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國人買不起房 蔡英文:政府一定為人民解決住的問題

登卡普 wrote:
一個年輕人要照顧1~...(恕刪)

我真的越來越覺得你講的很對

以國家的立場來說

真的清退低端 人人有責
登卡普

正確無誤!這個世界就是有太多窮人,如果窮人能全部消失,社會自然也就變乾淨。[100分]

2022-04-16 18:26
月幻星空 wrote:
台灣最大的問題 是房價所得比過高的問題
新加坡只有4.7不到5 而台灣卻高於20 換句話說
台灣一般受薪階級 要20年以上才買得起房
而新加坡只要5年 這是本身國家的問題

什麼叫做【房價所得比】?是窮人的所得比?還是富人的所得比?

房價所得比沒啥意義,窮人不吃不喝一輩子也買不起,富人直接現金買豪宅

既然喜歡低所得比,為什麼不去住屏東、基隆、嘉義?有人逼你一定要買高所

得比的地區?還是便宜的地區不能住人?為什麼喜歡被壓榨?

新加坡是最昂貴的城市,台北則是最實惠的亞太城市。新加坡便宜怎不移民?

新加坡只有4.7不到5 而台灣卻高於20 ← 是你自己在幻想的吧?




登卡普 wrote:
什麼叫做【房價所得比】?是窮人的所得比?還是富人的所得比?
房價所得比沒啥意義,窮人不吃不喝一輩子也買不起,富人直接現金買豪宅。

既然喜歡低所得比,為什麼不去住屏東、基隆、嘉義?有人逼你一定要買高所
得比的地區?還是便宜的地區不能住人?為什麼喜歡被壓榨?

新加坡是最昂貴的城市,台北則是最實惠的亞太城市。新加坡便宜怎不移民?
PS:新加坡只有4.7不到5 而台灣卻高於20 ← 你自己幻想的吧?


噗 有在看小弟文章的 就知道小弟習慣引用 並不會直接杜撰
你引用的是2017的唷 差距了5年唷
而這5年房價飆升了不少 所以超過20了
另外 台灣跟大陸還是虛坪制 若換算實坪制來計算 差距只會更高

根據全球國際權威資料庫《NUMBEO》的資料顯示,他們統計111個國家地區的「房價收入比」
而台灣卻高於20
台灣「房價所得比」高過南韓!排名曝光全哭了:根本煉獄
買房難!台灣置產「辛苦程度」全球前20 只贏這些國家

而新加坡還有一般房屋跟公共組屋的分別
土地小、人口密度高,新加坡為何能讓30歲年輕人買得到房?
根據統計,台灣人要不吃不喝近16年,才能在台北市買得起一戶房子。但新加坡薪資水準高於台灣,房價卻相對較低,根據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公布的2021年國際房價負擔能力報告,新加坡房價收入比為4.7,相較於台灣房價可謂「得天獨厚」。
為何80%的新加坡人住在公共組屋?
實際上99年租賃權 夠住一輩子了(99年後房屋也該重建了)
而大陸土地一律國有 也是租賃

新加坡公共組屋蓋的大樓水準並不差(普羅大眾等級)
不想住公共組屋 有錢人另外花錢買的住宅 當然價位就比較高囉

而且維基也有房價所得比相關數據 查詢一下不困難的
維基百科-各國房價收入比列表
李光耀:新加坡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打壓了房地產


登卡普

為什麼跳過少子化、人口老化那一篇?詞窮沒辦法回了嗎?[不知]

2022-04-16 23:47
月幻星空 wrote:
噗 有在看小弟文章的 就知道小弟習慣引用 並不會直接杜撰
你引用的是2017的唷 差距了5年

差距5年又怎樣?這5年的薪水有增加嗎?沒增加的話所得比還不是一樣?

買房難!台灣置產「辛苦程度」全球前20 只贏這些國家

為何80%的新加坡人住在公共組屋
實際上99年租賃權 夠住一輩子了(99年後房屋也該重建了)
而大陸土地一律國有 也是租賃

買房難是什麼意思?所以你貼【公共組屋,也是租賃】在自打臉嗎?

