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別在凹了~~營建署 建築物工程造價

metta-sati wrote:
你沒看到 上面幾個 營造場 土木技師 建築師
不滿建商? 因為利潤最大 除了地主 就是建商
營造方 工班 做得要死要活 只賺那幾十萬
建商 握有土地 直接賺30%
相關業界當然會不爽


那就更怪了

同樣是業界是不爽利益分配,那開版樓主你怎麼會直接叫他們去買地蓋房子? 他又不是消費終端.

而且同樣是業界,營造廠會完全不懂建商成本? 及自己該用多少成本來取得包案嗎? 及自己有多少屁股可以吃下案子嗎?



你整個訴求對象就是怪在前後不通啊.

邏輯漂亮吧?


所以現在開版樓主教育的對象我類比舉例就如下

製造業從十幾年前的保8,到後來的保3,現在不知寶多少...這個在業界不應該都清楚嗎? (我十幾年前在這個嘴砲業界這個稍清楚台灣的製造產業)

鴻海不爽代工iPhone 的毛利太低,所以開版樓主說鴻海若不爽,應該自己去創造一個iPhone品牌?

對嗎? (但他的優勢本來就是要只吃這一塊啊)

而不是消費終端覺得iPhone 成本只有6K,賣價20K,消費終端不爽應該自己去創造一個手機?

到底訴求對象是消費終端還是業界啊?

江小俠 wrote:
你馬幫幫忙,自己建地...(恕刪)


引戰?

你要不要回去看看 誰再引戰
一個月前 我就再談 建築 工法

後來M01一狗票 不爽建商的 不爽房價的
就把 建築 工法 扯進來

談技術就談技術 干建商屁事? 關房價屁事?




真要談土地 房地產價格 我還比你們懂咧
台北市商四 面8米16米寬 幾乎穩站上800萬/坪 最高還成交到1300
在台北車站被新加坡買走的 前前地主就是我建商朋友
他提到那邊地下挖得亂七八糟 地形也不優 最後賣掉 買的人賺了一倍 賣給新加坡商

大安區住三 也幾乎穩佔 500 600萬/坪以上

看到這種價格 你還要談 陽春房子 真是奇妙

不爽建商賺得多 你可以學它們阿
台北市素地 也不是沒有 拿個30億 60億 一定有人賣你





metta-sati wrote:
上面不就是有行家?要...(恕刪)


我不是行家...人家說行家就是護航專家

人都有立場有自己的世界觀,我也不想壞別人的世界

我老婆也說我很無聊,工作都不解釋了,網路話那麼多幹嘛

有些事是立場和世界觀的問題,跟教育也無關跟洗腦也無關

這是信仰,你相信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它就是什麼樣子
紫霞仙子 wrote:
同意+1看過好幾篇樓...(恕刪)
J大拜託不要講邏輯大論了
每次討論串有你的文章
都看得很累

這可能是你的專業
但其它人沒有興趣看這些啊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towwwwer wrote:
我不是行家...人家說行家就是護航專家

人都有立場有自己的世界觀,我也不想壞別人的世界

我老婆也說我很無聊,工作都不解釋了,網路話那麼多幹嘛

有些事是立場和世界觀的問題,跟教育也無關跟洗腦也無關

這是信仰,你相信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它就是什麼樣子(恕刪)



完全認同 看完你說的
我也懶的說了 隨便了 樓上那些人 開心就好

惹各位生氣 我說個抱歉啦
不管怎樣 你們開心就好 預祝你們賺大錢


接下來 我要來研究 焊接技術了
年底等建材展 好好過個癮
我朋友剛提到 勞斯萊斯跟 賓士G 最著稱的就是焊接技術
聽說還使用到塑膠材料 來接何各種不同的金屬
聽到就令人興奮 爽!
perahia wrote:
J大拜託不要講邏輯大...(恕刪)


歐 這是有目的性的,立場我就直說吧

開版樓主的旨意也是有目的性的

因為他 (我假設)原先是要教育消費終端

不過只要扯到消費終端,作為有能者,就要幫消費終端說句話

如果是業界自殘,那我很樂見啊..

