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來不易 wrote:
利率不是因行說了算,10A總裁如果調升,銀行能不調嗎?銀行是賺利差的行業。不過利率調不調還要看看葉倫...(恕刪)
gogoegg123 wrote:
匯率跟韓國,利率跟美國。
這個做法不一定最好,但算是最穩定的作法了。
fed利率升了,台灣必定跟著升。
如果房市在跌,利率升了會崩,這樣會不會升利率??
會!!!
如果房市在崩,利率升了會多殺多,這樣會不會升利率?
會!! !
如果房市多殺多,利率升了一堆人會賣鴨蛋,這樣會不會升利率?
會!!!
央行的作為,要去影響很難。
就像魏家請門神去打央行,最後還是敗下來。
...(恕刪)
jimmmy wrote:
很多人搞不懂自住有差...(恕刪)
您的分析很好,有道理!
但我要補充一點~
就算以房子當做資產,多數人也不可能永遠不換房,
而如果家裡有做生意的,有時候也須拿房去抵押貸款,
等到要變現的時候,下面情況自住真的差很大!
下面以現值2000萬的房,如果未來跌價2成為例,考慮將來可能會換間未來等值的房(1600萬),
來看看自住有沒有差
A君(真的沒差):購屋時花不到千萬,全部現金買,漲到了2000後跌了2成。嗯~真的沒差!
B君(可能沒差):購屋時2千萬,全部現金買,跌了2成。實質賠錢了,但換1600萬的房也沒差!
C君(失落):購屋時2千萬,自備款只有5成,跌了2成。本金賠掉4成,換1600萬還是要貸款,而且貸款額度過了那麼多年還是一模一樣(1000萬),感到失落...
D君(痛苦):購屋時2千萬,自備款只有2成,跌了2成。本金全賠掉,換1600萬....沒現金根本買不起了!!!(所以這種人沒辦法賣房,想換也換不了)
E君(憤怒):購屋時2千萬,自備款只有1成,跌了2成。本金全賠掉外還負債200萬,TMD什麼爛政府!!!!(這種人也不會賣房,如果萬一貸款繳不出乾脆不還錢了,搞爛的爛攤子丟給政府法拍)
結論:
以未來換屋考量,絕對差很大!而且背越多,絕對差越大!!!
所以最不希望房價跌的是什麼人,很明白了吧!(我超級期待未來幾年,大量投機者被斷頭的榮景)
fen611 wrote:
嗯,我也是有房的人....(恕刪)
maxkingella wrote:
您的分析很好,有道理...(恕刪)
之前PO文結論是
(((資產以台幣計算的人
沒房時是房價漲跌沒房沒差
有房時是房價漲跌自住有差
資產以M坪自住房子+N元台幣計算的人
沒房時是房價漲跌沒房有差
有房時是房價漲跌自住沒差)))
若針對有房自住房價漲跌沒差來看
可知資產是以M坪自住房子+N元台幣計算的人
來看看最慘的E君在這種資產計算方式下的情況
假設E君有200萬然後購屋(自住30坪2千萬) 自備款1成
則E君資產為30坪房子+(-1800)萬台幣
然後房價跌2成
資產依然是30坪房子+(-1800)萬台幣
在持有房子期間
一開始是200萬=2000萬+(-1800)萬=自住房+(-1800)萬
後來是-200萬=1600萬+(-1800)萬=自住房+(-1800)萬
等號最左邊有差因為資產以台幣計算
等號最右邊沒差因為資產以M坪自住房子+N元台幣計算
再舉個例子
如果1台幣=2.7日幣時
有個台灣人花1000萬台幣買了一間2700萬日幣的房子
同時隔壁有個日本人以2700萬日幣買了一樣的房子
然後房價從2700萬日幣漲到3000萬日幣
但匯率變成1台幣=3.6日幣
結果日本人2700日幣變3000萬日幣很爽
而台灣人1000萬台幣變833萬台幣很慘
我還可以讓他更慘
例如1000萬裡有900萬是跟朋友借的
資產計算方式不同結果也完全不同
其實大多數人習慣資產以台幣計算
但還是能部分以美金、黃金、不動產來搭配台幣計算
如果你有100萬然後買了80萬的車子
資產就是車子+20萬
通常不會再把車子之後的價值換成台幣
如果把房子視為資產必需品
資產依然能以M坪自住房子+N元台幣計算
會覺得房價漲跌有差
其實是把資產又全以台幣計算
當然資產以台幣計算的結果前面已經說過了
有房時是房價漲跌”自住有差”
再PO一次結論
(((少部分的人資產以M坪自住房子+N元台幣計算
沒房時是房價漲跌沒房有差
有房時是房價漲跌”自住沒差”
大部分的人資產全以台幣計算
沒房時是房價漲跌沒房沒差
有房時是房價漲跌”自住有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