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ol wrote:
空屋稅如果真的課徵,效力應該遠大於證所稅
民國77年財政部再度宣布復徵證所稅,政策一出,衝擊比上次更大,台股"無量崩跌"十九個交易日
房市應該我估全部躺平的可能性
房市如果全部躺平,應該會回到以往傳產和科技業掛帥的時代,
所有的人力將積極投入開發,不會再有人靠炒地皮為生
政府應該不會想讓房市大跌,也不敢驟然讓房市大跌,原因有一大堆
第一大理由 總體經濟的穩定 - 彭總裁算是最關心房市動作的高官了
,可是他老絕口不稱台灣房市有泡沫....
可以想想是為什麼
更何況,台灣房市的泡沫成分有但還談不上吹很大
之前央行的一些動作,目的就是防止房市吹太大,影響金融穩定
第二大理由 建築業和房仲業如果都吹西北風了,那政府可要大大傷腦筋這"飆高的失業率"
雖然說鼓勵實業(傳產啦,科技業,....)才是正道
但是台灣的產業政策衰敗已非一天一日之事,那個兩兆賠錢雙星...,毛三到四的電子代工...
,而反過來一個新的產業政策,從規劃到開花結果絕非三,五年可以見功
其間的過渡與痛苦,足以讓好幾個民選政府敗選下台(不見日本當年政策一個不小心戳破大泡沫..,之後一個首相任期比一個短)
台灣已經不是過去那個,政府沒有選票壓力,政治菁英可以好好為國家擘畫"百年 十年"大計的李國鼎 孫運璿時代了
現在的政府,無論那一黨上台,都是先顧眼前的事....
簡單說就是短線思考為先,有餘暇在做做中線, 至於長線? 百姓也許care,但政治實務上很難兼顧阿,大家沒
看見現在美國...
所以, 最可能就是花上五六年的時間好好協商,討論實價課稅等等, 讓有房子的,沒房子的,建商....都有個
不算滿意但也不至於活不下去的路,讓台灣的房市氣球慢慢地消風...
空屋稅是個也許正確,但不是一般民選政府會採行的政策....,因為,在台灣眼見再過幾年就要失去人口紅利
,步入老年化國家的時刻, 這樣的強效猛藥很可能讓台灣這艘船直接砰的一聲"硬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