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yearhuang wrote:
健保連年虧損,大醫院變成血汗醫院跟老人有什麼關係?
健保制度大小通保,本來就有很大的問題。
血汗醫院跟老人又有什麼關係?
醫院裡是老人多還是年輕人多?
就算沒直接關係好了,因為本來也不是在講老人多還是少的問題。
我記得是你先拿台灣可發展"發達的醫療事業“來吹的。
但實情跟你想的相差甚遠


sunyearhuang wrote:
所以台灣沒希望不是...(恕刪)
Shawn732 wrote:
醫院裡是老人多還是年輕人多?
Shawn732 wrote:
就算沒直接關係好了,因為本來也不是在講老人多還是少的問題。
我記得是你先拿台灣可發展"發達的醫療事業“來吹的。
但實情跟你想的相差甚遠...(恕刪)
sunyearhuang wrote:
老人是指多老?這裡討論的60歲上下,很多都還在工作,生病機率並不比年輕人大。
你記錯了,回頭看120樓,看看是誰先說65歲老人沒生產力的。
再看124樓是誰說老人沒有購買力,只有靠勞保、公保,還耗費很大的醫療資源的?
至於"發展的醫療事業",你看得懂的話,就會知道那是反諷,也不是重點議題。
但,它也是一部份事實,如果醫療也是事業,本來就要有消費才能發展,不是嗎?
跟事實怎樣的相差甚遠?健保嗎?制度有問題,怪老人?
如果台灣如預測的十年後進入60歲為主的社會,這60歲的一代和以前認知的老人不一樣。
第一,台灣己不是勞力密集的時代了,年輕的體力並不一定優勢。
第二,這一代的老人,有經濟濟基礎,養活自己沒有問題。你可看看現在是年輕人養老人多還是靠爸的多?
第三,這一代的老人有知識,有經驗,且經歷和創造台灣發展最旺盛的年代。如果社會不需要,他們樂得遊山玩水過活;如果有需要他們繼續投入職場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政府不也意識到這問題,開始再延後退休年齡了嗎?
第四,有人提到要年輕才有新創,我要問一下,新創,不用知識和經驗的累積嗎?或許天才可以,但天才畢竟是少數,創新不能只靠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