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有人知道公設為什麼要買家買單嗎?

yutaiC wrote:
簡單明瞭的計算方式不支持,一直說複雜的公設計算沒問題
讓人不覺得是業代也難

大家好
我是開樓的樓主
也是幾位說我是那個不理性和亂扣帽子的人

再說一次我的論點
我認為公共空間地權應該屬於國家
地上建物成本由所有人買單
而且也支持公共空間

有幾位說我根本不懂
也許我沒有版上幾位前輩那樣專業
如果你知道得很多
別人不懂就懶得說或是認為別人無知
其他人也不知道你有多專業
你貶了人
卻也顯現不出大師或前輩的修養
對於討論環境進步的影響並不大

再說公共空間不由買家買單
如果利益並沒有影響幾位回文者
你們又何必強烈的鞏固呢??
這點怎麼沒人願意出來說明
現行的規定並不是這樣沒錯
但是規定是人訂出來的
規定可以改
大多數的人只是要個合理的生存環境
因為我認為不合理
所以才開了這個主題
並非搧風點火製造紛爭
若有失言之處 請多包涵

Simple Is Not Easy
50坪(30坪實坪+20坪公設)房子想漲200萬來賣時,賣家會說,我一坪才賺4萬.
如果用實坪計價,賣家必須說,我一坪"才"賺6.6萬.
那個比較可以讓買家心動?

那天房市如果真的開始崩盤,想脫手燙手山芋的屋主反而會自動無視有公設的事實,例如:
50坪(30坪實坪+20坪公設)欲降100萬總價脫手,
把公設計入的說法是>我一坪已經降了2萬元,已經賠本在賣了.
不計公設坪數,只算實坪的說法是>實際室內坪數來算,一坪已經降了3.3萬在賣,都快去燒炭了啦!
那一種說法對買家比較有吸引力?

一切都是銷售話術而已.

PPJIA wrote:
老掉牙的問題,不喜歡...(恕刪)



講話好實在唷!!

真的很有道理耶!!

蝦米爸爸 wrote:
問題是公設的價格,和室內可用的實坪,賣一樣的價格時,合理嗎?...(恕刪)

不曉得您對公設的定義是啥
一樣的建商蓋的空間
裝修材料搞不好比室內空間還高檔(壁面全石材的梯廳門廳)
只因為不能當作私用
所以單價就必須比較低
好像不太對吧

公設納入使用坪數中計價只能說是早期台灣人太懶
買個房子要去分
室內空間單價
警衛室單價
樓梯單價
門廳單價
梯廳單價
停車位還要分車位單價及車道單價

覺得這樣計價太麻煩
所以建商才會用統一平均價格來算
久了之後
就變成一種慣例
大家都照著做

問題在於
早期台灣房價還沒有飆漲的時候
這樣混在一起算的總價沒啥感覺
好啦
現在房價飆高了
才會有大家對於公設的計較

問說當初政府為啥沒有制止這種混在一起的計劃方式
因為當初沒有人覺得不妥
況且政府覺得這是一的自由買賣的市場
好像也沒有必要去介入
套一句網路名言
凡事靠政府 後悔一輩子
SHIT HAPPENS!!
milo2314 wrote:
不曉得您對公設的定義是啥
一樣的建商蓋的空間
裝修材料搞不好比室內空間還高檔(壁面全石材的梯廳門廳)
只因為不能當作私用
所以單價就必須比較低
好像不太對吧

第一
公設這東西不需要由我來定義
你會這樣問,我反而想請問你知不知道:容積、免計容積?
以及 [主建物、附屬建物、大公、小公] 和 [容積、免計容積] 之間的關係?

第二
你這個問題,其實#111樓的大大就已經有給答案了
lulalla wrote:
論建築成本,只怕公設還高於主建物,因為主建物多半是空屋,而大廳梯廳這些要裝潢,而且還包含各種機電設備,論造價公設應該比主建物要高一些。不過公設一般來說不會用到容積面積,也就是不含土地成本,這筆在台北市的話會差非常大。

把土地成本加計進去(主建物)時,公設的單價的確是比較低啊!
不然建商幹嘛那麼喜歡用公設來灌水?

milo2314 wrote:
公設納入使用坪數中計價只能說是早期台灣人太懶
買個房子要去分
室內空間單價
警衛室單價
樓梯單價
門廳單價
梯廳單價
停車位還要分車位單價及車道單價

