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店數多像賣礦泉水? 房仲:我們不炒房

扣撘 提早用完了 先甘後苦

Azumi- wrote:
以前很羨慕房仲業年...(恕刪)

Steven阿史 wrote:
就您所述,也許貴公...(恕刪)

另外ABC角的玩法,不是始有所聞吧,是幾乎都醬子搞,您把它美化了

據我認識的幾家店長 店內也是沒有這種狀況 業界也沒特別傳聞... 可能我收訊比較差吧


對賣方講:您賣的太低了,可以加個200萬就可以成交
對買方講:您買的太高了,可以減個200萬就可以成交

這的確常做 哈哈哈哈= =



另外,您所提到"有需求者買 無需求者租",
大多的小老百姓是否有購屋的需求,其實不用問也知道,
只是現行的房價,即使有需求,但無能力阿

有部分的人 真的是近十到二十年內不可能買房的... 甚至未來也不會買 或是家裡早買好了 所以對自己較無關緊要

薪水的確跟不上房價 這絕對沒錯 這不是企業或是行業 甚至 人就可以去影響方向的 而是政府
政府只要有任何動靜 稍微大一點的 報紙總會寫的跟世界末日一樣 媒體再三渲染 並挖出相關報導 報出各位想聽的新聞


另回您有關2~3倍的說法,
是指如沒有這10年的炒房,大眾可以更低價取得所謂的居住正義,
但這10年後卻要多花2~3倍的成本去購得,
所以大家痛恨的是炒房炒出來的結果,
痛恨的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在近期房市萎縮時的嘴臉。

居住正義!?
無殼蝸牛抗爭 捍衛居住正義
我不懂 25年前在吵的東西 為何現在越來越嚴重!?每天抱怨 跟 睡馬路有用嗎!?
25年前大家就喊買不起 然後一堆人買到沒房子買(不然為何蓋新房!?) 25年後 大家還是買不起 再25年後會有甚麼變化!?
25年前睡忠孝東 25年後睡仁愛路 再25年後是睡信義路嗎!?那我大概知道再過去要睡哪了...

炒房當然不對 可是 要找到問題源頭 而不是哪裡痛醫哪裡...

deapblue wrote:
放寬了信用管制,放...(恕刪)



放寬了信用管制,放寬了貸款,大家還是不買為什麼?
你把一個人的臉泡水裡一分半 再拉她起來問他幹嘛不呼吸 不就是這樣嗎!?


房仲是房地產相關產業的一員
為什麼在台灣,房地產相關產業的房仲、代銷、建商等等會讓大家印象那麼差?
不是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是因為一鍋老鼠屎難見一粒粥

又粥... 用別的比喻不行嗎...

各行各業 都有好壞之分 沒有哪個行業都是聖人 不會犯錯 不會有害群之馬...

話說 我想到一件事 如果真的有人跑去問代銷說 你們房子五折賣不賣 要賣再打給我 如果真的有 代銷應該很嘔吧...
這跟你在賣東西人家問你五折賣不賣一樣 一天十幾個 應該心情會很鬱卒吧...

前輩... 我也沒辦法阿 這跟去問現在的日本人 為何要打中國一樣意思...
阿昌0427 wrote:
說老實話 你是屋主 ...(恕刪)


應該不是你講那樣, 因為我是換社區內大坪數, 我有注意舊房動態, 跟我簽約的上班勞工, 說他要自住, 預算有限
怎麼最後過戶後,一個禮拜就裝潢, 再一個月轉手,裝潢時, 警衛有開門讓我看, 就如你說得應該投資客 (仲介), 隨便裝潢再高價出售
我的問題, 那個人可能是人頭,仲介買了再轉手, 而且已有淺在買主,這是不是詐術

maxroyn wrote:
現在利率又沒提高購...(恕刪)

房價高...
跟仲介講也沒用阿 房子又不是仲介的 頂多只能拿你的貼文給屋主看而已...

kwiki wrote:
如果 將來 買賣...(恕刪)

這樣會成交!? 阿鬼 你說中文吧!?
你說得這種狀況除非房子跟7-11裡面的商品一樣 不打折 不二價...
那時候我就真的要換工作了


電子業好呢 還是 去修車!?
簡單來說,便利商店好不好賺錢?如果不好,不會便利商店滿街都是。

房仲"之前"好不好賺??如果不好賺,能上櫃、上市,還能開得滿街都是??

以前大學不多的時候,大學生有較非大學生薪水為高

當大學生滿街都是的時候,也就是部分大學開始要關門的時候

所以房仲,我想下一步,應該很清楚。

我相信任何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有好、有壞,一定有很優秀的房仲,還是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Azumi- wrote:
以前很羨慕房仲業年...(恕刪)

不知為何 你害我笑了...

part-time wrote:
扣撘 提早用完了 ...(恕刪)

這說法我也能接受啦...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