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新版房地產合一稅,非自用住宅稅率蠻高的

kindman wrote:
不能再同意你更多....

前面寫的兩篇文章只是在探討這個制度的概況跟投資人可能有的稅務規劃考量。
因為實在看到前面很多大大的貼文,連制度都不是很了解它在幹嘛就開始在轟。才讓我突然有感而發的寫了那一篇...

至於實施之後房價會漲會跌、或是這個政策背後的動機是啥!!就不是我能力所及的了..
而且每個人看法跟想法本來就不會一樣,即使沒這個法令,一樣有人看多、一樣有人看空...
就算有了這個法令,也一樣會有很多不同的解讀。

所以筆戰這種東西就不是我當初下筆寫那兩篇的用意了。
僅僅是供要對這個法令有興趣想知道細節規定的,
或是稅務上有什麼考量的給一個方向罷了...


這需說明一下,其實有可能是我誤會

因這本來就是基本資訊,當那位樓主大大強調"高人"時,哥以為有什麼陰謀論觀點,結果不是,只是稅務資訊而已

偶還以為那位樓主大大是在推論為什麼政府政策要刻意將房市導向法人,結果不是,只是在闡述可能之一...

故沒什麼高人也沒什麼高深,只是資訊而已,有可能是我自己誤會

樓主您只是在提供稅務資訊,但那位樓主大大確有拿證所稅當對比,推論房地合一會將主力導向法人,然後大量法人在買賣,那我就不懂大量法人在那買賣住宅的樂子在哪了,出租? 富邦買五戶是說為了出租及將來都更...

所以法人都來拚都更及出租就對了? 那三林淡幾萬戶要吃下來也很可怕,還是法人都不碰蛋白,只吃北市蛋黃精華屋? 那戶數又不多....所以到底影響為何?

ryanku wrote:
有高人看出關鍵了,這跟證所稅一樣,把主力全趕出去變外資,還不用繳健保補充稅,

現在房地合一稅就會把有能力的人趕去變法人,然後房地產就變成大量法人在買賣,就像現在的股市只剩外資一樣,其他沒本事變外資或法人的,只能選擇多繳一點或是離場不玩



01 就是要嘴砲

要資訊可以google,當然幫忙整理資訊也是非常有用的,只是旁人引用的目的就可以被討論了
=======================================

之前資訊天母天鑄也是一堆法人在持有,然後哥就要問了,然後呢? 法人持有對房市又有如何變化? 不就是平行線!

tzechiny wrote:
要不要算給你看現在價差有多少??

自住老百姓居住持有時間長, 買賣時價差超過四百萬的機會比投資客還大!!


恭請樓主大大試算一下給小弟看看,就用最新版的房地合一草案就好

今天蘋果有整理出來世界主要國家的房地稅制,

美國德國英國澳洲對於自用住宅出售是"免稅免稅免稅"!

不要說二十趴了,1趴都不合理!

現在台灣人仇富仇過頭了!變得比共產黨還共產黨,

有間小房就直接打成投資客,黑五類,

乾脆所有人的房子都充公,都變成無殼蝸牛最開心!

為了那十趴的投資客去打那九十趴辛苦工作買個家的老百姓,

不偷不搶不炒房還要被課重稅,

哪門子的道理?







Johnny_depp wrote:
第四點 2-10 ...(恕刪)
tzechiny wrote:
今天蘋果有整理出來...(恕刪)
沒辦法! 現在我們沒房的婉君表妹講話最大聲XD

政客再不乖一人一票換掉你
這政府 傻了 急病亂投醫

400萬的免稅門檻 根本是鼓勵老百姓盡量炒房

有賺 才有 稅 沒賺 自己睡!
看了看大概就會多了不少炒家變身成為一人公司
政府想收這些稅....那房價還真只得漲,才收得到吧

jojoyaro wrote:
看了看大概就會多了不少炒家變身成為一人公司
政府想收這些稅....那房價還真只得漲,才收得到吧


想太多

用這當說嘴的謬誤在於,現在也非常多用法人來買屋,超多、超多的

而且收不到多出來的稅,也收的到維持現有的稅

故沒有差別...
tzechiny wrote:
今天蘋果有整理出來世界主要國家的房地稅制,

美國德國英國澳洲對於自用住宅出售是"免稅免稅免稅"!

