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少子化可怕?117年大專生人數估少4成 銳減10萬剩15.6萬人


sunnight123 wrote:
請問以後找小姐會不會越來越貴啊,因為人變少人(恕刪)


不會啊~~小姐還是很多啊

只是越來越老~~跟你一樣
不創新恐面臨退場 少子化衝擊私校招生
記者 花振森  / 攝影 黃琲茹 報導
2018/03/12 23:40
今年全國免試入學招生缺額超過10萬人,少子化也衝擊私校招生,以台北私立大誠國中來說,106年學年度全校新生只招收到13位,其實不少高中職私校都面臨入學人數直落的困境,但國內生育率不見起色,私校不想「被退場」真的要很拚。

少子化衝擊私校招生,以台北私立大誠高中來說,106年度全校招收到的新生只有13人,而校方把這13個人分成3個班,小班制教學也在校內增設了相關的檢定考場,預計明年的招生人數可望提升10倍。

全班只有4個學生,不是小班制教學,而是校內學生真的不多。另一間教室學生也是寥寥可數,少子化讓私校入學人數雪上加霜。

台北大誠高中校長張德宏說,少子化是一個說法,但不能把它當成學校辦不好、招不好的藉口,現在大誠高中的教育是推一證五照,這一證五照我們講得是專精多元,孩子畢業之後他有出路,有就業。

私校拚翻轉,除了專攻培育「一證五照」的就業人才,同時擴編師資,校內合格專任老師從5人增加到15人,也同步增設14個國家技能檢定考場,學生通過考核後就能擁有國家認可的證照。

張德宏說,有別於別的學校,在這個領域的辦學為了人工智慧,他也弄了一個人工智慧的教室,在暑假就準備著手。
少子化對高中職招生的衝擊有多大?教育部統計,101學年起高一新生從32.8萬人逐年往下掉,106學年只剩約25萬人,全國免試入學報到後總計招生缺額超過10萬人,但也不是每間私校都找不到學生。

桃園啟英高中汽車科主任吳金華說,今年成立一個叫「電動車修護特色班」,為什麼要成立電動車?因為是綠能的東西,校方不惜資金買電動車給學生實習。」

汽修實習課學生滿滿滿,兩班學生加起來就有100多人!一樣是私立學校,桃園啟英高中全校學生7371人,老師也超過300位,招生兩樣情。

桃園啟英高中校長彭昭勳說,讓學生在實習的課程上都能夠得到業師的訓練,也就是學生在實務落差能夠相對減少。

校方從產學結合著手廣設實習課,加上提供教師福利,10年來招生人數穩定攀升,但說到底想解決少子化問題,還是得從生育率著手。
人事總處調查發現,公務體系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略高於全國,其中警察最能生也最早生,其次是教育人員及公務員,教育人員則是最晚生的一群,從生育年齡來看,大多落在30到34歲間,其次是35到39歲,數據顯示公務體系也有愈來愈晚婚、生的現象。

警眷李太太就說,她自己是生2個,然後老公的同事最多生4個,除非今天真的是雙方都有在上班,不然想生都會怕怕的。

但改善少子女化不能只靠公務體系「增產」,新世代父母想生不敢生的最大原因,恐怕還是經濟考量。台灣想要擺脫少子化困境,在國家生育率無法提升的情況下,教育體系為了招生再努力,恐怕都是治標不治本。
-----------------------------------
今年是89年次屬龍的高中職畢業,92羊年升高一,人數差數萬人,所以這些私立高中職都在努力拼招生
少子化對都會區學校=暴利
精華地區的校出售候用途除了蓋房子還能幹啥?
中間經手的都有油水,神經病才去轉型安養設施
現在年輕人最不滿的事是甚麼?
陳振/教師
眾所周知,現在台灣年輕人最不滿的事是國家資源分配極度不公,最主要的是住宅與年金問題。