買不起就別買了,用租的就好,早就說過了要按照食、衣、住、行的優先順序!

第一要先吃大餐,第二買潮牌衣服穿,第三才是房子,因為餓死會比窮死快,很多人窮一輩

子也不會死,但是餓個幾天大概就頭昏眼花不行了,所以吃大餐肯定要排第一,而且沒有房

子走在路上又沒人知道,但是沒穿衣服你敢走在路上嗎?因此買潮牌衣服穿要排第二。一直

以來訴求的就是居住正義,從來也沒人說是買房正義,買不起就是用租的,社會住

宅也是只租不賣,憲法有規定人人都要買得起房嗎?

笑翻了!「月底吃土族」上看401萬人,魯蛇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了,還想買房?



登卡普 wrote:
差距5年又怎樣?這5年的薪水有增加嗎?沒增加的話所得比還不是一樣?


這5年 薪資中位數沒啥增加 倒是房價增加了3~5成吧
中南部尤其有感

我猜多數人早已有房 可憐的只是下一代年輕人而已
畢竟自有住宅率84.7% 現在買房的多數是為了投資獲利
為避免又講成杜撰 先幫你附上相關連結
去年住宅自有率84.7% 有土斯有財觀念難撼動

呼應標題 你覺得政府真有打算解決住的問題嗎?
就目前看是沒有的
照目前高房價趨勢 設法讓少子化辦公室加速發威(將50年內目標拉到20年內完成)
直接降到新生兒數5萬以下 應該就能直接解決未來住的問題

在新生兒數5萬以下 房價還能維持高檔 完全不反轉的話
就真的很厲害了 但到時房仲可能會辛苦些(20~30年後的事了)

而在以後新生兒數 不到5萬人的情況下 再慢慢減少
或許也是種另類清零吧?
d937519

新生兒跟買房道底有什麼關係?租房就生不出來嗎?美國人很多都是租房呀!重點是收入,投資房子也是提高收入的一種,不投資想靠本薪富有,就算你在聯發科公作,賺得也被通膨吃掉

2022-04-17 1:18
月幻星空 wrote:
這5年 薪資中位數沒啥增加 倒是房價增加了3~5成
中南部尤其有感

我猜多數人早已有房 可憐的只是下一代年輕人而已

房價增加3~5成是怎樣?憲法有規定人人都要買得起房?

房子也可以自地自建呀!房子自地自建後,建商 & 炒房客能奈你何?

你這麼會比價,還拿國外在比較,當然是自地自建嚕!幹嘛被加價壓榨?!

簡單講:政府沒有義務讓人民都買房,買不起就用租的,是居住正義,不是買房正義
d937519

買不起就用租的,不是天經地義!買不起跑車,不是很多人都用租的嗎?也沒聽說每個人都要有一台呀

2022-04-17 1:12
月幻星空 wrote:
這5年 薪資中位數沒啥增加 倒是房價增加了3~5成吧
中南部尤其有感

我猜多數人早已有房 可憐的只是下一代年輕人而已
畢竟自有住宅率84.7% 現在買房的多數是為了投資獲利
為避免又講成杜撰 先幫你附上相關連結
去年住宅自有率84.7% 有土斯有財觀念難撼動

呼應標題 你覺得政府真有打算解決住的問題嗎?
就目前看是沒有的
照目前高房價趨勢 設法讓少子化辦公室加速發威(將50年內目標拉到20年內完成)
直接降到新生兒數5萬以下 應該就能直接解決未來住的問題

在新生兒數5萬以下 房價還能維持高檔 完全不反轉的話
就真的很厲害了 但到時房仲可能會辛苦些(20~30年後的事了)

而在以後新生兒數 不到5萬人的情況下 再慢慢減少
或許也是種另類清零吧?


呼應你吧 那你覺得年輕人真有打算解決住的問題嗎?

