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鮑爾顯然又低估通膨的強度,認為通膨的原因只有疫情影響?預期今年底能控制通膨?我認為機會渺茫,顯然他故意忽視美國通膨的真正原因,印鈔太多失去美元美債信用,各國紛紛拋售美元美債,幾兆過剩的國際美元不斷回流美國本土,造成通貨膨脹不斷飆升。
記得去年春季,鮑爾也說通膨是暫時的。6月物價飆高,逆回購金額暴增到5千億(現在1.6兆左右),才改口說通膨是長期的。完全忽視去年3月人民幣買伊朗石油,重創美元霸權,導致各國和商人加速去美元化,大量美元回流美國,這才是美國突然通膨的根本原因!顯然高層很怕美國人知道,因為2020年3月QE4太瘋狂,使全球各國正在加速去美元化。
為了挽救美元霸權,烏克蘭糾紛,應該會吵個一整年。美國通膨沒有明顯好轉的話,東西方應該會不斷的秀肌肉對峙。但我們都知道,不打核戰分勝負,就只是一場秀。而打核戰的話,美國本土也完了,比失去美元霸權更糟。所以今年將是肌肉猛男秀而已。
要救回美元美債的信用?不能靠戰爭,只能加速縮表挽回國際信用!(砍掉重練)然後重點剩兩個。看每個月的物價指數走勢和逆回購金額,猜測縮表是否會提早或延後,甚至硬著陸。美國開始縮表是否能挽回各國對美元美債的信心?還是要一段時間確實收回幾兆美元後,各國才肯停止拋售美元美債?
2022/01/27
周三美聯儲官員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鮑威爾表示,他相信他們可以在不損害經濟復甦的情況下加息。
(希望軟著陸?難)
他還表示,官員們願意比美聯儲上次加息時更快地採取行動,並指出經濟比 2015 年“強勁得多”。
(加速升息)
他說:“我們很清楚,這是一個與上一個緊縮週期不同的經濟體。” “我們的政策將反映這些差異。”
(這次QE4印鈔太瘋狂,貨幣工具用光了,彈盡糧絕,別無選擇)
較高的借貸成本有助於通過減少對汽車和房屋等物品的需求來對抗價格上漲,這些物品是美國部分通貨膨脹的主要驅動因素。
(升息主打炒房和車貸)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60148208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DIY LOVE wrote:
為了挽救美元霸權,烏克蘭糾紛,應該會吵個一整年。
我估計錯誤,美國華爾街勢力衰退程度,比我想像來的嚴重。烏克蘭總統是猶太人,但他和華爾街的猶太人不同調。華爾街想讓烏克蘭成為砲灰,來拯救美元霸權,才能避免升息縮表緊縮,害資本家的財富縮水。但顯然烏克蘭的猶太人總統不願意當賣國賊,反對美國不斷挑釁試圖讓俄烏開戰。連跟美國最麻吉的英國,也公開表示北約不派兵去烏克蘭參戰。資本家無法誘導美俄開戰,不能讓華爾街再次偉大。美國連續幾年的通貨緊縮就無法避免了。
其實這次跟1970年代的通貨緊縮很像。都是美元大印鈔不斷貶值失去信用,導致國外美元大量回流,造成美國本土通貨膨脹。當年美國廢棄金本位,各國紛紛拋售失去信用的美元,大量美元回流美國,造成通貨膨脹長達10年,後來利率提高到16~20%,花2年才解決美國通膨。
這次也是,自從2013年美國小孩說要殺光中國人來賴帳,中國就開始去美元美債化,世界各國也是。2021年3月伊朗用人民幣結算石油貿易,啟動石油美元霸權的黃昏。然後國際美元大量回流,造成美國本土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且會越來越嚴重。
2022-01-29
淡化侵略威脅?烏克蘭總統怨美製造恐慌:應穩定烏國經濟
2022/01/30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一步表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媒體過度渲染當前局勢,將導致烏克蘭人損失慘重,他接著強調,日前在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時,也曾提及白宮過度強調大規模戰爭風險「是一個錯誤」。
2022年1月30日
如果俄羅斯真的入侵烏克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英國今天(30日)異口同聲表示,不會派兵進入烏克蘭。
北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今天表示,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約沒有計畫派遣戰鬥部隊進駐非北約成員國的烏克蘭。
