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台灣是真的房價高的不可思議,請不要說都是年輕人不爭氣。


linpredator wrote:
沒錯就是這樣搬離北部...(恕刪)


就環保的概念來說 你所謂的原住民生活 對大自然的傷害真的是最少的

過度的都市化與工商業化 造成的碳足跡 是地球環境變遷的元凶

回歸田野 可以從事有機農業與在地觀光產業

不是只有你認為的整天喝酒就好



現在連醫生都不以救人為職志了

政府官員都不以人民幸福為依歸了

我不知道你從事哪個行業 但是說真的有什麼貢獻呢?

賺再多的錢 還不就是 為了更多的消費 更多的浪費

KCLin0423 wrote:
如果一個企業主帶領一...(恕刪)


企業主市場上只能找到三個臭皮匠,還真的妄想可以幹掉一個諸葛亮??


KCLin0423 wrote:
而你舉的那些不就是政策上的問題,從政者的問題?
如果教育部規定,博士論文必需本人原創,出自本人觀點
教授升等論文也必需出自教授本人的創意(甚至不能拿學生的來充數)
那抄一抄有用嗎?


為什麼對政府要求總是最高標準,站在人民自己立場總是隨意
為什麼一定要教育部規定,難到學生跟教授不能自我要求嗎??
你有沒有出國留學過? 人家學校也沒什麼規定,每個學生跟教授還不都拚得要死

KCLin0423 wrote:
到是您可以去查一查三星有多少非關目前工業可獲利論文
台積電又有多少?


企業都是比專利數,而且是可大量獲利的專利數
誰在跟你比論文數
那你要不要去看看apple、GE、IBM、摩托羅拉等廠商的專利數



而且台積電是台灣的模範企業,無庸置疑,但是台灣是有幾家有台積電的水準??
(也是我之前提到台灣還是有少數菁英研究團隊,這些人的確是台積電的人才庫來源)
反過來說,如果人人都有進入台積電的水準,你覺得台灣企業競爭力還會弱嗎??
dunk0619 wrote:
就環保的概念來說 你所謂的原住民生活 對大自然的傷害真的是最少的

過度的都市化與工商業化 造成的碳足跡 是地球環境變遷的元凶

回歸田野 可以從事有機農業與在地觀光產業

不是只有你認為的整天喝酒就好



現在連醫生都不以救人為職志了

政府官員都不以人民幸福為依歸了

我不知道你從事哪個行業 但是說真的有什麼貢獻呢?

賺再多的錢 還不就是 為了更多的消費 更多的浪費
...(恕刪)

我哪裡有說"整天喝酒就好"?
我說的是他們很快樂的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阿
你不也是嗎?
回屏東務農阿
很棒阿
你高興就好阿

貢獻?
除了一些捐款收據以外
我是沒啥貢獻啦
之前po過很多次
你想看的話
可以私訊給你
不然貼在這邊
一些好事者還會罵人捐款耶

還有
從事啥行業
沒啥貢獻
不能在這邊回文?
甚麼邏輯?
奇怪咧...
Gullit168 wrote:
企業主市場上只能找到三個臭皮匠,還真的妄想可以幹掉一個諸葛亮?? ...(恕刪)


企業主用三個臭皮匠
而這三個臭皮匠本來每天個別可以生產一雙鞋,一共三雙
被企業主聘用後,因為企業主的無能,他們只能生產 2 雙
這種情況,就是企業主的責任
所以,企業主聘用勞工所能產生的勞務價值,如果小於勞工個別工作所產生的總價值
那麼,這就是企業主的責任,你懂邏輯了嗎?

正所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如果邏輯都不懂,請不要繼續回下去


Gullit168 wrote:
"為什麼對政府要求總是最高標準,站在人民自己立場總是隨意
為什麼一定要教育部規定,難到學生跟教授不能自我要求嗎??
你有沒有出國留學過? 人家學校也沒什麼規定,每個學生跟教授還不都拚得要死"
...(恕刪)



哪家學校不用論文,不用口試,沒有門檻自由心證就可以得到 PhD 學位
哪家學校的教授升等是隨隨便便,不用審核
請告訴我

國外論文沒有抄抄改改又一篇?
我不想辯這個,因為舉證太麻煩
不過,一二十年前那個電解水低溫核融合數據問題又是怎回事?
(這可不適抄抄改改而已,而是犯了大忌)

而國內學者也不見的都是抄抄改改又一篇
每個地方都有比較墮落的人(包含國外)
當然,墮落的人需要制度來 push

我並沒用最高標準要求政府
為全國人民增進福祉,不是政府的責任?
推動科學進步與研究,增進國家的科技水準,不是國科會的責任?
有好的教育制度,所以學生整體水準得以提升,不是教育部的責任?

