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第一次開版~其實沒買房子的年輕大大 這輩子也不用太執著買在台北 請把錢用去追求下一站幸福

w1114816 wrote:
很多人都說年輕人不努力,只想混只想摸魚

我承認這是事實(因為我自己有時也會混)

但是公司企業有沒有提供一定水準的薪水?...(恕刪)


不是說年輕人不努力,而是算你出生的時機不對,算你倒楣,剛好遇上全球化的浪潮

在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下,你的才能比得上遠上大陸、印度等新興國家的年輕人嗎?

有人肯付你一倍薪水,你該感到滿意了!

而且,年輕人是什麼都不會,還要付薪水請你來學習,學會了還不一定留下來


你憑什麼要求相對高的薪水?

在大陸,頂尖大學的畢業生起薪常常不到1萬台幣,你比他優秀的地方在哪?

在社會上打滾十年,並取得一定領先的人,其一身本領是在印度、大路找不到的,老闆只好乖乖付出相對高的薪水!

全球化就是這樣!你的條件是被放在全球的角度被檢視!

很多老闆是因為對台灣這個地方有感情,不願意把整個公司都移到大陸去,而且老實說很排斥用大陸人,所以寧可犧牲一點利潤在台灣找員工!

總之,你該想的是,你有什麼本事是要求薪水更低的大陸人、印度人不會的,然後你再來要求更高的待遇!
有一家公司成立的時候, 創辦人是賣了房子創辦這家公司, 認為既然要創業, 而且為了保留核心團隊, 應該讓所有的主要團隊成員都參與, 他準備拿30%的股份讓員工可以用融資的方式認股(只有6個員工), 大部分的人都加入了, 就是有一個員工可能有個人考量沒有加入, 後來這個公司開始賺錢, 也意味著幾個原始股東都享受了分紅, 但是就是有一個員工開始覺得公司對不起他, 這是因為對比於其他有股份的員工的感受, 他覺得他應該在薪資或者年終獎金這邊可以多一點的平衡, 但是站在老闆的立場, 其他的5個員工除了有認股以外, 也是對公司付出相同的努力, 在對員工的薪資福利考量上, 他不能厚此薄彼, 但是這個員工心態還是無法平衡, 最後離開了這家公司 (故事很長, 其實最後的結果是洩憤偷偷開走老闆的保時捷被抓後去吃牢飯)

相同的情況就發生在幾天前, 加拿大亞伯達省紅鹿學院(Red Deer College)一群講師們多年來有合購樂透彩券的習慣。但因中獎率低,其中一名教師1年前退出, 後來因此和上億的獎金擦身而過, 當這個叫做強敦斯的講師, 在得知同事集資中獎後, 向中獎同事們提出個人建議,他說,如果每個人都把10萬元的彩金捐給他,他就能立刻退休,只是這項提議馬上遭到默不作聲的同事們打回票。



人生有很多不平, 老闆幾千幾百萬的進帳, 你的薪資福利讓你不平, 4,5,6年級生的老屁股把著茅坑也會讓你不平, 那些幾千萬台北市的房子, 買不起的感覺也會讓你不平, 不平不是壞事, 但是僅是不平不會改變你的狀況, 請把不平化成你的助力, 讓你去思考怎樣成為一個不可取代的人, 追求你的未來幸福



HeyiLMARE wrote:
我上網找了一篇去年的統計(暫且相信這資料是漫接近事實的)
"根據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統計,目前世界各國房價所得比從3~10倍都有,美國、加拿大等先進國家,平均房價所得比僅為2.9倍、3.7倍,亞洲國家則偏高,日本、韓國則各為7.4倍、4.6倍,台灣房價所得比則為7.9倍。進一步分析全球主要城市,北市房價所得比則高達13倍,台北市副市長林建元坦承,台北市購屋壓力確實高於日本首都圈、韓國首爾、美國紐約等一線城市。"


這是去年的資料
今年更離譜了

和大部分的國際大城市相較,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和房價租金比高的嚇人,空屋率也明顯偏高
結論: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大家一定要努力充實自己,爆肝工作來供養貪婪的房蟲、建商和投機客。如果房價不幸開始炒到北部外圍,甚至炒到中南部,請儘早進入澎湖蘭嶼金門馬祖的房市布局。
虎大這篇無關房市的文章很殘酷, 但無可否認的, 他這次說的是事實, 只有當你無法被取代, 你才是真正擁有可以談判的籌碼


yunyunhome wrote:
不是說年輕人不努力,...(恕刪)
Nelson5 wrote:
但是僅是不平不會改變你的狀況, 請把不平化成你的助力, 讓你去思考怎樣成為一個不可取代的人, 追求你的未來幸福


大大說的是

會來這裡關心房價問題的人,大都懂得這個道理
相信很多人是一邊抱怨,一邊正在努力往上爬
這兩者是不衝突的 :)

Nelson5 wrote:
虎大這篇無關房市的文...(恕刪)


其實上一代某些程度還是比這代強

上一代遇到這種情形早跳出來搞運動了!
http://www.flickriver.com/photos/pottokao/popular-interesting/

HeyiLMARE wrote:
進一步分析全球主要城市,北市房價所得比則高達13倍,台北市副市長林建元坦承,台北市購屋壓力確實高於日本首都圈、韓國首爾、美國紐約等一線城市。"
...(恕刪)


你可曾想過這些一線城市的範圍有多大?