台灣為何變成炒房天堂?答案是,台灣囤房與買賣房屋的成本,和許多先進國家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以同樣價值的房子來說,在日本一年的持有稅是台灣的42.5倍,美國則是台灣的25倍。即使以同屬華人的新加坡為例,人家國民平均所得是我們三倍,房價卻是我們的三分之一,通常30坪的組屋價格約在兩百萬至七百萬台幣之間。反觀我們持有稅偏低,怪不得有許多人樂得坐擁多屋,其中也有不少是富有的公職人員,而一般年輕人只能望屋興嘆,除了家產無數的「貴公子」例外。

究竟台灣房市病因為何?第一是出租國宅少,僅佔全國住宅0.08%,遠不如日本香港,應增至40萬戶;第二是,與鄰近國家相較,台灣房屋稅率確實偏低,應將現行不到千分之2的持有稅率,先提升到千分之5,非自用住宅稅率提高至1-2%。目前柯P與民進黨主政縣市正逐步實現諾言,柯P打算將美河市部分住宅變成社會住宅,廉價租給有需要者,卻也惱怒了部分投機者,因為這麼一來,他們的房價與租金必定下降。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些當初買進美河市住宅者,有許多是公職人員,準備大撈一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台北市改朝換代,否則台北市年輕人未來毫無希望可言。

眾所周知,德國房價一向穩定,原因是德國政府嚴禁民宅被投機者炒作,因為他們認為居住是基本人權,政府有保障居住人權的責任與義務。德國認為住宅具有壟斷性,又是民生必需品,不應任由有錢投機者拿來炒作獲取暴利,所以德國制訂出抑制炒作房地產的嚴格稅法,甚至是刑法,以保障居住權。如果開價超過基準價20%,地產商將遭受最高5萬歐元(約190萬台幣)的鉅額罰款,若超過50%,除了罰款還可能面臨3年徒刑,因為涉嫌惡意炒作。

反觀台灣許多有錢的官員與商人把土地看成生財工具,能榨出愈高價值愈好,主因在於無能又貪腐的馬政府,不斷變賣國有土地給財團炒作,無力控制土地投機者,以致房價節節上升,而年輕人薪資卻始終低落,回到十幾年前,只好紛紛遠走他鄉去打工,這樣的政府及格嗎?這樣的政府還好意思幫公職人員加薪嗎?退休公職人員又好意思要求政府發年終「慰問」金嗎?也不想想看,自己退休後所得普遍比上班族與勞工薪資還多,還好意思要年終「慰問」金與十八趴嗎?為何更需要慰問者不慰問?最該給優惠存款利息的不給?國民黨會再度被民眾趕下台,良有以也。

年金制度也是一樣,許多公職人員不到六十歲或五十五歲就退休了,每月領九成薪以上之終身俸,平均至少都有五、六萬元以上,中小學校長高達十萬元,而政府高官月退領十幾或二十萬元以上者更比比皆是,如最近的黃姓檢察總長,本身因洩密案被判刑確定,居然還能月退高十七萬元!連地方小分局長與消防隊秘書之月退都高達九萬元,而且他們的終身俸,也可以隨政府調薪而調薪,就是永不調降,退休後照領子女教育津貼,以致每人一生至少可以領兩千萬元以上,等於其一次領退的四、五倍以上。試問,合理嗎?相較於其他國家所得替代率,頂多五、六成,我們為未免高得離譜,這樣我們離希臘還會遠嗎?

反觀人數比公職人員多達十倍以上之一般上班族與勞工呢?一般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房價漲幅卻高居世界前幾名,月退年金也不到公職人員的三分之一,一生中所領恐怕不過三、四百萬元,相較於公職人員退休後總所得至少兩千萬元,這樣的年金制度是否太不公平了?事實上對於所有包含公職與非公職的年輕人而言,這樣的年金制度也很不公平,因為所有年輕人目前所繳的退休撫卹費,幾乎都花在那些已經退休的公職人員身上,以後年輕人是否能拿到理想中退休金,大有疑問,畢竟少子化日益嚴重。何況世上哪有低所得的年輕人賺錢,養高所得退休族群的道理?

