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克瓦 wrote:
你不懂啦!
一個城市一旦輸了房價、輸了財源、輸了人口、輸了公司行號。
後代子子孫孫都要外漂到他人的地盤做奴隸….
不然全台那麼多高雄奴隸,哪來的?
這是城市保衛戰,僅次於國戰而已⋯⋯
人口絕對不能外流,
人口外流是市長失職⋯⋯
那台中慘輸台北了,台中的稅收六都倒數第二名,連勞保人口都被台北輾壓。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城市的建設也一樣,基礎建設就是要依賴稅收。
所以一個台北市的稅收,就打趴【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四座城市的總和。
簡單講:台北市可以把捷運蓋好蓋滿,但是窮縣市能維持基本運作就要偷笑了。
也不用子子孫孫都要做奴隸醬悲觀,打不贏就加入,漂來台北置產插旗就好嚕!
可以光明正大的當一等國民,為什麼要委屈自己當二等或三等國民哩?!

結論:鄉下有鄉下的樣子!明白?!

↓



達克瓦 wrote:
全世界都一樣,老房爛...(恕刪)
你說引進東南亞窮人很重要,現在就有印傭外籍看護了阿,我家那位早期要先受訓才能過來
都快10年了,到現在還維持受訓時教她的禮儀,不太敢跟我們同桌吃飯
一開始來只敢睡地板,後來給她一間房間,包吃包住,手機衣服都撿我們的用
生活用品也都用我們的,然後買預付電話卡重來不打,只連家裡WIFI
她每個月薪水都紮紮實實存下來,每個禮拜假日還跑去幫忙鄰居 賺一些外快
那是政府有限制他們不能買房,不然幾年前她錢就夠買了
她買了一樣租人,自己又住不到,在這邊都住免錢的,那她不是跟你一樣買了房子再租人
我們的仲介就是印尼外配,房子都買2間了,還買一台國產車,她的女兒剛上高中超可愛超有禮貌
要2023了,還在用這種優越感在區分
你說人家東南亞窮人,人家為了賺錢可以做到這樣,真的鬆綁開放 誰窮還不一定欸
政府就是怕優越感爆棚的台灣人被外籍默默幹掉,然後都還不知道,所以目前都有條件開放阿
東南亞人來台灣工作 條件就是被壓制,人家一直在讓你 你還不知道?
北競王‧競日孤鳴 wrote:
你說引進東南亞窮人很...(恕刪)
已經陳述很多遍了,
富有跟貧窮只是個「相對詞」,
如果覺得自己貧窮,就往貧窮的地區移動自然會感覺較富裕了,若覺得自己很富裕,則持續製造窮人以維持自身富裕的優勢。
而我只是用「客觀角度說明公寓的缺點,以及它之所以低價的原因,以及居住者的組成結構」,是你自卑心態作祟,如登卡普說的「窮人聽到別人在說窮人,就抓狂自己對號入座」,很多窮鬼來這邊就發了瘋亂吠,人家只是在正常討論,也沒針對特定人,這些人無端就會失控,一直誤認為別人在說他……
同樣的道理,你可以適用在安卓的手機很爛,有錢人都用iphone ,Toyota的車很爛,有錢人都開歐洲車,商品確實有不同的品質適用不同經濟條件的族群,你非要自尊心作祟,我沒辦法……..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達克瓦 wrote:
已經陳述很多遍了,
富有跟貧窮只是個「相對詞」,
如果覺得自己貧窮,就往貧窮的地區移動自然會感覺較富裕了,若覺得自己很富裕,則持續製造窮人以維持自身富裕的優勢。
而我只是用「客觀角度說明公寓的缺點,以及它之所以低價的原因,以及居住者的組成結構」,是你自卑心態作祟,如登卡普說的「窮人聽到別人在說窮人,就抓狂自己對號入座」,很多窮鬼來這邊就發了瘋亂吠,人家只是在正常討論,也沒針對特定人,這些人無端就會失控,一直誤認為別人在說他……
同樣的道理,你可以適用在安卓的手機很爛,有錢人都用iphone ,Toyota的車很爛,有錢人都開歐洲車,商品確實有不同的品質適用不同經濟條件的族群,你非要自尊心作祟,我沒辦法……..
他發作好幾天了.....很像是政治崇拜的那麼上身,很深
不管講什麼他都會用自己的道理再反對一下
是因為屋齡高
前面的大大都在比較 40年的公寓跟新古大樓
要比也是40年公寓和40年大樓才有意義吧
如果現在有全新公寓,還能便宜嗎?
如果一二十年後 ,老舊大樓到了3~40年以上屋齡,又欠缺管理如城中城。
土地持份又小,產權更複雜,才是燙手山竽吧。
如果以置產保值,"好地段"的老公寓還是有其土地價值
因為房屋價值早已折舊,買的是土地價值
--------------------------------------------------------------
2005年成家 時,買新莊 屋齡22年 40坪公寓,地坪9坪多
500+35(浴室廚房管線門窗)翻修,主+陽 實際39坪,
2大兩小住得舒適,家裡滿滿都是小朋友學習的圖書教具,2個都通過資優鑑定。
還有一間被老婆唸十年的收藏品儲藏室
要買到同樣室內坪數的大樓 要買到60坪以上 當時 900~1000
2018 鄰居溢價要買起家厝(30米幹道第二排,有都更價值) 將近1500萬出脫。(如果今年的話要1800以上我才會讓)
食髓知味,再直接升級找到好物件,接手32米幹道第一排的公寓收租等都更(差不多是買地送屋的概念)
-----------------------------------------------------------------------
當初因為舊公寓沒有漂亮的門廳,老婆當然不同意,差點婚都結不成。
當時我說以後會感謝現在明智的決定,經過分析,老婆委曲求全,。
如果當初買5年內大樓 頂多增值2倍多,中間開銷又大,甚至房貸還沒繳完
------------------------------------------------------------------------------------
因為當初務實選擇以公寓翻新成家,自己學習發包監工,也累積了後來翻修老屋收租的經驗。
六年前換屋 ,是有能力住進副都心中坪數4房,也下紅單了,想想還是務實點,選擇一路之隔的中古大樓。
現在才有辦法透過不動產累積5筆每月共6位數的租金收入。
幾天前,我問老婆,會後悔當初公寓成家的委曲求全?
如果能回到當初,會改變決定選擇有氣派門廳的大樓嗎?
老婆笑笑說,不後悔不改變(因為租金是他在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