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30年房貸我覺得是德政~怎麼一堆人在炮


noah0316 wrote:
我也覺得這個政策很棒!

720萬只是最高額度

如果能夠全貸是最好的

房價只會愈來愈高,

而存自備款的速度也追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吧

我是比較支持這個方案的

還款年限拉長,我們可以拿錢去投資的!

可能很多不支持的不是租屋族吧?

或者根本還沒有勇氣去負擔房貸

在台北區域租個公寓就要10000起跳了

若房價500萬來說

30年也不過2萬

好我們選擇自備2成好了

100萬要存多久呢?

一個月4萬的人了不起再多存1萬吧

得快10年

那剩下來400萬分20年

還不是每月得還21000以上

我是用利率2.5%來算的

那時10年後的房價還會是500萬嗎?
...(恕刪)


30年上路後,500萬的房子10個月就漲到700萬了,不用等10年

eric65513 wrote:
貸款這種東西,本來就...(恕刪)


二千萬人口中,有多少人能脫離百姓階級?二成?三成?,那其他的六成七成呢? 該死 ?

當一個商品,是民生必需品,卻有六七成以上的人買不起時,這就是價格不合理了

精英論不是這樣用的........



這是救房市的德政沒錯

所以現在政府既打房又救房 打投資客救自住客

但真正得救的是建商跟仲介 哈哈
30年還款期限
短期:德政-減輕民眾房貸壓力(假設:20年-> 二萬五/月;30年 -> 一萬八/月)
長期:圖利建商-因房價必漲回民眾可還款的上限(過幾年仍會漲回 二萬五/月)
因為民眾付地起

實例:由2000年來的房價漲幅即知
假如2001年時的利率為5%,每個月可還2萬,可貸160萬
到現在2011年時的不到2%,每個月可還2萬,可貨300萬

但薪資沒跟著漲,你覺得您買地起房子,實際上你只是付地起利息,因為利率低
如果以上述例子,假如你月薪4萬,在2001年與2011年你要付的房貸同樣為2萬元
在2001年你只要你只要一次拿出40個月的薪水就可以付清
但在2011年你要付清房貸一次要拿出75個月

可是沒人保證未來一定永遠低利率,未來利率只要漲到3%,很多近幾年買房的人,就會人付不起房貸
因為現在房價高,你要付利息的base(房價)大很多,只要利率徽漲就很恐怖了
所以才有人以所得與房價比例來估算房地產的泡沫指數
1
30年房貸我也覺得是德政~~
30年房貸我也覺得是德政~~
每月的負擔減少了~~
哈哈,還有人在講"台灣房價亞洲偏低"這種說不通的道理...

亞洲偏低,所以該當漲成跟新宿銀座一樣?還是文京區、荒川區?還是多摩地方?還是徐家匯?還是曼谷?還是河內?還是馬尼拉?台北偏低的話,合理該是多少錢?

國與國的地價的比價根本不能這樣比,不然地政系的土地經濟3學分去選修一下,有時候兩隔壁的房子都沒辦法比了,還全亞洲不同國家不同城市比,廣告詞或是名嘴隨口說說的話聽聽就好了。

越南地價很便宜,那台北人應該去那邊買嗎?發現外國人要置產條件一大堆,非常麻煩...
曼谷有些地段也不錯,那台北人應該去那邊買嗎?發現外國人只能買自住公寓單位,其他類型不動產不能買...
東京不錯,很多區段房價甚至比台北合理多了,應該去那邊買嗎?外國人可以買...但...萬一要貸款,不是在當地就業生活的人,怎麼貸下來?

為了國民居住權,及避免土地炒作,每個國家對於外國人持有土地都有不同規定,外國人不能持有土地的國家也不在少數,既然經濟流動性這麼差,如何當作同一個市場來比價?更不要說生活圈的差異、文化的差異。

要比價必須要建立在A商品標價如果太貴,消費者能方便的購買B商品取代,這樣才有辦法比價。光華商場的電腦零件比站前NOVA貴50塊錢,是應該買貴50元的,還是該花車資去站前NOVA買?這樣才有辦法"比價";換成光華商場比台中NOVA貴50元,難道會殺去台中買?光是這樣就無法造成比價環境了,何況是功能性、生活環境、文化法律都有差異的房地產,"比價"哪裡是這樣隨口講講的?




薪資房貸比看來又要double了...
兩年後上看30倍!
果真是德政啊!
爽到建商還有銀行!

房價漲得更高,貸款得還的錢更多,欠錢的時間更長!房仲的佣金也抽得更高!

只是每個月還的錢變少而已!

小學老師沒教好的,才會認為這個是德政。
我是以股票市場的融資餘額多寡在看待政府所釋出的"利多"

邏輯很簡單,

除非一個申貸家庭或個人能一路身體健康,

而且在職場平穩的度過這2、30年,

否則當房貸繳不出時,便很容易跌入財務陷阱,

屆時消息靈通的人面禿鷹樂得享用這甜美的食物。

被銀行賤賣了房子的可憐蟲搞不好都沒了房子,還得繳清房貸餘額。

是不是德政,不是誰說了算。

誘人入甕比較容易,但要解決核心問題請多用點心。
其實如果砲手們有貸款的經驗,就會知道銀行不願意貸出這麼高(30年)的年限,因為風險較高. 如果有,通常是政策福利. 不信你可以去銀行問問看,看你能不能自己貸到30年. 一些可能連工作經驗都還停留在22k的朋友,實在應該好好充實自己. 還有人假設30年與20年貸款的還款金額差距就可以推升房價,真是不知道該笑還是要哭.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