2022年1月30日
法俄兩國領袖在長達一小時的通話中,雙方均認為「有必要為烏克蘭局勢降溫,並應繼續對話」,普亭再次表達沒有任何進攻意願,沒有在烏克蘭東部的進攻計畫。
2013年10月25日
解決欠債 殺光中國人
美國脫口秀節目6歲兒童說“殺光中國人”
然後中國就開始去美元美債化,即使中國貿易順差不斷飆高

外匯存底卻沒有暴增。

持有美債不斷減少

國際美元大量回流美國本土,造成通貨膨脹。
錢太多沒地方放,銀行紛紛把錢塞回給美聯儲,逆回購金額曾飆漲到1.9兆美元。但這不是結束!因為美國十幾年來印鈔8兆美元。所以今年美國必須加速縮表收水。

或許因為烏克蘭貪腐嚴重,總統和央行帶頭貪汙,甚至出現 反貪腐公園 !或許美國想挑動俄烏戰爭,藉以摧毀烏克蘭政權,砍掉重練,烏克蘭才能擺脫貪腐誤國的惡況。
2018/06/18
金碧輝煌!烏克蘭貪腐嚴重到竟開公園展覽
烏克蘭官員貪污問題存在已久,為了讓更多人看見烏克蘭嚴重的貪腐問題,「歐盟反貪腐倡議」在烏克蘭設計了1個臨時性的「貪腐公園」。(路透)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台灣也即將跟隨美國,進入長期通貨緊縮時期,房稅.地稅和屯房稅等等也將暴漲,提升到與美日相當的高額房地稅,收割地主來彌補稅收不足。加上少子化等等因素,2040~2050年,台北也會出現0圓房。
大陸去年刺破房市泡沫,馬上就出現稅收不足,公務員減薪。台灣的炒房貸款槓桿沒玩那麼大,但也很糟糕,政府缺錢而必須收割高級韭菜和地主,只是時間問題。
2020/07/29
評級展望遭降 惠譽估日本債務占GDP比重暴增至259%
2021/05/11
債務大增!日本國家債務達1216兆日圓

2019/01/09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社會所呈現的政府公務員人手不足、工資高昂等困境,日本政府擬修法,將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由現行的60歲逐年延至65歲,且未來60歲以上公務員薪資將打7折,至於請領退休年金的年齡更可能延後至70歲。
みんなの0円物件】東京都小平市|住宅街の中にたたずむ、建坪10坪の一軒家
為什麼東京會出現0圓房?這影片有說明原因。
日本空置房屋将达2100万户,房子土地免费赠送!你心动了吗?
2021/12/28
公務員減薪停招 中國地方政府財政壓力浮上檯面
2021/12/08
內地多地現公務員減薪 杭州公務員年薪被減兩成半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DIY LOVE wrote:
1月的FOMC會...(恕刪)
石油美元,這其實是一種假象。美國光靠武力就可以要中東諸國同意用美元定價?中東諸國難道不是看上美元的購買力嗎?當年蘇聯崩潰,世界經濟全靠美國,難道有人會說蘇聯武力也很強,大家也要考慮用蘇聯幣結算?
中東國家拿到美元,主要用來換取糧食(美國玉米小麥黃豆),和各種先進工程技術與武器。
現在世界經濟的狀況,基本上還是一個世界市場和生產供應鏈的模型。
誰的市場/國家/地區,最能付出有效的代價(實質產物),誰就能掌控供應鏈。中國大陸目前能為他的人民幣,提供什麼產品和服務?糧食?稀土?武器?還是土地房子(你想去住?)。我目前想一想,大概只有各種小家電產品,衣服,和汽車?
美元目前能提供的兌換服務很多:
糧食,石油,武器,藥品,你今天上網的所有科技系統。土地房子(移民相對容易)。除了上面的硬通貨,還有軟服務,包括好萊塢電影,高等教育等等。
貨幣(資本)這種東西是沒有人性,最為現實的東西,
哪裡有利,就會往哪裡跑。
美元靠的當然是它背後的全面性的生產力,有生產力,才有定價權,有了定價權,才能控制全世界的商品交易市場。
美元不是光有武力而已。
當然通貨膨脹也不是因為某某國家的石油不用美元交易而已。歐元交易的能源多了去,早就有好幾十年的交易歷史了
DIY LOVE wrote:
美國幹嘛辛苦搞幾次以阿戰爭?何必給以色列60~400枚核彈?窮兵黷武搞到財政空虛,1971放棄金本位,迎來10年的通貨膨脹。2003年幹嘛攻占伊拉克殺死海珊?打戰搶地盤,都是為了石油美元霸權暴利。
上面因果關係都是你自己想像的吧?
以阿戰爭跟美元有關?你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文明衝突放在哪裡?
以阿戰爭是阿拉伯先動手的,怪美國嗎?
窮兵黷武搞到財政空虛?從何說起了?
明明70年的通膨明明是OPEC 搞出來的,跟窮兵黷武有什麼關係?
「2003年攻占伊拉克殺死海珊」所以你覺得伊拉克滅掉科威特是正義行為?