總有人要以邏輯理性來看事情吧? 雖然就是網路上嘴砲

而且你不覺得邏輯前後不通會更讓人看不下去呢?

還有一個重點,大家不要因為立場不同就嫌惡他人不同觀點的看法,或只特別喜歡己方立場的論點...
這在議題討論上會是一個嚴重的迷思,只有立場沒有是非是很多議題的常態.


而且經過正確的邏輯思辯,搞不好可以導正一個人或多人的觀念也說不定.

因此個人認為哲學跟經濟學是嘴砲必備,哲學是正確或強辯的思辨方式,經濟學是發揮數據解讀嘴砲


不知您有沒有進一步回應呢?

metta-sati wrote:
你是瞎了?你沒看到 ...(恕刪)


我先自清一下

我對建商(正確說來叫建設公司),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建設公司有自己的生存法則,要是黑穩賺,就沒有一大堆歷史上的名人(東帝士聽過吧)

他們是金融制度下的奴隸頭,雖說政商互利,但是他們產生的利,遠小於對社會危害,為了產生這個利毀了金融

所以他們可惡的不是暴利,而是為了利殺雞取卵

另外借回一下

自地自建在台北是個幻影,土地持有者都有發財夢

我看過開價到1000萬/P的,跟我說房子一坪賣100萬,可以蓋10樓當然值1000萬

很好~房價不漲才怪

我曾經想搞自立都更,我一樣收工錢(薪水一個月6萬人力3人含雜支總共20萬月240萬年),作起來能比建商蓋多拿一些(廢話)

但是開了幾次會之後,知道人貪婪,要名牌建設公司主導,要拿雙倍要...................

更別說賣地了....拿著土地讓子孫爭產的一大堆...還有抱著道路地勒索的

有土斯有財...財就是人生

這個社會想的就是如此

Johnny_depp wrote:
其實我感覺奇怪及邏輯...(恕刪)


1.這位樓主的邏輯一直環繞在 雙北房屋建置成本一坪就是非得符合那張表格。
低於那張表格的價格都是爛包商、濫建材

2.一般統包公司給一般民眾使用的房屋的建築成本,實際上就是一坪8~9萬,,依民眾建材使用變更及需求
而會有一成~二成的價差,選擇高檔建材兩倍以上皆有。雙北依施工難度及事前作業再添加。
不要一直扯1坪2萬塊的鐵皮屋,真的很瞎。打游擊戰也不需要這麼明顯?

3.一直拿日本一坪36萬,人家有錢要使用高檔建材那是人家開心,更何況兩國國情及薪資都不同,到底在比什麼?
新北有一坪2X萬的東西出來談,那不是沒有,那是少數。
也就是上面所說的要求變更高檔建築材料及工法。要拿帝寶的建置成本跟一般國宅或是大樓單價成本比
是在比什麼?

4.連建商的施工工法都可以拿來合理化之所以單價會這麼高的用意是?

5.連一戶一戶幾千幾億的數字都可以用來模糊焦點是?
把土地成本扣除之後,建置成本到底是多少?
第二標位於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312號旁土地,面積僅121.3坪,使用分區為住三之二,容積率為400%,標售底價2.7億元,每坪底價222.59萬元,共吸引12封標單搶標。由於地主已向北市府申請劃定該區為都市更新單元,因此吸引台灣人壽、中華工程、基泰建設等知名廠商參與投標,最後由邱寶慧以總價7.31億元、每坪602.6萬元,創下住宅土地史上第二高。
單就以這塊土地面積來計算,容積率400%,以602.6萬元標得,等於換算未來每坪樓地板面積必須分攤150.65萬元的土地成本,就算加入虛坪計算,每坪樓地板面積的成本約143萬元

轉載自今日新聞
這樣隨便去扣除土地成本換算建置成本不就知道建商到底賺多少?
給你一坪三十萬頂級建材好了,一坪是賺多少?

6.你要不要去估一下 華固天鑄的造價 ?
一直拿這棟建物的價格造價出來比是?煩請這位大師把土地成本扣除完之後,換算一下單坪建置成本多少?
那如果超出樓主的表格是不是代表建商暴利?
那如果低於表格是代表建商偷工減料的意思嗎?