理當究責的自然是國民黨政府,因為他的無能與貪腐,長期以來又是朝野最大政黨,執政時猛加軍公教福利,等發現太過分了,有能力改革卻始終不做,老是圖利自得利益者,正是其中關鍵。民進黨也無法做好制衡與把關的任務,否則今天問題何以嚴重至此?幸好有新興政黨如時代力量與民國黨挺身而出。這兩黨的理念就是為年輕人爭取生存權,包括住宅與年金。那些已經退休的公職人員,月退俸已經不少,有人房屋好幾棟出租收租金,為何還能額外享受十八趴?甚至有人還要求發年終慰問金,到底有沒有有羞恥心?

當年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均富的社會,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有養」的大同社會,誰知長期在國府治理下的台灣社會,居然充斥許多不公不義的現象,以致貧者極貧,富者極富,完全違反孫先生的理想,國府卻還厚臉皮說他們在實行「三民主義」!試問,「三民主義」的社會可以允許公職人員「獨享十八趴嗎」?尤其是許多住豪宅的退休高官也能「雨露均霑」,像話嗎?到底有沒有有羞恥心?

年金問題,小英已經做了一半,但未決的軍改問題,卻有可能有部分比現在還要提高待遇,愈改愈高,是蔡英文吃硬不吃軟的「槍桿子恐懼症」嗎?至於如何提升勞工的待遇與福利,以縮短勞工與公務員的差距,尚待努力。至於社會住宅問題,至今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為何同為華人社會的新加坡,年均收入是我們的兩倍,住宅支付卻只有我們的三分之一?目前國家總負債已經高達二十兆,平均每人負債達一百零二萬,包括剛出生的嬰兒也是一樣。這樣如何提高年輕人結婚生子的意願?如何讓年輕人有希望?又如何嚇阻年輕人不斷從事國際詐騙的歪風?

總之,開源與節流必須雙管齊下,且國家資源必須做公平合理的分配,國家才有希望,年輕人也才有未來可言,否則台灣必將步入希臘的後塵,大家同歸於盡
-------------------------------------
講的太嚴重了,不會同歸於盡,未來就是少子化嚴重,高齡化嚴重,人口負長加速
中市生育率破9趴 議員促發嬰兒券催生

物價飆漲,許多年輕夫妻結了婚卻不敢生小孩,台中市議員陳淑華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台中市生育率逐年下降,2014年生育率還有9.66%,一路下滑到前年2016年9.31%,到 2017年竟然直接破9趴,掉到8.76%,台中市必須嚴肅面對、解決少子化的問題。反觀去年桃園市生育率仍有10.77%,「人口負成長對去年剛因人口數超越高雄市,晉升為全國人口第二名的台中市是一大警訊!」建議市府針對兩歲以下嬰幼兒發放每月2000元的嬰兒津貼,以實際助養刺激生育率。

中市社會局長呂建德則表示 , 提高年輕夫妻生育 的方法包括鼓勵企業兩性平權提供婦女就業機會,廣設 托育機構,以及生育補助 , 市府目前 都已經分項進行中 , 他初估台中市0-2歲嬰幼兒總數約5萬人,每人每月2000元,估計每年要支出12.2億元, 他說社會局會在 財政狀況允許的前提下,審慎評估市議員的建議。

市議員陳淑華今天跟多名關心台中市生育率的現任市議員邱素貞、翁美春、張芬郁、謝明源、以及爭取提名市議員的新人陳俞融,共同建議市府針對兩歲以下嬰幼兒推出每月2000元、僅能使用在購買奶粉、尿布等嬰幼兒產品的「嬰兒券」或「嬰兒津貼」,以實際「助養」方式,實質提供生育與育兒的誘因,挽回逐年下降的台中市生育率。

陳淑華說,市政府統計數字顯示,0~6歲嬰幼兒在托育一條龍及中央政府相關的幼托補助數字,明顯可見年紀越小的嬰幼兒受照顧人數逐年下降,市府應加強這段期間的嬰幼兒照顧,升級嬰幼兒政策為催生助養。

