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秋天來了~霧散了~屋主急了..........

Cathy 744 wrote:
所以可以問問你朋友,台灣政府是否有準備做好-整批台勞輸出政策。

就像當時台灣跟越南、泰國、印尼都有類似協定。

以前是人進來,以後是人出去!


有看到我上面說的嗎?

Sunnycat40 wrote:
沒人要投資台灣,生活與薪資能提升!?
台灣有多少企業能像這樣放眼歐洲與美國市場的能力!?那此時國家定這種鳥政策,企業怎麼辦!?能不逐漸凋零!?


不改變出去當台勞更多吧!?

不要玩恐懼心理啦!怕死的死更快!!

別人(韓國等)在貿易協定上進步,台灣不進步,就是只會路越走越短...死更快!
不要以為台灣都不改變能維持現在的生活!!

你難道沒感覺到這十年來台灣越活越辛苦嗎!?全世界一起搶飯吃,所以大家生活水平平均一起降沒錯,但是,變成四小龍最後一名,還輸給韓國呢!?

台灣不是做錯了甚麼,反而就是因為(怕死)甚麼都不做,才會變成今天這樣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亞太地位越來越低下,也導致薪資都不成長...
說個個人評估資訊(僅供參考),不是今天才說,很早前就說過了...

房市低點在2017年底至2018,這點遠在三四個月前就發文提過..至於經濟要翻升,我8月也抓過,我認為還要比房市延後1~2年(2019-2020)。而這次真的應該是40歲以下的人,沒看過有史以來看到最大的經濟危機─全球大通縮....

我是抓今年第四季,九月底至十月開始(沒錯,快到了),會發生血月經濟殺盤(請注意,不是單純股市),這點是一個月前訊號很明顯,最近越來越明確了,期待的人,你要的來了...

以上是世界總體經濟下去評估,至於台灣,大家自求多福吧!



同意,基本上台灣是玩完了,不要看那些豪宅法拍在那邊見獵心喜,他們的目的就是脫手,反正債留台灣,人帶著現金拿著綠卡紅卡楓葉卡早跑了,過不久台灣就只剩下有房的窮人跟沒房的遊民,不管是哪一種,都蠻悽慘的,留下來的有房的,真的要好好思考,怎麼跟這些遊民溝通,好好復興這個被掏空的台灣島!
Sunnycat40 wrote:
說個個人評估資訊(...(恕刪)

Sunnycat40 wrote:
說個個人評估資訊(僅供參考),不是今天才說,很早前就說過了...

房市低點在2017年底至2018,這點遠在三四個月前就發文提過..至於經濟要翻升,我8月也抓過,我認為還要比房市延後1~2年(2019-2020)。而這次真的應該是40歲以下的人,沒看過有史以來看到最大的經濟危機─全球大通縮....

我是抓今年第四季,九月底至十月開始(沒錯,快到了),會發生血月經濟殺盤(請注意,不是單純股市),這點是一個月前訊號很明顯,最近越來越明確了,期待的人,你要的來了...

以上是世界總體經濟下去評估,至於台灣,大家自求多福吧!)


這早就是全世界的共識了
明年開始全世界的景氣都會明顯向下走
光看今年下半年一些世界級大公司財報就清清楚楚
請不要把預測的功勞都把自己身上攬好嗎?
搞得好像全世界只有你最厲害
還什麼血月勒...哈哈哈
fairytale1208 wrote:
這早就是全世界的共識了
明年開始全世界的景氣都會明顯向下走
光看今年下半年一些世界級大公司財報就清清楚楚
請不要把預測的功勞都把自己身上攬好嗎?
搞得好像全世界只有你最厲害
還什麼血月勒...哈哈哈


我是不太懂你發這種文的心態是甚麼...不過,能博得你開心也算功德一件啦!
大家開心就好...
以往我們台灣的GDP很倚賴外銷
所以產官學界都把心力放在這裏
產品研發創新
成本控制
人力資源
土地成本
原物料掌握