7.不需要一直舉高檔大樓、及特殊規格材料選用的建置成本當成你說話的立基點,有錢人一坪要花100萬成
本購買也沒任何人有意見,事實上就是少數。

8.把人力、材料、品質、設計能力加上去,該多少錢就是多少錢,樓主你不需要舉一般民眾根本不知道你在
說的工法是什麼鬼的合理化建置成本的提高,就算是你舉的工法又如何?

9.最後,你要恢的話,麻煩都把土地持有成本扣除再來機機歪歪,講話字字引戰沒有比較厲害。
那些少數及特別的建物樓主你就不用拿來吃嘴了,不是每個民眾都住的起,麻煩拿正常人的住宅來講。

Johnny_depp wrote:
其實我感覺奇怪及邏輯...(恕刪)


1.這位樓主的邏輯一直環繞在 雙北房屋建置成本一坪就是非得符合那張表格。
低於那張表格的價格都是爛包商、濫建材

2.一般統包公司給一般民眾使用的房屋的建築成本,實際上就是一坪8~9萬,,依民眾建材使用變更及需求
而會有一成~二成的價差,選擇高檔建材兩倍以上皆有。雙北依施工難度及事前作業再添加。
不要一直扯1坪2萬塊的鐵皮屋,真的很瞎。打游擊戰也不需要這麼明顯?

3.一直拿日本一坪36萬,人家有錢要使用高檔建材那是人家開心,更何況兩國國情及薪資都不同,到底在比什麼?
新北有一坪2X萬的東西出來談,那不是沒有,那是少數。
也就是上面所說的要求變更高檔建築材料及工法。要拿帝寶的建置成本跟一般國宅或是大樓單價成本比
是在比什麼?

4.連建商的施工工法都可以拿來合理化之所以單價會這麼高的用意是?

5.連一戶一戶幾千幾億的數字都可以用來模糊焦點是?
把土地成本扣除之後,建置成本到底是多少?
第二標位於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312號旁土地,面積僅121.3坪,使用分區為住三之二,容積率為400%,標售底價2.7億元,每坪底價222.59萬元,共吸引12封標單搶標。由於地主已向北市府申請劃定該區為都市更新單元,因此吸引台灣人壽、中華工程、基泰建設等知名廠商參與投標,最後由邱寶慧以總價7.31億元、每坪602.6萬元,創下住宅土地史上第二高。
單就以這塊土地面積來計算,容積率400%,以602.6萬元標得,等於換算未來每坪樓地板面積必須分攤150.65萬元的土地成本,就算加入虛坪計算,每坪樓地板面積的成本約143萬元

轉載自今日新聞
這樣隨便去扣除土地成本換算建置成本不就知道建商到底賺多少?
給你一坪三十萬頂級建材好了,一坪是賺多少?

6.你要不要去估一下 華固天鑄的造價 ?
一直拿這棟建物的價格造價出來比是?煩請這位大師把土地成本扣除完之後,換算一下單坪建置成本多少?
那如果超出樓主的表格是不是代表建商暴利?
那如果低於表格是代表建商偷工減料的意思嗎?


7.不需要一直舉高檔大樓、及特殊規格材料選用的建置成本當成你說話的立基點,有錢人一坪要花100萬成
本購買也沒任何人有意見,事實上就是少數。

8.把人力、材料、品質、設計能力加上去,該多少錢就是多少錢,樓主你不需要舉一般民眾根本不知道你在
說的工法是什麼鬼的合理化建置成本的提高,就算是你舉的工法又如何?

9.最後,你要恢的話,麻煩都把土地持有成本扣除再來機機歪歪,講話字字引戰沒有比較厲害。
那些少數及特別的建物樓主你就不用拿來吃嘴了,不是每個民眾都住的起,麻煩拿正常人的住宅來講。

Johnny_depp wrote:
其實我感覺奇怪及邏輯...(恕刪)
鋼筋工
metta-sati wrote:
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物工...(恕刪)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