如果石油決定一切,請問美國為什麼要禁止頁油岩的開採?
美國想要控制油價不假,但用的手段是合作開採,用技術換石油。
世界上不是只有中東有油。北海油田開採出來的油,
一直都可以用歐元交易。所以什麼不用美元交易就會如何如何,
實在是太陰謀論了。你自己下面就說了,伊朗和大陸用人民幣結算,
請問現在伊朗有被打嗎?
DIY LOVE wrote:
不然伊朗何必以人民幣結算石油,不用伊朗國幣?
很簡單呀: 1. 大陸GDP 比伊朗大,2. 大陸的外匯儲備沒有伊朗國幣。
基本上就是伊朗國幣比人民幣信用差。
DIY LOVE wrote:
大陸不出口商品給全球,世界各國立刻會供給不足通貨膨脹。衣服.電腦.手機和大賣場看到的商品,大多是中國製。
這根本是不懂經濟學和全球生產供應鏈,用膝蓋想出來的論點。
簡單講啦,大陸商人有那麼笨嗎?
他們想讓世界通貨膨脹,為什麼要不出口?
他們真的這麼強,直接提高售價不是更爽?為什麼要自毀出口市場?
那為什麼沒有這樣做?
今天大陸商品的出口價格被誰限制住了?
不就是一堆準備取代大陸的國家?越南印度泰國等等。
更不用說大陸前十大出口商有一半根本都是台資背景。
然後這些台資背後又有多少比例是美元資本?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石油美元,這其實是一...(恕刪)拍照大
有關石油美元議題實在很大,目前看起來中俄聯盟是對石油美元有破壞性的影響,米國自1890年工業產值超過英國,也經過快五十年才完全由美金取代英鎊。
而某國可能使用 N+1自由貿易協定來逐步取代石油美元。新加坡在東南亞國協幾乎都是發言人的地位,我的想法跟前幾個月李顯龍接受彭博社訪問比較相似 李顯龍談中美及臺灣問題影片在此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wrote:
拍照大,有關石油美元議題實在很大,目前看起來中俄聯盟是對石油美元有破壞性的影響,米國自1890年工業產值超過英國,也經過快五十年才完全由美金取代英鎊,某國可能使用 N+1自由貿易協定來逐步取代石油美元。新加坡在東南亞國協幾乎都是發言人的地位,我的想法跟前幾個月李顯龍接受彭博社訪問比較相似 李顯龍談中美及臺灣問題
美元就是美元,沒有什麼石油美元。
二戰以後,世界生產力唯美國獨大,
只有石油是唯一的弱點。
美元成為世界交易貨幣,也不是美國霸王硬上弓的。
英國當初如果能維持住大英國協的統治,
我看今天可能仍然是以英鎊交易吧?
其實美元本身就是一種交易貨幣而已。
美國的主宰力,靠的不是操作美元或者美元利率得來的。
美國如果沒有生產力,哪來的美元?
台灣這四十年,如果生產力一直跟辛巴威一樣,會從1:40,
變成今天的亞洲獨強?
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不用美元交易,那會怎樣?
其實也不會怎樣,就是交易清算時不用美元而已。
國際清算銀行手上的美元沒有用處以後會怎樣?
這些銀行手上的美元會貶值,美元也會貶值。
然後呢?美國汽車變半價,有幾個國家受得了?
美國農產品半價,電影半價,頁岩油半價,
又有多少國家不行了?
台日韓三國央行每天在互相盯著彼此的匯率,就想看誰比較低,
美國301,在管的是誰的匯率太低,不是太高。
美元成為世界貨幣,對美國有好處也有壞處。
今天如果世界上有一種世界幣,美國也不見得會很慘。
今天美元成為世界貨幣,所有國家都必須賺取美元,
而唯一賺取美元的方法,其實只有一個,
就是把工作從美國人手上搶過來。
要把工作從美國人手上搶過來,唯一的方法,
就是你開價比美國人便宜。
難道大家以為工作外流,失業率上升,是很爽的好處嗎?