不要說二十趴了,1趴都不合理!

現在台灣人仇富仇過頭了!變得比共產黨還共產黨,

有間小房就直接打成投資客,黑五類,

乾脆所有人的房子都充公,都變成無殼蝸牛最開心!

為了那十趴的投資客去打那九十趴辛苦工作買個家的老百姓,

不偷不搶不炒房還要被課重稅,

哪門子的道理?


這完全合理

利得課稅符合稅制精神啊

剩下的是 "年期" 及"稅率",那跟邏輯沒什麼關係,只是個人感受問題

其他情緒用語述哥無法用邏輯條理來回應您


蘋果日報 wrote:
新版房地合一稅制,建商反彈聲浪湧現,砲口指向稅率太高及稅制未明2項。

吉美建設總經理林進輝表示,本來建商認為稅制微調,有助於市場,但一下子課稅課這麼重,尤其是2年內移轉,得面臨35~45%的重稅,就連境外人士在台置產也要課最輕35%以上的稅,只會促使資金向海外流失,對房市及經濟面又是一大打擊。

現今台灣房屋自有率約85%,嚴苛的稅制打擊到的是這群人,另外沒有房子的15%,政府要研擬的應是房地相關優惠政策,及如何增加購買能力,而非一味打擊市場。」林進輝說。

也有建商提出,既然已定義為自住客,買賣自有住宅為何不乾脆免稅。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于俊明更援例國際指出,國外對自住客寬容許多,譬如德國處分持有3年以上自用住宅免稅、英國處分自用住宅不超過5000平方公尺(約1512坪)免稅、日本及美國分別有810萬元、1500萬元自用住宅出售獲利免稅額的減免條件

但,甲山林廣告副總經理徐永仁則說,政策還要經過公聽會、立院三讀等程序,一切未知,待拍板定案以後,公司才會有對策。

此外,于俊明也指出稅制內容多有曖昧不清的地方,像是繼承、受贈等非買賣取得的房地,其成本如何認定;個人持有期間所繳的房屋稅、地價稅、融資利息、管理費都不能扣除,全部歸入「獲利」之不合理,且各項「成本」亦未用物價指數調整,都有待釐清。(詹宜軒/台北報導)
世界先進國家都不覺得合理的東西哥您覺得合理,

那我也沒辦法了,

但提醒您忘了列英國和澳洲是完全免稅的, 連投資客長時間持有都能減免,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514/610331/

再比較看看現在台灣的新制對自用住宅的苛稅,

還有一堆嫌稅太低, 400W太高的婉君(現在該叫紅軍了)

希望共產黨執政的時候哥您別來清算我~~




Johnny_depp wrote:
這完全合理利得課稅...(恕刪)
tzechiny wrote:
世界先進國家都不覺得合理的東西哥您覺得合理,

那我也沒辦法了,

希望共產黨執政的時候哥您別來清算我~~


歐 麻煩樓主大大說出您關於"利得課稅" 不合理之處在哪?

自用住宅利得課稅哪一點道理不合理?

利得課稅哪一點不合道理?

當然您要舉其他國家的立法理由來讓大家參考也是非常樂見的

重要的是邏輯道理
--------------------------

以下嘴砲並開放他人插樓討論


我可沒說他國"自住免稅"不合理歐?
我可沒說他國"自住免稅"不合理歐?

我只說台灣國"自住利得課稅"哪裡不合理?
我只說台灣國"自住利得課稅"哪裡不合理?

這兩個是獨立不相干的命題歐

==========================

哥再追加一個好了

您要說 台灣國 "自住利得免稅",我也會說合理啊....
您要說 台灣國 "自住利得免稅",我也會說合理啊....

自住利得免稅,合不合理? 我也認為合理!
自住利得課稅,合不合理? 我也認為合理!


用邏輯理性來討論議題,地球上紛爭真的會少很多....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