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民生社區的房子為什麼都跌不下來(說好的便宜房價呢)??

我前年買在民生重劃區,中山國中捷運站跟西華飯店中間的巷子
這裡的生活機能很好哇!!
走到捷運站三分鐘,方圓一公里有三四個公園;一個國中
還有二家超市跟一個公有停車場
過個復興北路有整條錦州街的餐館~

車程五分鐘可以:
上中山高;到濱江市場買菜;到松山機場坐飛機
更別提坐捷運五站內可以到東區SOGO或是美麗華

雖然是二十幾年的華廈,但這裡大多的建設公司都不錯
骨架算堅固,重新裝潢一下就很棒了
尤其前後陽台格局方正是這附近房子的特色~

住戶也很多醫生;老師;市議員;明星
(有碰過阿Ken/ 五月天阿信/星光大道..)

我覺得這裡應該是全台北市算屬一屬二方便的地方了...
住戶素質跟交通都不錯...

不過房價真的下不太來~
對面五樓前幾個月剛賣38坪2400萬吧...27年的華廈...
這篇要給它回一下
民生東路沾附著我太多青春回憶了

退伍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聯邦銀行那棟樓上
從復興北路的「現代啟示錄」連到..西華後面LuLu餐廳…闔家牛排..焦大娘
Hark rock……Tony romas 花旗銀行大樓…香草市場街..班尼頓
我記得當時長庚醫院後面地下室..還有一個社會大學學苑
真的可以唱民生東路走9遍了

或許也是年輕吧…參雜著男女同事間的絮語
當時的民生東路沿途有對我一股迷離的氛圍,超喜歡這一區的味道

但奇怪的是,現在的民生社區似乎不在有這般景象
公園,老樹依然在, 但就是那份((感受))被稀釋掉了
..
前面很多人著眼在交通 ,公園等等硬體,這些地方只要地方有意造鎮就可以作出來,也不用久,
像大安公園,或永安市場的四號公園 ,當時都是光禿禿的
還不是幾年就樹葉茂盛了

然而具有人文的的版圖區塊,就需要要有時間來沉澱
若要舉例的話
我覺得像溫州街,泰順街,這種地方就有那麼一點點樣子

泉之注 wrote:
這篇要給它回一下民生...(恕刪)


已經有慢慢成形了喔!民生主義民民好所在

不了解這個地方的人,以及認為這裡是個養老社區的人進去瞧瞧吧!
我只是覺得~

民生社區......雖然機能不是很好~房子也不是很新~貓很多~停車不方便....

但是住進去這個社區~講真的......不是很想出來了!!

從民生社區出來的人~多半都很想再回去......

不曾住過民生社區的人~大概只是看上機能和便利性這一塊吧!!


sunnyboy040508 wrote:
拜託 忠孝是大路我說...(恕刪)


輕鬆一點嘛

我也很喜歡民生社區啊

多年前的女友就住那兒呢


只是您是說全大安區,又比的都是店鋪~ 我才說一下


心大本事小,人窮嗜好多~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
這活動還不錯~可以去走走~

11月05日(星期六)的下午2:00-5:00在民生社區綠色隧道-富錦街將舉辦一場「呼朋引伴富錦樹下午茶大會串」的活動;位於富錦街上的3,co當代瓷器家飾、Woolloomooloo咖啡館、吉祥草茶館以及咖啡芭蕾二館baby kitchin 四家各具特色的創意店家要在自家庭院露臺”辦桌”請客,免費供應美味午茶點心,邀請大家在初秋的午後到民生街區漫步渡過一個悠閒恣意的下午。

3,co將在戶外的露臺區架上長桌、鋪上桌巾,串聯街坊鄰居好手藝的姊姊媽媽們一起大秀廚藝,各式DIY烘培強調低糖、低脂、健康美味的西式甜點搭配素雅的食器,來一場熱情卻不失優雅的午茶聚會。

Noctis Lucis wrote:
基本上檯面上價格都馬...(恕刪)

所以說~大大再炒房瞜??
然後害的房價越來越高??