世界上不管任何一國的貨幣,只要成為交易貨幣,
則必然導致工作外流,長期入超。
從而形成世界各國都為這個國家服務的表象。
這不是美國要割韭菜,是國際貨幣流通的必然現象而已。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美元就是美元,沒有什...(恕刪)1970年米國片面廢除兌換35美金兌換1盎司黃金的機制,採用一籃子貨幣體系(SDR)牙買加協定後,美金已不再是美金,可兌換黃金的美金,而是從美金變成了美元,在此之前大國已經覺得苗頭不對,尤其是法國已經將美金儲備大量兌換成黃金,各國及貿易商也加入兌換黃金的行列。
在此之時,美國黃金儲備從二戰占世界70%降至30幾%,美國為避免黃金儲備耗盡,終於受不了片面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引發1970-1980年代美國自身的停滯性通貨膨漲,直到美元錨定石油加上1980年代雷根採用芝加哥學派經濟學理論(號稱貨幣學派),擴大投資的新產業,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資通訊產業,進而提高生產力才擺脫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後美元的困境。
米國在這個時代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微軟比爾蓋茲、蘋果賈伯斯、IBM電腦,網際網路Netscape,朗訊,甲骨文等等,並透過廣場協議將日本半導體業(主要是東芝)斷了奇經八脈,並同時在東亞找到台韓來為米國提供低價代工並取代日本半導體產業,是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產品是半導體及電腦相關軟硬體設備。日本是這次美金移轉成美元主要受害者,西歐傳統產業也被美國設定產業梯度移轉(所謂雁行理論)日本--›東亞--›中國大陸---›東南亞--›(印度)取代,西歐也要犧牲經濟成長率促成此事。
這次世紀疫病,covid-19蔓延老美的策略也很血腥,戳破中國大陸很大很大的房地產泡沫並將世界工廠從中國大陸移轉到印度,幾乎差不多都要成功了(讓中國大陸為米國2008-2020吹起的大泡沫買單)。可惜啊可惜,米國人算不如天算,在天災尤其疫病之下,人人平等,不會因為你是有錢人或窮人病毒感染後的症狀就會不一樣,而暴露了西方價值觀小我的個體主義無法與東亞儒家文明圈大我的集體主義競爭,自我評估知己知彼的知己不足。
另1970-80年美國的通貨膨漲已經在國內持續很久,西歐及日本工業品取代美國傳產業,是美國第一次產業空洞化的結果那時候最響亮的是日本汽車大量取代美國汽車在世界的地位,汽車是第二次工業化最重要產值最大的產品。於此同時,米國又要中東持續提供廉價石油以緩和國內通貨膨脹,而阿拉伯國家不滿被美國持續持續的剝削,才自行宣布提供石油的美元報價,導致第一次及第二次石油危機。
1970年以前美元對黃金是一直線,35美元(1945-1970)持續25年。1890年美國工業產值超過英國,直到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是美金取代英鎊歷經54個年頭,以當時美國財政部長(名字忘了)提議以固定美金金額兌換一盎司的黃金,獲得戰後各國的認同,從此才取得英鎊;雖然一戰後美國的逐漸強大,相對日不落的大英帝國逐漸式微,最終並失去英國女皇上的珍珠印度,在此期間各國因為貿易及軍火的需求已經逐步降低以英鎊交易及提高美元的交易比例,這些當時國際貨幣體系的典範移轉,跟目前國際情勢可以類比。
這次到底是三年,五年,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的典範移轉,並非靜態的變化,而是世界主要大國持續競爭的結果,要看彼此合縱連橫及動態出牌動作,目前情勢仍未明朗,比較明朗的是美國自去年開始的通膨一直無法獲得紓解,聯準會FED為抑制美國國內通膨,已經無法依照米國自己規劃的時程及利率變化,被迫提早升息及縮表,至於這次的韭菜(倒楣鬼)是誰,目前還是未定之數。
請參考,我的手寫筆記近50年K線及二戰後的金融秩序。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因為參數不只這一個. 但是拿來解釋動機. 則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的確,美元的信用絕對不只是石油。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如果你認為美元是生產力本位. 不是石油本位. 你沒辦法解釋為何美國政府自70年代就開始允許甚至推行全球化的行為. 全球化不是製造業外移而已. 是整個制度的改變. 包括法律. 教育各種制度
石油只是當年美元的一個弱點而已。當然不是石油本位。
我是看不出來你把全球化和石油本位如何連結在一起。
我認為全球化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為美元的生產力背書。
否則如果iphone 一支十萬,華為一支一萬,有誰要買iphone ?
美元的價值(或任何貨幣的價值),都是用產品(生產力)在國際上競爭出來的。
當年蘇聯也產石油,武力也夠強大,但仍然成不了世界貨幣,也是一樣的道理。
另外說美元為了石油而打仗也是不對。
美國自二戰後還打過韓戰和越戰和阿富汗戰爭,
這三個死最多美國人的戰爭,就和石油一點關係都沒有。
把中東各國的戰爭都扯上美元/石油,也只是一種陰謀論的都市傳說。
把打仗和經濟扯上關係?美國政府巴不得不打仗。打仗會出現財政赤字,
跟強化美元地位根本就是背道而馳的。
如果對美國政府更了解一點,你也應該知道,
白宮中決定戰爭的不是FED,更不是經濟學家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