覺得這樣計價太麻煩
所以建商才會用統一平均價格來算
久了之後
就變成一種慣例
大家都照著做

問題在於
早期台灣房價還沒有飆漲的時候
這樣混在一起算的總價沒啥感覺
好啦
現在房價飆高了
才會有大家對於公設的計較

問說當初政府為啥沒有制止這種混在一起的計劃方式
因為當初沒有人覺得不妥
況且政府覺得這是一的自由買賣的市場
好像也沒有必要去介入
套一句網路名言
凡事靠政府 後悔一輩子

如果你不瞭解免計容積,卻能推導出以上這些結論
那就麻煩你先去瞭解以下這篇文章的內容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2284551
最精華的一句話:「平均一坪建築成本10-15萬的免計容積, 賣你50-100萬, 好賺在這裡.」

如果你其實瞭解免計容積,卻故意這麼講,那就是蓄意要誤導網友囉?

採用實坪計價,其實也只是回歸到用容積來計價,可以避免價格被免計容積給稀釋啊!

蝦米爸爸 wrote:
我反而想請問你知不知道:容積、免計容積?...(恕刪)


有人就是這麼好戰愛扣帽子
我的回覆不過是講一下當初和稀泥的計價方式由來
就要背上蓄意要誤導網友的罪名
難怪一堆人都說01只是一個剩下嘴砲的地方

要講別人不懂之前
煩請去看看建築技術規則裡面160條到166條的容積規定
哪些計入面積
哪些計入面積
哪些計入面積
看不懂沒關係
但不要一知半解就到處扣帽子
SHIT HAPPENS!!
milo2314 wrote:

有人就是這麼好戰愛扣帽子
我的回覆不過是講一下當初和稀泥的計價方式由來
就要背上蓄意要誤導網友的罪名
難怪一堆人都說01只是一個剩下嘴砲的地方

要講別人不懂之前
煩請去看看建築技術規則裡面160條到166條的容積規定
哪些應計入面積
哪些可計入面積
哪些得計入面積
看不懂沒關係
但不要一知半解就到處扣帽子

你說的,不就是你自己嗎?
我不過就是反問你一些問題,扣了你什麼帽子?

而且我也沒斷定你一定懂或一定不懂免計容積
我只是假設了兩種狀況:(1)如果你不懂 (2)如果你懂

不如你自己澄清一下:
你到底是瞭解有免計容積這東西?還是不瞭解?
現在你的言下之意是其實你是懂免計容積的
那你避開土地成本不講,只用建築成本來比較公設和室內(主建物)的造價
這難道不是誤導?

至於我懂不懂"建築技術規則裡面160條到166條的容積規定",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不提土地成本,只用建築成本來比較主建物和公設,這就是混淆。
我點出你混淆的點(不管你是無心還是故意的),就叫好戰?
再看一次你當初說的話:
milo2314 wrote:
不曉得您對公設的定義是啥
一樣的建商蓋的空間
裝修材料搞不好比室內空間還高檔(壁面全石材的梯廳門廳)
只因為不能當作私用
所以單價就必須比較低
好像不太對吧

因為"公設"這東西有明確的定義(否則公設比這些數字要怎麼計算?)
那你還來問我說"您對公設的定義是啥",老實說我真的搞不懂你為何有此一問
所以我只能假設兩種狀況:
(1)你以為公設可以任人定義,故我先就自己瞭解的部份提出來,好讓你也有個瞭解的方向
(2)你是知道公設有明確的定義,那你問這個問題是要挖坑給人跳嗎?
如果是(1)的狀況,我也是好意提供你瞭解事情全貌的一個方向,而不是要怪你不懂。
如果是(2)的狀況,那你故意隱瞞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土地成本不提,這不是"誤導"是什麼?

是誰先講了"好像不太對吧"這句話?
若你覺得你有加"好像"兩個字,那我的回文也是有加"如果"兩個字。
我本來也不敢肯定你到底瞭不瞭解免計容積,所以對當時你有沒有蓄意誤導網友也只是問號而已。

那你自己說說看:
若有人其實對這方面很瞭解,但卻避開了很重要的成本不提,這種行為應該怎麼形容?

usmle99 wrote:
有人提出廢掉公設 ...(恕刪)



我全家都投
真的不知道公設要買家買單的原因
fifiluluking wrote:
真的不知道公設要買家...(恕刪)



並沒有人拿槍抵你的頭強迫你買單啊!你可以不買,別人會買!

跟法拉利貴的這麼不合理,還是有人會買單一樣...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