謝明源指出,近年參加婚宴的次數一年比一年少,突顯年輕人「不只不生還不婚」,呼籲市府重新檢視社會福利預算,減輕年輕夫妻負擔;市議員翁美春則希望健全托幼自治條例,讓父母「安心生,養的起,能托付。」她建議加強管制幼托機構,吸引在職保母加入政府規範的幼托產業;張芬郁認為生育問題無法妥善解決,將衍生更多社會問題。

爭取參選中西市議員的陳俞融也說,台中市去年西區出生嬰兒數800人,中區出生數更只有119人,但中西區卻有超過14%的老年人口,顯示中西區少子化極為嚴重,加強對年輕家庭生育補助誘因,將是台中市未來是否可以持續擁有第二大城的重要關鍵

28歲的通訊行員工吳小姐,今天抱著十一個月大女兒出席記者會,她說,生一胎尿布跟奶粉錢一個月就要至少5000元,如果生第二胎一個月就要花掉10000元,對她跟老公來說經濟壓力很大,「如果政府有更多補助才會考慮生,第二胎,否則生了真的怕養不起。」

另名抱著5月大女兒出席記者會的27歲新手媽媽藍女士就說,她產後在家照顧孩子,家中經濟就靠先生一份薪水 如果政府可以發放育兒津貼或發放奶粉劵尿布嬰兒劵,對家中經濟會很有幫助。(曾雪蒨/台中報導)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80329/1324624/
-------------------------------
107狗年
108豬年
109鼠年
110牛年
111虎年

時間不多了,111虎年出生率一定會破新低,應該也是人口負成長的開始



iv100 wrote:
中市生育率破9趴 ...(恕刪)


過去五年粗出生率(每年每千人中的平均活產數),卻僅桃園爬升,其餘五都對照二○一二年與一六年則均下降,台北從千分之十一.○八減至十.三,新北十.四減至八.六,台中十.五減至九.三,台南九.四減至七.七,高雄八.九減至七.八。

國內六都中,那一都最應該被踢出?網友直指台南市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國內六都中,那一都最應該被踢出?網友直指台南市,市議員洪玉鳳、王家貞和蔡育輝表示,民進黨在南市執政二十多年,各項福利在六都中都墊底,連幫臨時人員加薪660元都不願意,賴清德如何要求民間廠商幫勞工加薪到3萬元,市府不以身作則,薪資低,難怪8年來台南市人口只增加1.2萬元,網友罵的有道理。

洪玉鳳議員指出,台南縣市合併後,市區資源被稀釋,溪北地區則被邊緣化,所以台南市升格為六都之一,180多萬的鄉親是感觸良多,以水銀燈故障報修為例,以前縣市沒有合併之前,公所就可以直接更換,現在升格了,水銀燈壞了必須等到市府統計數量達到可以對外公開招標維修的量,展開招標作業一次標不出去等2次,所以行政效率反而低落。再加上市府是無良的企業主,連幫臨時人員加個660元的薪水都不願意,如何要求企業主加薪3萬?

蔡育輝議員指出,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每次滿意度民調都第1名,滿意度不等於施政的績效,台南市的福利在六都中都墊底,薪資低、生育補助也最差,所以年輕人不敢生孩子,8年來台南市人口只增加1.2萬元,賴清德高升行政院長以同樣思維主政,終於讓國人看清賴清德真面目,所以「功德院長」叫的 一點都不冤枉,一直到現在台南市的工商機會仍非常低,業者在掙扎,勞工也只能再低薪中浮沈。

王家貞議員也表示,根據統計台南市105年,死亡率首度超過出生率,這個數字讓人看得膽戰心驚,也就是情況如果沒有改善,到了2025年台南市滿街可能看到的都是白髮老者,因為台南市的幼兒園補貼不是全面性,而是選擇性,年輕人根本不敢生孩子,市民給了民進黨20年的機會在台南執政,結果非但沒有出類拔萃,現在還讓網友在網路上熱議,台南市是最該被踢出六都的直轄市

===============================

結果六都中 台南生育補助最低 甚至已經是全台20個縣市中最低
僅6000元

比起桃園澎湖彰化3萬元 整整相差了5倍
以前物價低人口多東西便宜房屋便宜,機會很多
人人努力都可以有希望,大家都機會做老闆
良性循環的情況下,人人"五子登科"很正常