小弟住這也好久摟~
看到的只有投資客與自住者~
(人行道都是房仲的機車以及成群的抽菸聊天)
我阿嬤說她那時代當初買民生東路五段上一間房子40萬~
就算那時候薪水不高至少慢慢存錢也可以買得起~
現在年輕人的薪水就算有做財務管理有做投資卻還是難跟上房價的速度...= =

民生東路、富錦街這不錯,我偶而會到這拍照
很多很特別的咖啡廳、簡餐店。在那拍拍照喝喝咖啡可以消磨一下午

台北市除了這附近,有哪條巷子有這種綠蔭?







v38902104 wrote:
民生東路、富錦街這不錯,我偶而會到這拍照

很多很特別的咖啡廳、簡餐店。在那拍拍照喝喝咖啡可以消磨一下午

台北市除了這附近,有哪條巷子有這種綠蔭?


這是幾天前用手機拍的......

我從學生時代開始住在民生社區,一直到結婚才搬走,超過二十年。

民生社區還不錯,尤其是早期。圓環周圍還有種田,現在很難想像。但是當時的居民,普遍所得不怎麼高。以公教人員為主 (有公教住宅為證)。現在相當於當初所得階級的,大概只能買到三峽林口了。

後來市中心房子越來越多,房價越來越高,這社區房子也越蓋越多。早期雖曾淹水,但基隆河的堤防蓋好後,就只有娜莉颱風那次淹水。

最讓人惋惜的是,早期有捐款贊助的美國,原本建議社區的規劃家家戶戶都有停車位。但那個年代,住在這裡的誰買得起車啊?因此政府未採納該建議,也因此種下幾十年後大家都找不到停車位的遠因。我住在哪裡的最後階段,找個免費車位經常要繞半小時,實在受不了。公共停車場雖然有,但颳風下雨時還得走一段路實在不便。

不過,公園多,樹木多,街道寬度夠,沒有電線杆,居民素質不錯,是吸引人的地方。但找不到停車位經常讓人抓狂。至於現在,房子更舊了,數十年屋齡的房屋毛病百出。不僅有管理問題,蚊蟲蟑螂問題,甚至還有安全問題。以居住品質來說,早已跟不上時代。而且發達的有錢人陸續搬出,早就搬到更好的大樓社區了。

我婚後搬出去。當時能買得起的又不太遠的,只有東湖與汐止。當時我選擇後者,因為當時東湖交通比汐止還不方便。而且,汐止的新社區,一樣沒有電線杆,一樣有公園,而且大家都有車位,開車走兩條高速二三十分鐘就到台北,方便到我一直覺得好像住在美國 (尤其後來汐止開了一家COSTCO)。

無奈汐止後來兩三次大淹水,讓房價跌到谷底。居民越來越多,花在交通的時間不斷變長,所以興起移民回台北的念頭。

後來終於搬回台北了,但我也不考慮民生社區。價錢高是一回事,但高價卻買不到相對應的生活品質。因為民生社區沒有新房子。而且老實說,現在北市所有新規劃的社區,條件都比民生社區好。路上都有行道樹,沒有第四台纜線電線杆,公園跑不掉,而且基本上都有整體規劃,還有住商分區規劃。甚至連新北市的許多新社區,也都遠勝老舊的民生社區。只要不是那種大規模造鎮,供過於求到房價難以漲上去的那種。真正有差別的,是所得不同造成的居民素質差異,當然還要加上距離市中心的距離。

回到主題:民生社區的房子為什麼都跌不下來(說好的便宜房價呢)??

因為大台北的房子一直沒跌下來。為什麼沒跌下來,因為建商,仲介,媒體,投資客,銀行聯手炒作,貧富兩極化讓有錢人錢多到不知買什麼,加上我們央行六A彭總裁一直幫著出口商不肯調高利率匯率,一起造成的。當利率只有1, 2%,市民能負擔得起的房貸,無形中被膨脹數倍。我們這些市井小民,買房基本上就是負擔得起多少就買多貴的房子。利率調低結果,買得起的總價跟著被拉高,於是建商與仲介房價不漲的話簡直愧對全體國人,當然漲囉!只要編造各種美夢,讓你以為住在類豪宅裡,而且未來還會繼續漲,你就上鉤了。之前行情熱的時候,全台的仲介超過五千家,跟7-11比多。請問房子是每天要買的便利商品嗎?不是暴利哪來那麼多供應商?

看一下這篇吧!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16697805全台空屋率創高-十年一次照妖鏡

空屋越來越多,未來人口越來越少,然後利率難再調降。房價如何漲得上去?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