個案水準的低落,也許是個人的事
群體水準的低落,絕對是握有左右群體權力的人的問題


另外,基礎科學研究是工業的基礎
沒有物理機制,新的材料,特用化學品的配合,哪裡有後面的應用
IBM 專利很多沒錯,你可以去看看,當初 IBM 在磁性超導研究上,做了多少學術研究,這些研究部分結果,後來成為磁碟機讀寫頭的許多專利
人家學術論文遠遠超越台灣所有企業的總和
(用在 nano structure 有名的 Landuer conduction formula 最初就是在 IBM 提出來的,那時,大約是 196x 吧)
如果你有在讀科技論文(尤其是電磁)。很難相信不知道 IBM 擁有數量龐大的學術論文

不去研究新機制的蝕刻,如何突破光學極限?(別跟我說你看不懂,那就不要再討論了)
不研究新的材料,如何得到更快的 mobility 的 device.
得到新的材料,又如去做可行的加工,需要怎樣的機台與特用化學品配合,又如何控制物理系統,使他成為可商業化的 device
這一切,台灣的企業都不想做

你想出一個方法要做專利
物理機制,機電整合,材料的配合呢?

我知道台積電林本堅
但不能掌握物理機制,機電整合,特用化學品的能力
林本堅的 idea 還是要透過 ASML 來達成
結果就是,只要有錢全世界都買得到濕式蝕刻機台
我好奇的是,為何濕式蝕刻這種超級門檻專利權不再台積手上?
不知有沒業內願意來說說?

台灣就是這樣,無法在物理機制,材料上創造門檻
從機台,特用化學品,材料,製成,全部都買別人的
所以,台灣的科技產業,充其量只是科技加工業
除了勞務價格比別人低賤外,或許操作機台的技術與效率比別人好
然則,這些優勢,很容易被別人趕上
所以才會很容易被中共趕上
所以,兩兆雙星才會被唱衰

另外,你舉的圖,台灣的公司呢?







KCLin0423 wrote:
企業主用三個臭皮匠
而這三個臭皮匠本來每天個別可以生產一雙鞋,一共三雙
被企業主聘用後,因為企業主的無能,他們只能生產 2 雙
這種情況,就是企業主的責任
所以,企業主聘用勞工所能產生的勞務價值,如果小於勞工個別工作所產生的總價值
那麼,這就是企業主的責任,你懂邏輯了嗎?

正所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如果邏輯都不懂,請不要繼續回下去


我在說台灣人才短缺的問題(台灣是有人才,上得了國際檯面的不多),你一直在跳針企業管理??
是我文章的邏輯有問題? 還是你的閱讀邏輯有問題?


KCLin0423 wrote:
哪家學校不用論文,不用口試,沒有門檻自由心證就可以得到 PhD 學位
哪家學校的教授升等是隨隨便便,不用審核
請告訴我

國外論文沒有抄抄改改又一篇?
我不想辯這個,因為舉證太麻煩
不過,一二十年前那個電解水低溫核融合數據問題又是怎回事?
(這可不適抄抄改改而已,而是犯了大忌)

而國內學者也不見的都是抄抄改改又一篇
每個地方都有比較墮落的人(包含國外)
當然,墮落的人需要制度來 push


台灣教育體系有很大一部分是引用美國體系
尤其是教授升等跟研究所碩博士制度
人家可能每年除了量之外,連質都可以保持在高水準
去多參加幾次國際研討會吧,很多國家的論文水準都很高
台灣早在技術的第一步就落後了

KCLin0423 wrote:
我並沒用最高標準要求政府
為全國人民增進福祉,不是政府的責任?
推動科學進步與研究,增進國家的科技水準,不是國科會的責任?

我們國家每年針對技術研發的部分
包含國科會、經濟部、中研院、衛生署、農委會預算接近一千億
沒注重嗎??

