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原來年收不足55萬的人超過50%,這些同胞現在能買怎樣的房?

ar3a wrote:
哇...直接下結論說數據都不對, 這也太偏激了把
現在是大數據的年代, 凡事看趨勢, 走向, 而不是一直鑽牛角尖在特例上
不繳稅的人多? 多是多少? 不繳稅的人年收破55萬的比例有多少?
樓主的數據絕對有參考跟討論的價值

中肯
統計的數據本來就有它的參考性存在,
要算到那些無法統計的,怎麼算?

有一個在南部擺攤賣豬肉的親戚,
閒暇之餘養個鴿子,
突然有一天兩夫妻就突然退休了,才四十出頭歲,
這要怎麼看?
我自己也看不懂....

hansel691007 wrote:
如果你相信這些數據,就真的淺了
遠得不說,光是首都台北市一地那些小工廠有按實際薪資申報所得和勞健保?那些餐飲業有報?如果你有家人朋友是做這些行業的就知道,根本沒報,所以政府的數據,聽聽就好
再來台北市都這樣,那中南部.東部.離島的情況只會更少確實申報的
最後,那些會相信所為最低薪資的應該都是剛從學校離開到社會,社會大學式沒有所謂的畢業,保證從進去的第一年到最後一年都還在學甚麼叫作社會現實,不說那些幾十人的小工廠,談談看上市上櫃公司還是大家覺得很爽的銀行業,除了所得申報一定跑不掉完整申報(因為公司要把成本拉高,降低利潤報稅空間),剩下的,育嬰假?病假?加班時數全報?假日上班薪水加倍?生理假?...等,試試看跟你的主管提看看,保證不是考績領不到就是準備下個月走路...這就是現實,還是要對照看看那些醫學中心的醫護人員夠高級了吧,如果有認識裡面的醫護就知道,甚麼叫做早班08:00~16:00,結果22:00還沒下班,小夜16:00~24:00,結果到03:00還在打病理報告,有加班費嗎?你的朋友一定跟你說,阿是想我被釘在牆上嗎?
綜觀上述,請問政府的數據哪還準得起來?騙騙那些沒在社會上靠自己養活自己過的學生或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公務員和官員比較可能吧
既然數據都不對,那我想你的主旨就更不知道立論點在哪?
建議還是換個主旨吧...


嗯...您的回覆小弟我還真的看不太懂...
所以您覺得台灣年領所得55萬的多還是開店隨便都破幾百的多?
逢甲夜市年收百億
1坪大小而年營業額上千萬元的小販和老闆比比皆是,
「國稅局還派員站崗,按馬錶計算人潮。」
房東的收入肯定也不少,
這些人應該不會出現在統計名單內!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sardine001 wrote:
逢甲夜市年收百億
1坪大小而年營業額上千萬元的小販和老闆比比皆是,
「國稅局還派員站崗,按馬錶計算人潮。」
房東的收入肯定也不少,
這些人應該不會出現在統計名單內!


這個前面已經回過了
台灣有幾個逢甲夜市...

sardine001 wrote:
逢甲夜市年收百億1...(恕刪)

sardine001 wrote:
逢甲夜市年收百億
1坪大小而年營業額上千萬元的小販和老闆比比皆是,


營業額上千萬但真的進入口袋轉為獲利的有多少??
逢甲的攤販數量佔台灣攤販的數量有沒有0.01%??
更不要說那些開開關關的攤位了
就像人家說的,新聞總是報導成功創業的風光故事
但一個成功的故事後面卻有更多無數創業失敗的案例沒人報導
文章的標題討論的是台灣全體,怎麼拿個精華的逢甲夜市來當作大家都是這樣的狀況??
把極端值當常態??
hansel691007 wrote:
如果你相信這些數據,就真的淺了...(恕刪)


數據也還是有其一定的參考價值。
我以前的公司勞健保高薪低報, 但報稅時的年所得卻一毛不少, 連用我們每個月繳的福利金買的尾牙獎品, 抽中都算入我們的所得, 還用市價申報, 但明明市場的買價根本沒那麼高。公司沒那麼笨, 薪資、獎金等人事支出報的少, 等於公司營利增加, 要多繳營所稅, 怎麼可能幫你低報年所得, 沒幫你亂灌年所得就要偷笑了。
這些偷雞摸狗走模糊地帶的事, 身為公務人員的你們知道嗎?

會一直說數據不準的, 大多都是公務人員。
但既然一直說不準, 還舉了那麼多的例子, 那為何沒有任何作為呢?
只要有營利事業登記或攤商証照, 每個月一定有繳營業稅。沒登記還能營業? 不取締或要求改善, 是誰的責任?
其實主計處每年也都有在統計全台固定攤位總數(含夜市、果菜市場等), 不計流動攤販, 總數約30萬上下。只要是固定攤位的攤販每個月都要繳營業稅。國稅局也都有針對網路名店或攤販, 不定時派員站崗, 營業額超過的會要求補稅。

台灣的建地幾乎已經開發到飽和,人只會越來越多,地就那麼一丁點,所生的小孩,不住父母的房子,每人還想再買一間,土地是可以製造出來喔?嘿洗某摳寧噎代誌,長期而言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啦~除非解放軍打過來

A辣愛怕跑 wrote:
台灣的建地幾乎已經開發到飽和,人只會越來越多,地就那麼一丁點,所生的小孩,不住父母的房子,每人還想再買一間,土地是可以製造出來喔?嘿洗某摳寧噎代誌,長期而言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啦~除非解放軍打過來


建地開發飽和...
要不要離開台北到外縣市看看...
一大堆地區路邊能插建築物的地有多少

最密集的市區房價長期還是上漲我倒是認同
But...沒發現過去短短5年投機炒作,可能已經把未來20年的份都漲完了嗎?
比對現在的急凍的市場,
同樣的故事,民國80~90年也發生過唷!

A辣愛怕跑 wrote:
台灣的建地幾乎已經開發到飽和,人只會越來越多,

光第一句就不知道怎麼回應你了?
你是真的不知還故意裝不知?
saya wrote:
只要有營利事業登記或攤商証照, 每個月一定有繳營業稅。沒登記還能營業? 不取締或要求改善, 是誰的責任?


派出所列管的無照定點攤商一個月多少張罰單是說好的, 當然其中環節得不時按答

所以幾年前延三夜市和大龍夜市攤商的一張證照權利轉讓, 動輒以千萬單位計算的也就不足為奇了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