但是這些目前全世界的新興國家都跟上來了
所以如果只是在這幾點打轉
台灣肯定沒救
但是可悲的是帶領台灣做決策的通通都是老人
這些老人的過去成功經驗
想要來救台灣經濟
結果就是以國家之力來輔導已是強孥之末的產業
不管是傳產還是電子
人家蘋果賣一支手機的利潤毛利高達六成
晶圓代工算是賺最多的一支不過分到125元台幣

要讓台灣能翻身
現在不能去用傳統想法了
舉個例子
我跟朋友去大鵬灣跑三天
光輪胎消耗就超過100K
但是很好笑的是台灣改裝車大部份是不能上路的
想像一下
如果台灣開放民間自由改車
也可以合法領牌
這能創造的工作機會跟商機有多大?
小至修車的小弟
大至改底盤的商家都有錢賺
這個市場若是熱絡起來
有很多相關產業也會蓬勃發展
機車改裝也是喔!
市場超大

再舉個例子
腳踏車
台灣多山
但是專用道非常少
如果好好規劃全台的安全腳踏車環島專用道
這能創造的旅遊商機會大到嚇人
外國遊客人來就好
從租車到住宿到消費旅遊
台灣的產業很成熟
不用去看阿六仔低價團的臉色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
台灣政府要做的就是真正的重工業
高級煉鋼
開放民間可以生產軍事用途加工
由國家帶頭
讓台灣的機械加工能量
從工具機外銷轉去做高單價的引擎,軸承,變速箱
不要再從日本美國進口核心零組件
像是火車與高鐵的製造
台灣不能做嗎?
國家主導來拼個五年
台灣會從輕工業轉型成重工業為龍頭的產業聚落
台灣會很強

一個國家要能強
就不怕景氣循環
短期的景氣上下
應該是提醒執政者帶領產業走新方向的契機
老是想打順風牌或是當牆頭草
那台灣就等著被對岸接收
大家歸零從頭開始



lifeswood wrote:
台灣政府要做的就是真正的重工業
高級煉鋼
開放民間可以生產軍事用途加工
由國家帶頭
讓台灣的機械加工能量
從工具機外銷轉去做高單價的引擎,軸承,變速箱
不要再從日本美國進口核心零組件
像是火車與高鐵的製造
台灣不能做嗎?
國家主導來拼個五年
台灣會從輕工業轉型成重工業為龍頭的產業聚落
台灣會很強



說真的,你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我們倆都是在為來台灣想如何發展的未來去思考,很高興認識你...

我想,我在看你的文中,重點都是在看兩個關鍵問題:
一、如何賺外匯進台灣這個家
二、台灣少子化後,老齡大量退休金與醫療須求,導致國債部不斷攀升餘年輕人如何負擔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每個家庭生存必須面對第一個問題:如何賺錢?
台灣沒有天然資源,每年都要花很多錢去買國外的能源、金屬、糧食等,我們都先不要談奢侈品部分!光這部分民生必需品,我們台灣要用甚麼國際定位,創造出國際價值來賺錢進來買物資?

你論述中,大多是從細部產業下去舉例,也大多是內部消費經濟,就只上面這一段比較有談到這件事,請問,你的意思是要發展重工業,出去國際跟日本、德國與中國公司一起競爭這塊重工市場嗎?我們要用重工業的國際定位,來國際賺錢?現在才開始發展,我們有甚麼國際競爭優勢可以利用!?

尤其這兩塊國際市場,長久被德日霸占,如何能打贏日本與德國,來賺進外匯呢?而且這兩個國家有很多國際工程承作的記錄,我們現在要從零開始跟人家拼!?我覺得困難度很高耶...至於軍事工業,就是美俄霸占國際市場,我們要跟他們拼!?似乎我更沒信心耶...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想你也沒有提到...

可不可以更具體,提出關於
一、如何賺外匯進台灣這個家
二、台灣少子化後,老齡大量退休金與醫療須求,導致國債部不斷攀升餘年輕人如何負擔的問題

你的想法與解決方案是甚麼呢?以及我們有哪些國際定位,可以有優勢這樣做!?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因為台灣國民生活要好,重點還是,這兩個最重要的國家生存問題(進項與出項)要解決不是嗎?其他如怎麼分配以及怎麼自己人國內買賣等,都還只是等而次之的問題...