技術發展不起來,政府負百分之百有責任?
那些研究學者拿了大筆經費,結果還是搞不出名堂,一點都不關他們的事?

宏達電目前市佔率節節敗退,王雪紅或周永明負百分之百責任?
跟業務部門、RD部門、品保部門一點關係都沒有,下面的工程師全都是受害者??
產品去踩到apple、NOKIA的專利也都是CEO的問題?
把Jobs從墳墓挖出來去宏達電當CEO,就可以變成另一家Apple了嗎??

KCLin0423 wrote:
有好的教育制度,所以學生整體水準得以提升,不是教育部的責任?

都是教育部的責任?
學生、家長、老師跟提升教育水準一點責任都沒有
學生上課不認真,教育部的問題?
老師整天逐字逐句讀課文,也是教育部的問題?
爸媽整天逼學生考試、擠明星學校,結果學生考試很厲害啦,但是一點創新能力都沒有,也是教育部的問題?

在學校考試,全班如果只有20%的人及格
照你邏輯,百分之百是老師的問題,一定是老師不會教或是故意出太難的題目刁難學生
跟學生素質或用功程度一點關係都沒有,學生成績太差一點都不需要負責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考不好,那20%的人是偷送禮給老師,讓老師洩題給他們,所以才會拿高分


KCLin0423 wrote:
個案水準的低落,也許是個人的事
群體水準的低落,絕對是握有左右群體權力的人的問題

所以非洲國家太過落後,全都是非洲政府的問題??
那把歐巴馬政府搬到剛果,揮發世界第一政府管理的水準,從此剛果就可以變成已開發國家??


KCLin0423 wrote:
另外,基礎科學研究是工業的基礎

你剩下這些都是已經技術後端發展了拉,學校已經決定了這個社會人才庫資源的多寡
學校技術都輸了,企業技術可怎麼能突然就贏了

KCLin0423 wrote:
另外,你舉的圖,台灣的公司呢?

第八名是Hon Hai,你看不懂嗎? 幫你翻成中文好了,鴻海

台積電30幾名

就說過了,台灣還是有優秀的人才跟企業,但是量與質都不足,如果人人都有進台積電的水準
今天就算路邊的老王去當總統,台灣經濟力都不會輸給那些經濟科技大國

Gullit168 wrote:

我在說台灣人才短缺的問題(台灣是有人才,上得了國際檯面的不多),你一直在跳針企業管理??
是我文章的邏輯有問題? 還是你的閱讀邏輯有問題?
...(恕刪)


請去看原始的回文
是你在說和麼消費者的問題
然後我告訴你,人力聘用跟終端消費不可相比
而且我還解釋給你聽
是你自己立場站不住,又用錯誤的邏輯來回應

不用顧左右而言他

不想跟邏輯不清打混仗的人回文

台灣也有做得很好的教授
交大有個教授(大學是中央的),做單光子量測實驗(他老闆不是做這領域),從無到有都自己來,不用取經
(我只舉本土的,取經的我連講都不想講)
他也要求他的研究生要有屬於自己的領域
而台灣都是要求出國取經,出國取經就不是英雄,就不是人才
能夠從無到有在一個領域有成就,才稱得上人才,台灣缺的是讓這種人出頭,台灣也要多用這種人
不要一天到晚出國出國,國外國外
相信國外才有人才,大概都是取經派的思維吧

當然也有不好的教授
而成大也有個教授,手下數十個研究生,論文都是改改又一篇
不好的教授與學生,有賴於制度的規範
放任自由心證,就會有人一值往底線探....各國都一樣

而台灣沒人才?
我們看看台積點某號稱要聘用博士做前端研發的部門是怎樣用人?
interview:
應徵者:你們要自己做設備,有自己的製程,來突破目前的光學困境嗎?
主管:不,我們不與合作者競爭,主要是以目前設備生提供的儀器來改。
有人進去以後的工作內容是:
把機台故好,維持妥善率,不要做實驗,不要拆機器,有需要拆去找設備商來,一年兩篇專利一篇論文。
不要做實驗,那來的 data?
不要拆機器,你怎知機器的運作機制?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某部門個案,但是,這個部門卻是號稱要用博士做前端研發的部門
台積電會用人才嗎? 這樣的用人方式,台灣有多少公司有資格評論台灣有沒人才?