若城市範圍不夠大,往外面劃一塊就變成首爾、紐約了!

台北市個盆地,請問如何往外面劃呢?

就算把台北縣的八里、金山、淡水新市鎮都劃入台北市,還是會受限於交通,通勤時間,導致城市人口無法住到八里、金山、淡水

簡單講,台北天生的地理條件,註定讓台北市人口密度高居不下!

在這種超高的人口密度下,就連台北市有錢人都必須住在"公寓大廈"裡面

但你可曾想過日本首都圈、韓國首爾、美國紐約等一線城市的有錢人都是住在獨棟獨院的HOUSE裡?

在國外很常見的HOUSE,在台灣變成超級豪宅...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

認命吧!

誰叫你出生在台灣,又非得來台北工作!
yunyunhome wrote:
不是說年輕人不努力,...(恕刪)


先註記一下
才不會找不到

al pacino wrote:
昨日與achitsa...

(我的一位長輩是中華電信高層的太太 IPHONE4S多少朋友跟她預約阿 不用排隊 這就是互惠 累積人脈是點滴這樣累積 之後有次上市公司董事長在家宴不經意透露我們一個長線利多 放半年以上讓她賺了1500萬)
(恕刪)


台灣的股市不能玩,尤其資本不高的小公司~
N年前我有學弟去唸台大財經所
出來在自營商
以前幫他一些忙
發現他有未知未來的能力
好可怕
報紙上報出的弊端的一些事他都料中
現在很久不見
不知這種神力消失了沒~

我的大學同學民國80年進UMC
有人後來進TSMC,.....
一些人很早就退休了
人各有志
有人想要穩定的工作,有賺大錢
自己有自己的選擇

若是當年分紅配股的錢當年再投入北市或竹市房地產
應更賺~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看到這篇文章

十分有感覺

就把全部的回應給看完

雖然後半段樓歪了

但前面已經提出了很多重點


我想到了十年前熱賣的一本書"窮爸爸富爸爸"

我想這本書幾乎對理財有興趣的都人手一本吧

但套句政治用語"一本好書 各自解釋"

金融業拿著它叫你買基金買債券買保險

傳銷業拿著它叫你不要用時間換金錢

而我朋友只跟我講了一句話

他說那本書跟他講 只要不會為你營利的東西都是負債

房子是負債 車子是負債 名錶是負債 ......

他今年43歲 已經退休5年了

我問他說怎麼成功

他把他的故事從頭到尾講了數十次

國中畢業就被踼出南投山上的家門

自己到台中市 自力更生

他白天一份工作 晚上去高職混文憑 半夜如果可以再兼一份工

有時還要翻衣櫃裡的舊衣服看看有沒有落下的零金去市場吃碗麵

他做過運貨司機 電焊技工 風管技工 工地管理員 飯店服務生等等...

25歲結婚算是他人生第一個轉折

太太娘家是台中某知名餐廳

給他的薪水算高 連同太太的一個月大約十萬元

再加上當初的嫁妝100萬

他說他那時候不懂事

以為出門開的是名車 穿的是名牌 戴的是名錶

就是成功

在丈母娘家工作到第六年時

朋友送給了他"窮爸爸富爸爸"

他看完書後 自己悟出了一套 自己的理論

他開始"玩房地產"

以他多年的租屋經驗

他說了一句 就算當年股市萬點掉了下來 房租也沒有掉多少

現在他有50間套房出租

他38歲時退休了 太太也在38歲時退休了

出門騎著94年出廠的愛將150 穿著十年前買的衣服

家裡沒裝第四台 手機還是NOKIA寶劍機

家中的露台買了二個大水桶 蓄雨水來澆花和沖馬桶

然後跟我講 出租套房是他現在最懂的事

當他套房租出去時 就算他在睡覺 在跟我喝酒 套房都在幫他賺錢

而他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他不用打卡 不用加班 不用擔心公司會倒

他很幸運 遇到機會 也有能力掌握

所以他跳了出來 財務自由了

而我呢? 現在的年輕人 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死薪水 過多的慾望 還有像他這樣的老狐狸檔在前面

他只給我了幾個建議

想做什麼就要快一點 時間 機會永遠不等人

學校只是訓練員工給工廠用的 不會教你成功

老闆只需要對股東負責 不需要對員工負責


他講的很粗略 但涵義很深

他講的很偏頗 但現實如此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