PS.我前面所有文中提到的國際定位與產業政策,都是以利於台灣取得外匯的中心思維下去闡述的!


fairytale1208 wrote:
這早就是全世界的共...(恕刪)


會發生血,月經,濟殺盤
lifeswood wrote:
..........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
台灣政府要做的就是真正的重工業
高級煉鋼
開放民間可以生產軍事用途加工
由國家帶頭
讓台灣的機械加工能量
從工具機外銷轉去做高單價的引擎,軸承,變速箱
不要再從日本美國進口核心零組件
像是火車與高鐵的製造
台灣不能做嗎?
國家主導來拼個五年
台灣會從輕工業轉型成重工業為龍頭的產業聚落
台灣會很強

一個國家要能強
就不怕景氣循環
短期的景氣上下
應該是提醒執政者帶領產業走新方向的契機
老是想打順風牌或是當牆頭草
那台灣就等著被對岸接收
大家歸零從頭開始


嗯!有想法
前面二種想法(改裝車我不清楚,環台自行車道我要大力支持)能帶來多大產值,我不清楚
但重工業我們其實努力過,趙耀東(還有人記得這個老人嗎?)當經濟部長時曾拼過重車工業(華同重車),漢翔今天也小有成就!

我的想法很簡單,不管是美國市場,歐洲市場,東協市場,中國大陸市場, 這些都是市場, 沒有一定要放棄那個或專注那個市場,
那裡好賺就去賺, 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何大家不懂! 一說到中國大陸市場或服貿貨貿大家就恐懼,
對別的市場或別的服貿貨貿,就沒那麼恐懼, 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知道對岸要統一我們!

那中國大陸會放棄統一台灣嗎? 我不知道! 如果中國大陸堅不放棄, 台灣最後會被統一嗎? 如果會
那打不打順風牌或是當不當牆頭草, 會有多大關係呢? 還是不打順風牌或是不當牆頭草,就延長統一的時間嗎?

所以台灣的出路或許只能寄託中國大陸的崩潰;但一個人民幣貶,股市跌, 世界就打噴嚏; 中國大陸崩潰,
世界都不好過,台灣會好過嗎?

或許我太悲觀(募兵都募不到)! 我只知道本來的在商言商, 扯上二岸,就讓大家扭扭捏捏過日子!
所以......清醒點!問題在二岸

網路上有預測, 中國大陸明年中秋會實現現代版的嫦娥奔月(但不要一去不回)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想買房的買的到,想賣房的賣的掉!






Sunnycat40 wrote:
有看到我上面說的嗎...(恕刪)
老老人家 wrote:
那裡好賺就去賺, 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何大家不懂! 一說到中國大陸市場或服貿貨貿大家就恐懼,
對別的市場或別的服貿貨貿,就沒那麼恐懼, 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知道對岸要統一我們!


我想重點還是台灣在國際間的生存定位是甚麼?台灣能給國際經濟上甚麼價值(關係到產業政策訂定)!?

以前是資本主義封鎖共產主義,所以美國給糖吃,那現在呢? 如果都只是思維台灣內部產業,缺甚麼,甚麼都要靠自己,以及自己人賣自己人,那無疑是死路一條! 因為台灣每年要進口如此多的能源與原物料,本身並沒有生產,那,我們要拿甚麼國際價值出去交換!?

對現在的台灣而言,如果放棄成為歐美進入中國與東南亞市場跳板的國際定位,那還剩甚麼?
如果沒有弄好自己在國際間價值的定位,根本沒有人要來投資台灣!說台灣自己人投資自己人來進歐美市場,那也只是杯水車薪...而且有這種能力的大企業,哪個不是出去國外設廠,為什麼要設在台灣!?

國際上的經濟貢獻定位甚麼?這才是台灣現在當務之急,以及必須明確訂定國策的!要不然,台灣只會越來越產業空洞化,連生存權都出問題....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