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大台北為何不課徵空屋稅 or 繼續興建合宜住宅?


vaquero wrote:
這些都很簡單逃避,叫...(恕刪)


實際陪這些仲介看投資客的房子

覺得還不到照顧的程度啦

頂多開個燈,放點水

投資客承諾的是一買一賣的差價的佣金
(差價100萬,仲介抽10%等約定)

如果仲介還要幫忙看房子
那以後應該會收個房子管理費之類的吧
國外有類似的制度
一整棟大廈交給資產管理公司管理

另外一點可以分享的是
投資客都把鑰匙放在管理員室
有時候等仲介等的很不耐煩時
就會想
是不是可以自己去管理員室借鑰匙看呢?
也許透過壓證件等方式
大家反而可以省事點...
Sunnision wrote:
究竟辛苦套利的『炒房業』對我們的國家競爭力及產業升級以及國民實際所得有什麼貢獻? 還是只是把大家辛苦賺的錢從房價炒作中三轉四轉轉進自己的帳戶而已?


這位朋友您說到重點了
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炒作房產的投機客到底對國家經濟有什麼貢獻
其實只是在剝削那些窮苦又拼命工作
卻有著還不完房貸的屋奴
anto168lai wrote:
這位朋友您說到重點了...(恕刪)

資本市場本來就不公平,這我也不是不知道,
只是照你們的說法,那全世界的投資銀行都應該收一收了
收掉一家雷曼就驚天動地了,再多收掉幾家...嘿嘿...
炒作期貨又有什麼生產力了?叫國家把期貨盤也收一收好了。
事情是這樣解決的嗎?

p620329 wrote:
資本市場本來就不公平...(恕刪)


前面有很多位大大解釋過了
房子是民生必需品, 不能放任自由炒作
就像水電石油, 大部分的國家會用國營的方式或至少有一定的限制來維持價格平穩(雖然國營不一定是好的方式...)
能想像水電石油完全開放資本市場自由炒作嗎???
因為是民生必需品, 所以能炒的話就太好賺了, 社會大眾將淪為俎上肉, 所以必須有政府介入管制
股票黃金怎麼炒, 只要你選擇不玩, 就不會受傷, 但民生必需品可以不買嗎?

或許有人會說買不起房子就用租的就好啦, 但租房子和買自己的房子會一樣嗎? 能用買的會願意租嗎?
這樣說的話就沒有民生必需品了, 電用不起可以點煤燈, 可以晚上早點睡覺, 汽油買不起可以走路, 可以搭公車, 米吃不起可以吃米糠....

資本市場是不公平, 但政府必須用政策管制民生必需品的價格, 維持基本生存條件, 基本生存條件以上的東西才開放自由競爭投資

我倒是覺得政府應該抑制房價以救股市, 房價平穩才是公平正義, 才能維持社會穩定, 證所稅充其量只是符合"讓賺錢的人繳稅"這個原則, 公平正義的意義遠低於抑制房市, 讓炒房的人把資金轉進其他地方(例如股市), 既實現了公平正義又讓其他市場獲得資金活水

嗯...不過可能要先換個部長才行....

CoolStanley wrote:
前面有很多位大大解釋...(恕刪)
我倒是覺得政府應該抑制房價以救股市, 房價平穩才是公平正義, 才能維持社會穩定, 證所稅充其量只是符合"讓賺錢的人繳稅"這個原則, 公平正義的意義遠低於抑制房市, 讓炒房的人把資金轉進其他地方(例如股市), 既實現了公平正義又讓其他市場獲得資金活水


讚同您的看法,資金到股市有助各產業發展,也能造就國家競爭力提升,不過金管會跟證管會的工作就更重要了,要防堵弊端,才能讓資金注入各產業到位,產業才能技術升級,國家才能更有競爭力!
這比炒作房地產造成的國力虛耗強太多了,除了房地產既得利益者之外的國民也才能過更好更富足的生活!
豺長自己手頭那麼多房產...
他那會笨到提空屋稅呢?

看看那些可以玩法弄權的人....
有幾個名下只有一間房的.... 你就知道為啥了


對於名下真的只有一間房的高官們...我先敬個禮...
對於那些協助炒房的...我诅咒你家後代沒好結果....

CoolStanley wrote:
能想像水電石油完全開放資本市場自由炒作嗎???...(恕刪)

據我所知,石油本來就是完全開放在期貨市場上炒作的吧?
民生必需品也不少吧?黃豆、小麥、玉米...

p620329 wrote:
據我所知,石油本來就...(恕刪)


反正資本市場炒作的人都不在乎,所以才會有之前美國的次貸然後衍生成金融海嘯
現在就看國內房市,誰接到最後一棒,或是最後一刀!
那全國土地國有化,你說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
嗯嗯, 值得討論的問題

期貨的原始目的是在避險
農夫現在種下了玉米, 怕六個月後玉米收成時的市價下跌, 所以先用目前的期望價格在期貨市場賣出
企業三個月要用美金付貨款, 怕三個月後美金飆漲, 所以先到期貨市場用目前期望的價格買下美元期貨鎖住成本
從期貨開出到結算的過程, 就由看空或看多的期貨買家相互交易, 有人會賺有人會賠

期貨的漲跌大幅受現貨價的走勢所影響
相反的, 現貨價直接受市場供需影響, 較難受期貨影響

期貨主要功能在提供企業避險, 期貨價和股票一樣起起落落, 對民生影響並不直接, 有其存在的必要

對於民生必需品, 政府應控管的是市場現貨價格
畢竟人會買玉米來吃, 不會買玉米期貨來吃 (不過玉米似乎不是那麼的民生必需, 例子不太好)

至於石油飆漲, 是國際大型投資者囤積炒作與新興國家需求提升的雙重因素, 期貨的漲跌只是反映現貨需求
如果全世界有一個聯合政府, 應該也會制止石油價格的漫天炒作, 不過並沒有這個政府(有個OPEC, 不過管控和利己的目的各半)
所以商品國際化之後只能各國自求多福了

但至少在內需型市場(例如房市, 或是原油進口被製成汽油之後), 政府是必須負起一定管控價格責任的

討論這個無關乎要房價漲或房價跌, 而是希望房市健康平穩的成長,
而且不要失控的房市(無論大漲或大跌)影響國家經濟及民生的正常發展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