生活往往是

當我們擁有它的時候

並沒有充分的了解他的重要性

會輕易的去揮霍

而當我們能夠了解到重要性的時候

往往我們已經來不及擁有它了

錢就是一個很現實的情況(還有時間.健康.很多很多)



在我父母那代

房價相對便宜我不否認

旦收入也是相對低

貸款又很困難

所以大多數人很省(我父母那輩不省的..一樣買不起房..)

生活娛樂開銷大多都很少

錢都存下來支付小朋友的成長和房價去了

不信去問你父母

年輕能去什麼百貨公司啊..KTV啊..四處吃大餐啊..或是生活揮霍..有幾個

不是沒有..旦比例上有多少??

換成現在的年輕人吧..比例上有多少??

去問問你父母...在看看你身旁...



那當年輕人在年輕時..四處的揮霍他手中的金錢

特別是到了中年還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虛度著人生的那一群

收入著3-5萬..存款能有幾十萬就上天保佑..

突然間..一句我想買房...

還要選在最熱鬧的市中心...

眼中永遠是那幾千萬的房子

真的有符合他們收入的區域

總有著千百的理由去批判房子

所以

現實是

這社會就該欠他們一間房嗎??

浪子回頭金不換

所以他們想回頭了

這社會就要幫他們弄間他們能負擔而又滿意的房子才合理??




我一直認為人應該先求有..再求好

不管在工作..車子..房子..對大多數的問題上應該都是這樣

人很難一步登天的

我前面也問過你..你不敢回..

就是你的房屋理論如果成立..

那超跑呢??年輕人今天要的是超跑..

這論點是不是也可以推給政府負責..

因為都是政府無能..他們才買不起超跑??

畢竟他們給你來個國產車那是人開的嗎??那鋁罐車被撞就GG了..

你真的就會認同他們嗎??

如果不會..那為什麼房子就變成會呢??

還是先求有..再求好的時代早就已經不存在了

時下年輕人在追求那一步登天的可能性

不然除了台北市外..那個縣市找不到相對便宜的房子

像新北還有200萬以下的房子(金山.石門..不用吵..那邊生活便利性差..旦便宜是事實..也是現實)

你有能力..你想住大安區..歡迎你去住你的大安區

問題是

你沒能力..你連住石門.金山都會被人趕吧=-=




也許很多人都在叫...年輕人也很努力了啊

問題的現實是..你們的努力追不上這時代的變化了

高不成..低不就

拒絕學習.成長

任何工作都作不長久

不然就是做事只圖安逸.不思進取

三分鐘熱度

生活沒有目標

怨天尤人

逃避現實

一味的怪罪別人有你沒有的東西

旦確會笑別人沒有你擁有的物品

嘴巴上永遠在吹噓自己是時代的先知.無所不能

旦行動上確永遠慢人家幾個世代.一事無成




最後..少子化在我眼中跟本不是個問題

房價會有趺的一天..旦那天也是因為景氣的變化

而不是單純的因為人口數的高低

畢竟人都在往市中心走..所以要改變市中心的房價很難

而且如果真的少子化會影響房價



為什麼年輕人要急著現在買

等房價崩的那天在進場當收割者就好了不是嗎??

那麼急著進場當韭菜作什麼?

錢太多嗎??

問題又不是錢太多??

因為他們跟本沒錢

所以是抖M體質嗎?
登卡普 wrote:
為什麼跳過少子化、人口老化那一篇?詞窮沒辦法回了嗎?(恕刪)


噗 所以很多人定義的居住正義不一樣
有人認為居住正義一定要買房

但通常是能夠住99年的 夠住一輩子 對很多人就算是買房了
而且房屋99年後 也早就該重建了
新加坡住宅自有率高達9成,背後功臣就是力行數十年的「住者有其屋」政策。 | ETtoday新聞雲

