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太好笑了!

房市的福份各人不同

我老媽40年前買基隆路一間公寓, 29萬
30年前買敦化南路公寓, 100萬

現在都可以乘50或20

我己工作20年, 除了現有小窩是父母贊助一半外
不買房及股票, 錢也正好花光光

雖然心中有點遺憾, 但~~~~知足

我小時候爸媽為了買房子, 我們生活犧牲很大
因為郭X容的政策, 我家也賠了一堆現金

錢~~~正好就夠 需要再存 房價,用的到是價 用不到是禍

我公司的小朋友我都勸買一間500萬的, 慢慢付, 慢慢搬, 以前叫他們買新店, 現在叫他們買土城或樹林

反正日後我們都是一罐子的空間就夠了

林口胖胖 wrote:
樓主離開天龍國會有更...(恕刪)


據說黎智英出手都是一棟...不是兩戶耶...

sevo wrote:
我比老爸會賺錢,更是辛辛苦苦工作了二十年,

卻買不起台北市一棟像樣的新房子...(恕刪)


很明顯,你被數字迷惑,也被通膨迷惑了!

你絕對沒有比你老爸還會賺錢!

你可曾想過,你老爸年輕時,菠蘿麵包一個才多少錢?現在又是多少錢?

40年間大概漲了10倍吧?

所以你的收入應該要除以10,再來跟你老爸年輕時的收入做比較!

否則,難道你要說菠蘿麵包也被炒作嗎?菠蘿麵包漲翻天,也是投資客的傑作?

凡事都推給投資客、政府,對你自己沒有幫助的!

很多收入比較你的人,只是10多年前先在新北市買房子,現在都已經搬入台北市市中心40坪的房子!!

你呢?

你可以繼續罵,但你還是照樣買不起!
你往好處想一想
我雖然買了北市的房
但我往後工作的20年
好的車子 名牌的奢侈品
我都買不起

但您都可以擁有
買房子買股票
時機很重要
我家現住的房子(在高雄)地坪36平,是2007年買的,當時買700W
鄰居說建設公司本來開價近800W賣不出去
後來降價才被我們剛好買去

最近附近蓋新屋出售,開價1700W

我家隔壁有一塊空地,地主自建地坪約38平
這幾天灌漿做筏式基礎,他說預計建造費用約 600W

有人說這波房價上漲,建材人工費用上升也是主因

Rita@TPE wrote:
理論上有20年工作經驗的人,現在至少都在40歲上下了吧.
房價飆高是這幾年的事,如果是以前就買房,其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我家7年前買大安區國宅也才800多萬,扣掉頭期款,一個月貸款3萬多,以雙薪家庭來講絕對ok.

jart wrote:
一個月可以存200-...(恕刪)


你要回文前也先看清楚吧

一年約可存下200-250萬, 不是一個月可以存200-250萬


我一點都感覺不到樓主有炫燿的意思...
反而是在替版上許多收入不如他的人發聲(都說他房子已經有了不需要再買了)
不知為何大家炮火如此猛烈?

很多人都說"自住没差" -> 鼓勵人家就算很貴還是可以買房
我倒覺得自住才是最需要審慎考量的

如果把房子當作跟股票一樣的投資商品
不管它多貴, 只要看漲就可以買
(就好像HTC 1000元雖然很貴, 可是看漲到1600元就可以買)

可是如果是自住
就算漲起來也不見得敢賣了去租屋
買下去可是20年甚至更久都要省吃儉用
到時想賣都還不見得回本...

所以這年頭真正要自住買房的人才會叫苦連天
投資客反而没差, 只不過貴一點的話風險就高一點而已...
如果是這樣,高雄的豪宅偷工減料嗎?
當然是假的...
hondon12521 wrote:
有人說這波房價上漲,建材人工費用上升也是主因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或人生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大家意見真多

年儲蓄200萬元,卻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其實並不少見

幾年前彭淮南也說過他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啊,雖然他以央行總裁的身分說這番話可能另有用意,但確實反映出高收入領薪階級在北市購房不易的事實
工作近20年,還是沒買跑車。
工作近20年,還是沒把辣妹。
工作近20年,還是沒有小三。

人生有太多"還是沒有..."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