不管事界哪個國家,都會有審核
不像你說的,別的國家都不要求大家就都很努力
自己回去看自己說過的話
不要一直往旁邊的問題衍生問題

其他的問題,如有經費卻亂用
國家型計畫的給予與執行成果的審核,這都是行政單位應該做的
(例如,國家型計畫,講求的是大型整合,可是有多少實驗室能把實驗從成長到量測整合到 in suit? 十多年前,荷蘭 Delft 研究中心,電性元件就可以做到 in suit。台灣呢? 行政部門錢給下去有沒對此督導? )
而如租稅優惠的浮濫,造成如力晶這類公司都可以申請,這也是行政部門放任的結果,使得這類公司在技術上有不成長的空間

三星不但要做目前半導體的設備
而且,他還在研究其他蝕刻的方法,意圖突破目前光學的限制
不但如此,他也開始在 Graphene 的領域投入研究
(非目前工業可商品化獲利的研究)
這都有利於在新一代科技中建立技術與專利門檻

關於政府與企業
如果你都不懂
我用最簡單的方式跟你講,權力的背後就是責任
有權力主導方向的人,就要負起結果完全的責任
因為他錯誤的政策,制度 與 用人

演討會?
喔,我常常問一個問題
你有多少的 idea 是從"演討會"衍生出來的
大部分的人幾乎是 "零"(去演討會巴結別人實驗室然後跟人合作別人的idea不算,自己的才算)
看看別人做了甚麼,不需要去演討會,線上論文不是很多嗎?
甚麼都不知道,人家的論文或領域也不先了解,去演討會有個屁用?
對該領域有認知,真的有問題,跟對方在專業知識上平起平坐,能夠交流,去演討會才有意義
在台灣,參加演討會
大部分功用是去交際應酬,大家認識,審論文容易過
演討會亂問問題的也很多,一看就知道,也不先準備一下
說說更好笑的給你聽
有人去國際演討會休息的時候,然後去跟大頭搭關係,大頭回他,你是誰? 我沒聽過!!
我想是弄不懂人家的領域與論文亂扯一通,所以人家不想理他吧
不要迷信取經與研討會了,錯誤的路徑走了 2x,3x 十年還要繼續走下去?
多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領域,有從無到有的膽識與能力,才是真的人才

以下懶得再回了

這篇你看完就好

下午我就把你黑了,大家都不相往來, OK
KCLin0423 wrote:
請去看原始的回文
是你在說和麼消費者的問題
然後我告訴你,人力聘用跟終端消費不可相比
而且我還解釋給你聽
是你自己立場站不住,又用錯誤的邏輯來回應

不用顧左右而言他

不想跟邏輯不清打混仗的人回文



本棟139樓
從一開始你就回錯了,很明顯別人說什麼都根本都沒注意看...


KCLin0423 wrote:
不管事界哪個國家,都會有審核
不像你說的,別的國家都不要求大家就都很努力
自己回去看自己說過的話
不要一直往旁邊的問題衍生問題


你果然看不懂我在寫什麼...
類似的制度下,別人產出是什麼? 我們產出是什麼??


KCLin0423 wrote:
其他的問題,如有經費卻亂用
國家型計畫的給予與執行成果的審核,這都是行政單位應該做的
而如租稅優惠的浮濫,造成如力晶這類公司都可以申請,這也是行政部門放任的結果,使得這類公司在技術上有不成長的空間


很典型的說得比做的容易
當一個人自認為自己是天才,別人都是笨蛋
就會出現你這種言論

還有喜歡用結論來反推前因過失
所謂看已發生的線型去回頭看買點,人人都是股神拉


我知道你看不懂我在說什麼,我只是有感而發,不用太在意

KCLin0423 wrote:
三星不但要做目前半導體的設備
而且,他還在研究其他蝕刻的方法,意圖突破目前光學的限制
不但如此,他也開始在 Graphene 的領域投入研究
(非目前工業可商品化獲利的研究)
這都有利於在新一代科技中建立技術與專利門檻


