"小康",家庭年凈收入介於150萬台幣至250萬台幣
(一般的消費無困難,衣食無虞外,每年國內旅遊,買得起國民車與平價房屋,也是社會的穩定力量)

7.再其次為"普通",家庭年凈收入介於80萬台幣至150萬台幣
(一般的消費無困難,衣食無虞,購買奢侈品只適合想想)

8.再其次為"貧窮",家庭年凈收入介於40萬台幣至80萬台幣
(扣掉生活必須之後,並無太多能力做奢侈的消費,甚至有時寅吃卯糧)

9.再其次為"清寒",家庭年凈收入低於40萬台幣
(三餐難以溫飽,須靠社會資源方以勉強度日)

10.第十級台灣應該沒有:赤貧,幾乎沒有收入可以應付生活支出,隨時可能因飢寒交迫死亡)

PS即便負債只要還有辦法拿到錢吃飯花用,都算是收入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