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武士 wrote:我支持這個理論的前題...(恕刪) 反正有能力買的起的就是會買(何況是自住有需要)如果是沒能力買然後又愛哀哀叫的,就讓這些人繼續去叫吧(反正不管跌多少他們還是買不起)很多人總認不清楚房價為何會漲,只會隨雞起舞的瞎起鬨,然後一直要人看空,實在搞不清楚這些人的本意為何基本上我認為有房(靠自己能力取得)跟沒房(包含靠爸族取得房產)的基本上是兩條平行線,沒啥好說的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business/buy-rent-calculator.html各位用這個算一下就知道用租的還是用買的划算...放上合理的漲幅數字,你覺得台北還能一年漲10%以上?我數字怎麼敲都覺得房租沒辦法在往上的情況下,台北要每年漲5%以上才會長期看好,你現在覺得台北能每年都漲5%嗎? 我現在租的房子租金房價比是1:700....怎麼看都覺得現在租才ok...
billandcs wrote:http://www...(恕刪) 那再來另一個問題就是這間房子等到你老死以後,是正資產可以留給後代如果是租屋,資產都是給別人了,後代沒有資產如果後代賺錢能力又不及自己的時後...嗯哼看人怎樣想拉,有的人不嫁不娶不生,或是比較不想為後代找想的用租的的確划算...
zaza213 wrote:說自住有差的人應該也不用買車子或買手機了因為過幾個月或是幾年人家買的一定便宜的多..現在買貴了情何以堪~~...(恕刪) za大,你這位自稱搞財務的又出來胡說八道了呦?搞財務的人怎麼會把耐久財和消費財搞在一起比?搞財務的人怎麼會把一兩千萬的房子和頂多一萬多的手機放在一起比?經濟學課本你真的唸過嗎?你是做債務整合那一類的嗎?有沒有嚼檳榔?是夾白灰還是紅灰嚼?包不包葉子的?
六羽 wrote:記得1990年日本有推出 100年貸款的房子...(恕刪) 當自己選擇買這種要貸100年的房子時後等同是沒這屁股還吃瀉藥的行為我說的是真的有能力獨自在台北買房子(月入10萬~20萬的父母)買下來後,也有辦法償清時,會比租房子有用吧就算跌下來,不打算售出而自住,兒女還是有個窩,不用煩惱沒房子住也不會因為3,5萬的薪水光是付那每個月1,2萬的房租,就付到未來一點資產都沒有連孫子的教育都得貸款這樣一直延續下去....
末代武士 wrote:我支持這個理論的前題是 => 自住,非投資,就是你買了房子後,賣掉沒地方住,換屋得先考慮暫時住那裡所以如果情況不太一樣的人,自住應該有差...(恕刪) 其實還是有差,你的理論前題太弱了自住沒差條件:1.有房子住了,又沒貸款, 所以沒差。2.有房子住了,有貸款,但這貸款跟我的收入比,小巫見大巫,即使我收入沒了,銀行也不會要我還錢。如果現在要買來自住,絕對有差。您現在收入沒問題所以沒差,同一社區房價少個500萬,或多個1000萬,你可能也沒差,但您沒收入了,這就差很多了, 少你500萬買到的人, 15年繳完貸款,變沒差,但你多繳了500萬,要25年來還, 剛好也是繳了15年沒收入,別人的房子不會被查封,您的房子可能被查封法拍,而且還欠了一屁股銀行債了,房子也變別人的,不是你的了,所以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