你以為台灣都沒廠商投資在先端技術研發嗎?? 還有技術開發不是只有半導體...
重點是錢丟進入,到底技術出不出得來,還是最後又去抄別人的技術??
反正也不管RD的事,一定又是CEO的企業管理問題
我們的RD早就有世界一流的水準,只因為CEO管理鬆散
所以RD都擺爛,攏喜CEO的錯啦~~

KCLin0423 wrote:
關於政府與企業
如果你都不懂
我用最簡單的方式跟你講,權力的背後就是責任
有權力主導方向的人,就要負起結果完全的責任
因為他錯誤的政策,制度 與 用人


有權力的人當然要對國家發展負大部分的責任
但是把全部責任都丟給政府,自己撇得一乾二淨,還真是個好國民
把歐巴馬搬來台灣,台灣就會變成第二個矽谷嗎? 

一個國家發展受挫,政府、企業、人民全部都有責任



KCLin0423 wrote:
演討會?
喔,我常常問一個問題
你有多少的 idea 是從眼討會衍生出來的
大部分的人幾乎是 "零"
看看別人做了甚麼,不需要去演討會,線上論文不是很多嗎?
甚麼都不知道,人家的論文或領域也不先了解,去演討會有個屁用?
大部分功用是去交際應酬,大家認識,審論文容易過
演討會亂問問題的也很多,一看就知道,也不先準備一下
說說更好笑的給你聽
有人去國際演討會休息的時候,然後去跟大頭搭關係,大頭回他,你是誰? 我沒聽過!!
我想是弄不懂人家的領域與論文亂扯一通,所以人家不想理他吧


你想說研討會還是演唱會??
去研討會是去看別人技術發展的最新進度,
看自己團隊跟別人團隊的技術差異或是進度使否已經落後別人一截
去那邊要idea? 然後再去複製別人的實驗結果嗎?


KCLin0423 wrote:
以下懶得再回了

這篇你看完就好

下午我就把你黑了,大家都不相往來, OK


你根本看不懂我的邏輯,你不回也是聰明的選擇
要黑就黑得徹底,不要忍不住又想回文喔~~
KCLin0423 wrote:
而台灣沒人才?
我們看看台積點某號稱要聘用博士做前端研發的部門是怎樣用人?
interview:
應徵者:你們要自己做設備,有自己的製程,來突破目前的光學困境嗎?
主管:不,我們不與合作者競爭,主要是以目前設備生提供的儀器來改。
有人進去以後的工作內容是:
把機台故好,維持妥善率,不要做實驗,不要拆機器,有需要拆去找設備商來,一年兩篇專利一篇論文。
不要做實驗,那來的 data?
不要拆機器,你怎知機器的運作機制?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某部門個案,但是,這個部門卻是號稱要用博士做前端研發的部門
台積電會用人才嗎? 這樣的用人方式,台灣有多少公司有資格評論台灣有沒人才?


博士就等於人才??
那我們的馬總統是"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你應該很高興才是,我們有一個世界大學排名前五大的博士畢業生人才來治理我們的國家~~

基本上需要博士顧的機台都不是很簡單的機台,原廠的使用手冊可能連一般的碩士生都看不懂
才有可能直接要求博士生來看,但是博士生的成就也是有天跟地的差別
要是那位博士真的是一位人才高手,理當一個月內就會馬上走人

甚至到底是台積電真的踐踏人才
或是這個部門看清楚來應徵者的能力就真的只能顧機台,只能幫忙出出專利與論文?

好歹也把這位人才在博士班的成績秀一下吧~~


WonderDragon wrote:
東京都每平方公里6,070人,

台北市每平方公里9,890人,

但是台北市和新北市合併每平方公里不到三千人,

東京人口密度比台北還要高!...(恕刪)



新北一堆地方房價很便宜吧 ?

八里中正路中古公寓 現在一坪五六萬左右...



東京雖然很大(兩千多平方公里)

再怎麼買 都比新北貴很多呀

piwu0531 wrote:
新北一堆地方房價很便宜吧 ?

八里中正路中古公寓 現在一坪五六萬左右...

東京雖然很大(兩千多平方公里)

再怎麼買 都比新北貴很多呀...(恕刪)


八里中正路大概在哪裡?

八里中古公寓行情至少也有十幾萬吧?

東京都要找一坪十幾萬也很多,

而且徒步到地鐵捷運也只要十分左右!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