現在東西貴人口少房屋貴一切都是惡性循環
做甚麼都虧錢失敗機率高,特徵就是少子化老年化
台灣要"五子登科"是要靠爸媽靠祖上積德的

畸形的社會,罪惡自然形成,國家自然慢慢崩解

現在大家都喊賺不到錢,就是因為人口少沒人消費
企業經營困難,所有東西自然成本上升

不要認為豪宅不會跌,在香港窮人有"鏜房"可以住就好了
人可以不用住太好,但人一定要吃飯,生病一定要看醫生
能夠活下去當奴隸,也許才有希望中彩票

樓上的有很多歪理
"我只能說沒得選擇的才會資格漲,如果可以選擇的大家
都會選自己負擔的起的"

所以蠢話不要說太多,甚麼房子只漲不跌這種蠢話
就算是豪宅,有錢人也不會一直買,買一棟虧一棟又不是潘仔
請問你同一時間屁股有幾個,只有一個屁股坐在一個地方而已
現在買來也是跌價的份,不要蠢下去了

DANTELIU wrote:
以前物價低人口多東...(恕刪)


很多政治人物,一些名嘴,一些社論說的都沒你說的好,一些高高在上的人是不了解一般民眾的需求
一些教育體系本來就太多了,讓該退場的退吧
豪哥大 wrote:
少子化對都會區學校=...(恕刪)
少子化拚招生!宜蘭小學辦活動、送萬元直排輪
2018-04-13 21:25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少子化時代降臨!宜蘭縣的小學為了拚招生各出奇招,壯圍鄉古亭國小明日將辦理親子節活動,邀請幼兒園學童與家長共600人,除了有探索闖關,還邀請劇團表演欣賞,希望讓孩子提前認識學校;南澳金岳國小則要送入學的小一新生價值1萬元的直排輪,希望藉此讓學童提前認識校園特色;宜蘭市力行國小則讓將入學的小一新生,自製智能科技車,讓孩子體驗學校特色課程。
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規定,今年小一新生入學報到日訂於4月28日開始,至5月6日結束,為了讓家長確實收到學區內各校發放的報到通知單,每個鄉鎮內的所有學校,需統一把報到日訂在期限內的某一日。

根據統計宜蘭縣102學年度小學學生總數仍有2萬4726人,106學年度剩2萬1163人,5年來已減少3563人,且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各個小學均出奇招,展現學校特色招生,希望避免被少子化的浪潮吞沒

位於偏鄉的金岳國小,前年就開始贈送小一新生每人1組價值約1萬元的直排輪;校長莊秀娟說,學校小一至小三學生都會參與直排輪隊,為了讓學區內孩子提前認識學校特色課程,才會以贈送直排輪的方式招生,希望讓孩子與家長提前認識校園特色課程。

壯圍古亭國小則將於明日,舉辦「快樂兒童親子節」活動,將邀集學區內的幼兒園學童與家長共600人,到校探索闖關,並請來新象劇團表演,讓孩子與家長提前認識學校;校長黃賜福表示,希望透過具教育意義的兒童劇團的演出,讓社區民眾、家長與學童共同參與假日的休閒活動,同時結合學校進行闖關拍拍樂活動,讓大家更了解學校之特色。

宜蘭市力行國小則於1日舉行小一新生體驗活動,讓學區內將入學的小一新生自製智能科技車,此外還有多項體驗活動,包含校本課程中的陶藝創作DIY、打擊樂的藝文嘗鮮、桌球、韻律體操體適能體驗等;校長陳宜秀指出,電腦的程式設計課程是學校最大的特色,希望能藉此留住學生。

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說,宜蘭縣的小學生人數,已呈現穩定的下滑,這是大環境的影響,是各校與縣府必須一同面對的問題,縣府的立場希望各校招生是要留住學區內的孩子,不要去搶其他學區的學生,相信各校會遵守原則,給予小一新生最優質的入學環境。
-----------------------------------------------

送萬元直排輪或許能吸引小朋友,但無法減緩少子化的情況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