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房價飆年輕人喊貴!「就直說多少買得起」神人點出一關鍵

什麼是合理房價?
合理的房價就是你從頭到尾都沒有被建商、投資客賺走任何一分價差,那就是合理的房價了。

好,自己開始去跟政府標一塊土地,台北市太貴標台中市、台中市太貴標嘉義縣,標完以後自己畫設計圖、自己跑流程申請建照,自己挖地基、自己綁鋼筋、自己灌水泥、自己埋管線、自己貼磁磚、自己拉水電、自己補土上油漆、自己做防水、自己把成堆的廢棄物清運,自己裝窗戶跟門,自己去申請使用執照。

整個搞完以後麻煩告訴我,
台灣房子的合理價是多少?

我不明白,蓋一間房子成本就是上面那樣,那些跟你每個月領多少錢,有個屁關係….
越南。泰國。柬埔寨
平均所得要100年不吃不喝
為何房價上的去下不太來?
畢竟大筆的錢已經被賣房與賣地的人賺走了!
(除非急需錢週轉不然很少人會想賠錢賣房!)
買高的房價要人賠錢賣也難!
觀察這數十年來的炒房炒地!!!
最後造成更多的年輕族群買不起房而無法成家的大問題!
或許也只能靠目前的社會宅解決住的燃眉之急!
tany3472 wrote:
什麼是合理房價?
合理的房價就是你從頭到尾都沒有被建商、投資客賺走任何一分價差,那就是合理的房價了。

好,自己開始去跟政府標一塊土地,台北市太貴標台中市、台中市太貴標嘉義縣,標完以後自己畫設計圖、自己跑流程申請建照,自己挖地基、自己綁鋼筋、自己灌水泥、自己埋管線、自己貼磁磚、自己拉水電、自己補土上油漆、自己做防水、自己把成堆的廢棄物清運,自己裝窗戶跟門,自己去申請使用執照。

整個搞完以後麻煩告訴我,
台灣房子的合理價是多少?

我不明白,蓋一間房子成本就是上面那樣,那些跟你每個月領多少錢,有個屁關係….


沒錯。標地或買地,面對就是土地市場的供需情況,賣地的人只會看誰出價高(連政府賣地都一樣),跟來標購土地的人薪水多少毫無關係。好比今天國際金價飆漲,半導體業者去抱怨「晶片製造正義」,人家金市也不會理你,人家就是看誰買黃金開價高,就賣誰,跟半導體業者營收沒什麼關係。

如果購地後的一切工作都可以自己做,且假定這些自己做的工作與原料都算 0 成本,那房價應是:

建案總價 = 土地購入價格

假定各建坪價值可簡單算術平均,則

建案每坪單價 = 土地購入價格 / 建坪

大概就是如此(再談,就又要談到什麼虛坪實坪去了...)

所以,如果土地成本確實是占很大的份額,那房價主要是相關於土地市場的市況,而不是購屋者的薪水。

會跟購屋者薪水有關的,會發生在銷售端規劃。例如房型格局規劃,像是兩房兩衛降成兩房一衛,使單戶總價降低,比較好賣,經典的例子就小套房產品(而有心成家生小孩的,基本上也不會來看這種產品)。而有些房子的產品訴求壓根就不是設計給家庭月收入低於 10 萬的人,那個當然人家就掛高高在賣.....
年輕人要吃大餐 買最新手機 就不要想了
不是你不努力 是現在這個社會 誘惑太多~~~

我父親那一輩,早餐在家吃稀飯配醬菜,中午帶便當,晚餐回家吃。
沒有手機,只有無線電視。
沒有汽車,只有1台機車 全家用。

提美國 日本 你要先想想 人家的國土面積 是你的幾倍!
他們是土地多到沒人用,看看北海道女婿的頻道,他買的獨棟300萬搞定~

但是他們附近的大學要廢校了~對日本人來說 那裡 大概是台灣的 偏遠鄉下。

跟美日 比所得比 根本毫無意義~~~天生條件就不同 比較根本毫無義意!


先從偏遠地區開始買!
我們新竹縣湖口鄉的重劃區建案 每秤21~23萬。
離竹科30分鐘,離台北市101大樓 開車只要1小時13分


各位要爭的 應該是政府的 國土規劃、道路規劃  怎麼才順暢~~
是不是該廢除速限,機車可以上高速,都市區 多蓋立體道路 疏導交通。


林志玲就一個,大家都想要的時侯,就看誰能獲得他的芳心,畢竟是價高者得!
總不能期待林志玲成為公爐 人人皆可!

房子不也一樣,只要人多想要 價格就高!

不然來一棟 超級凶宅,每年都有凶殺案的,也沒人想買吧!
房價 = 土地價+建材成本+建築利潤

以前不含購買土地

不要蓋太爛的

光建築成本 一坪約10萬元

也有更便宜的

太便宜的 我是不敢住

也不敢讓家人住
zzzjggs wrote:
房價 = 土地價+建(恕刪)


你講的建築成本1坪10萬 是現在的行情8~10萬。
民國87年 蓋房子1坪成本是3萬5~4萬,我家自地自建 記得很清楚。

那是24年前的房子。

房價 = 土地價+建材成本+建築利潤 我覺得少算到『價值』。

房價=土地價+建材+利潤+價值


想想為何 台積電 每年EPS不過20元,股價600,生技股eps 21股價180。

因為大家認定的「價值」不同~~~

舉一個過去我家的例子,民國78年桃園市大有路 是個袋地,我家買在那200萬透天~ 後面是虎頭山垃圾場!

在政府的德政下 垃圾場移除,變成環保公園,大有路開發,路打通,蓋了一間新光三越(先前是2家百貨公司)。

開了國小、國中在那條路上,桃園榮總也在那路的開頭那。

這個時侯房價還是單純的房價 = 土地價+建材成本+建築利潤???

如果有這麼單純的房價,請通知我 本人要去掃貨!

最終我家脫手 是2千萬。炒房嗎?行情就在那,大家認為有價值就買了!
AAABBB3102 wrote:
你講的建築成本1坪1...(恕刪)

大業路那間新大樓當時買12萬元

建案:竹城某某某

大有路那邊買10萬一坪

當初去看房時候

售屋小姐說快賣光已剩沒幾戶

每坪才賣10萬元而已

而且還是桃園市門牌

講的好像是台灣史上最便宜房價

還不快買!

當時桃園還不是六都


後來2間都賣掉了

爽賺一筆 爽 爽 爽

大業路19萬賣出

大興西路徐若瑄廣告那間超後悔沒買

當年全新一坪也是12萬元 為竹城某某

這些房子從買下 租人 到賣出

時間都已N年

我也沒住過個半天 
AAABBB3102 wrote:
你講的建築成本1坪1...(恕刪)

建材成本+利潤

在深山跟都市

應該都一樣

最大差別在於取得的土地成本
zzzjggs wrote:
大業路那間新大樓當時(恕刪)


那我家那時200萬買透天3層樓,建坪60坪!每坪3萬3~~
年輕人應該氣死 怎麼沒有早點投胎~~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