還有 如果是想要向人請教問題
請求的態度不該是如此吧

沒有人一定有必要回答你的問題
不過既然你很熱切的要知道
我也順便回答一下

維基百科-人口高齡化
人口高齡化又稱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齡化、高齡化社會,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預期壽命延長導致年齡中位數增加的現象。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人口長壽,高齡人群變多;但開發中國家目前也出現類似現象。除了聯合國確認的18個「人口異常」國家外,全世界普遍出現這一現象。[1]現在,高齡人口為人類歷史之最。[2]聯合國預期二十一世紀人口高齡化比率會超過上一世紀。[2]自1950年來,年過60歲的人數增加三倍,達2000年的6億,在2006年超過7億。預期到2050年,高齡人口會達21億。[3][4]各國在高齡化程度和速度上不一,聯合國預期高齡化較晚的人群會措手不及

一般來說,社會高齡化率(人口老化)按照65歲老年人占人口比率計算[16]:
高齡化社會:7 - 14%
高齡社會:14 - 20%
超高齡社會:20%以上

因此 新生兒數的出生率降低(少子化) 總人口數也降低
就會反向讓人口老化的比率提高 老化情形加劇
這2者是正相關 到時扶老比也會上升
台灣「扶老比」創新高 政府要拉一把「躺平族」!

我只是回應標題 官方說要解決住的問題
除了方案一 選擇打壓高房價 讓他恢復正常的房價所得比外

也可以方案二 直接讓新生兒數降5萬以下 甚至走向人口清零
供過於求就可以了 台灣土地應該就夠住了

至於要選擇何種方式 那是執政者的決定
20年內就可見分曉
只是好奇當新生兒數5萬以下時
(以去年15萬 出生率1.07的比率來推 幾十年就會見到了)

再20年左右就有機會看到5萬以下囉
到時房市跟仲介真的還能這麼好賺嗎?
臺灣人口邁入生不如死第二年 美國3月開始升息 房市短多長空 進入房市末升段
風險已升高 有時改投資別的標的比較好 自行衡量拉
當然自住需求可買 投資的話 地點風險自行評估 風險自負拉

我認識的仲介朋友 說還是以前南部一戶700萬左右比較好賣 因為是賺傭金
現在只有靠投資客 景氣好時會狂買(這批真的賺了不少)
但未來等無利可圖時 連投資客都不買時 才擔心
寧願業績穩定成長 細水長流就好

也就是你講得所謂清除低端人口 但富人看到都沒人 也會跑去國外移民
找有良好醫療環境的地方
登卡普

都會區定義的居住正義也不一樣,就是要價格驅離把窮人送回老家吃自己,因為窮人全擠來台北會讓首都變成貧民窟,還富人看到都沒人哩?是看到王哥柳哥全擠來台北才會嚇死吧?[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2-04-17 20:01
月幻星空 wrote:
還有 如果是想要向人請教問題
請求的態度不該是如此吧

沒有人一定有必要回答你的問題
不過既然你很熱切的要知道
我也順便回答一下

維基百科-人口高齡化

搞清楚好嗎?我是在糾正你的錯誤,不是在向你請教問題

所以你這是在【避重就輕,雞同鴨講】哩?拿維基百科湊數再丟個20年左右

我糾正你的是【人口密度】這件事,每平方公里台灣高達647人!懂嗎?!

七大工業國是地廣人稀,台灣是人口稠密,再增加人口是想要人吃人哩?!











月幻星空 wrote:
至於要選擇何種方式 那是執政者的決定
20年內就可見分曉
只是好奇當新生兒數5萬以下時
(以去年15萬 出生率1.07的比率來推 幾十年就會見到了)

再20年左右就有機會看到5萬以下囉
到時房市跟仲介真的還能這麼好賺嗎?
臺灣人口邁入生不如死第二年 美國3月開始升息 房市短多長空 進入房市末升段
風險已升高 有時改投資別的標的比較好 自行衡量拉
當然自住需求可買 投資的話 地點風險自行評估 風險自負拉

就你這句【再20年左右】簡單的回答你!看清楚是50年退回起跑點。

根據國發會的推估,目前是台灣人口最多的時期,所以要把握時機還有30 ~ 40年

可以壓榨,在這30 ~ 40年內大撈一筆,就可以富貴好幾代嚕!

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花多少時間增加就需要同樣時間減少。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