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 我們的經濟實力相當,我們當時挺要好的 .
可是我們夫妻是上班族 ,她先生是做生意的,當時已經到大陸廣東一帶創闖天下了.
他們賣的東西,確實我不清楚,只知是一種機器用油,聽說成本很便宜 ,都自己調(絕不教人),是有商業機密的,但利潤很高,剛開始專賣台商 工廠的,沒幾年 ,聽朋友說生意越來越好,在廣東買了房 ,在崑山也買了房,後來台灣房開始漲,他們在桃園買了好幾百坪的豪宅!
在國外,也把原來的房賣了,再買了間豪宅.
我們兩個的經濟實力, 越差越遠 !
我曾思考過 ,為何我會在起步相同,沒幾年,他們就遠遠把我甩在後面??
最主要是他先生,生意成功而且還暴利, 有相對的資金 support他的老婆投資!
加上我朋友眼光很精準 ,敢投資 ,一間一間房的買.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了.
這都是我上班族所欠缺的資金 跟勇氣 (早些時,他們還曾羨慕我們有工作,他們找不到 )
所以前面幾位前輩說的 ,自古以來的富豪!
都是做生意的,要不就是靠房地產賺大錢的!(當然最好時機已過了)
尤其是早些年進入大陸做生意 並投資房地產的人,大都擠身~ 富豪之列.
更別提一些在國外的大陸人,真是太有錢了!
一位上海朋友的朋友,在上海向銀行大筆大筆融資,一棟一棟豪宅買來投資.
真是太有氣魄了.
像我理財投資5%,8%要慢慢累積資金到何時??
不過人各有命,我也不會太傷感??
朋友沒連絡了,這樣也好,差距越來越大.也覺得他們不一樣了.
講話就是有優越感, 讓人不舒服 .
我呢? 比上不足,比下有足.很感恩了.
natasha0919 wrote:
將近19 倍,這種機會該不會再有了吧!
當然沒有了
只有經濟體在初級開發的階段才可能有這樣的漲幅
家中跟自己的上海房產 無論是運氣或是事後諸葛亮說的看得準
同樣一筆錢 產生的效益多於同期放在台灣的5~10倍
台灣往前推個10年 從70年代起算 基本上也就是10多倍的漲幅
當經濟體進入成熟 已開發的情況
房產的超額報酬機會可能只比通膨多一些而已
其實知道這個概念的人 所謂的出成熟入成長市場的策略
就會去中國 越南 菲律賓或馬來西亞比一般人手腳更快的來置產
前兩年有些人看到的緬甸 牽涉更高的政治風險 就是高風險高報酬的概念
中國相對起來 成長的幅度也會開始有限的
長期鎖定人口紅利成長的地方 勝率都比較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