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買房沒有比租房好!

xieb. wrote:
其實我也看到了樓主寫的這一段:說真的,你都有649萬了,你不會買間自己住嗎?



我覺得樓主的分析有對有錯
最主要的關鍵應該是價錢
像樓主朋友說的600萬
老實說是應該買的
因為這還算是受薪階級可負擔價位
可是今天如果變成2000萬
那老實說就不要買了
這根本就是被炒作的價格
而且我覺得房價在台灣不是價錢問題
它其實已經是政治問題
土地房屋被政客跟財團建商聯手壟斷
你寧可留這筆錢然後出國謀生
也不是只有台灣能住人 你說對吧


nomi88 wrote:
一堆人買房買在高點...(恕刪)


地主才是最大獲利者,再來才是建商,,投客,,仲介
租房絕對沒有買房好
房子是人家的 都要看人臉色
買房子是辛苦一點 但自己當家做主
感覺就是不一樣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對不起,我笑了,手癢忍不住發表一下意見,因為實在是太多不合邏輯的地方了,就抓幾個重點問問就好.整體感覺是因為買不起而找一堆藉口跟理由,真的是挺用心的,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你錯啦,單純是我個人對您的想法有些疑問.
1. 20年後,聰明有智慧的你,會有649萬的現金資產???我真的懷疑.
2. 假設20年後您真的有649萬的現金資產,你買得到同等條件的房子???我還是懷疑.
3. 假設20年後您649萬買到同等條件的房子,想請問您剩下多少現金資產可以過活???我真的好想知道.

不過有些我猜可能對的事,將軍您手邊目前應該沒有100萬現金,您房租一定都是按時繳納而且絕對是長期好房客,老了會自動搬走,不會賴著拖欠房租;個人的上一輩跟上上好幾輩真的都沒在算,都給我們這種舊思維的錯誤觀念,導致每一房子孫現在都房子除了自住還有多的,像您這種觀念正確的好房客真的不好找了,如果您"現在"有租屋需求麻煩私訊一下,可以幫您介紹一下.
雖然說都有正反兩面,房價也可能持續攀升,但我認為如果攀到太高,政府也不可能坐視不管吧。
所以平均房價漲幅有限,要不然人民上街抗議,總是對政府的聲望不太好的。

所以要投資,必須要對地段很精準很有眼光才行。

投資其他的,像是對小孩的教育費,讓小孩好好念書,或許是未來王永慶,比爾蓋茲再世,您就是老總了。
我(26歲)目前是還沒(能力)買房啦
但是我有一個問題想問,
如果20年後才要花649萬+X買房(同時還要加上288萬租金。所以總共是937萬+X),
(+X是因為按照通膨來算,20年後649萬可以買到的坪數會比較少,所以在維持評述相同的情況下還是要部分貸款)。
那為甚麼不現在買房,然後趁著還算是勞動力結構一部份的未來20年來繳清那807萬呢?
(在不考慮成有成本的情況下,現在買付的錢還比較少,也比較有能力付)
(以現在40歲來算,未來20年都還是主要勞動力人口(意味著比較有機會處於正職工作+收入)。如果20年後再用649萬+X買房,則那X要從哪部分的收入來繳(60歲已經接近退休了,未來退休後的退休金每個月有限,所以到時還款壓力會有點大...這意味著你必須趁著最後五年盡量還,所以一樣,還款壓力比較大)
這跟戒菸戒檳榔20年省下的錢可以買保馳捷一樣耶

我相信健康是有了

可是保馳捷應該.............
樓主完全忽略了「情感」的價值,光是一個家人的「安定感」就不是20年後的600萬能比的了。

尤其是分家後或父母不在了,這種屬於自己的「家」的感覺,完全不是租房子能比的。

gn00448694 wrote:
最近,一位同事買了...(恕刪)


這我之前有發表過文章 要用房貸租金比來看
用買賣房及租房的資金 去推算應該買賣房或租房的抉擇

剛性需求的話要有房可以住 至於租或買
之前就講過 房屋上漲期間跟房貸租金比2倍以內可考慮買
(20~30年月付房貸租金比 1倍 2倍 3倍的選擇)
1倍原則上選買房:如果是月租1萬 房貸也1萬 可以選買房 除非你覺得未來房價跌過半
2倍原則上要衡量:如果是月租1萬 房貸是2萬 那就有得衡量 因為有持有稅(大樓還要考量管理費)
3倍原則上選租房:如果是月租1萬 房貸超過3萬 那就買不如租 錢留下來比較划算
除非能確定房價是多頭市場 能蓋掉折舊貶值的風險 才可以買到超過上述評估

理財規劃的重要性 該用薪資的多少付房貸或租屋才合理

我覺得理財規劃很重要 尤其現在房市看空(多頭的時候可以買 之後賣掉賺錢還省租金)

你住宿或居住的開銷 不應該花費超過薪資的1/3 否則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如果以薪資中位數4萬元來說(來算1/3) 一個人的話 開銷在1.3萬 二個人的話 可以在2.6萬
當然薪資更高 你的彈性就更寬裕 請自己核算 也可以等看看明後年法拍市場

當然 想要買自己房的話 每月1.3萬(用2%利率反推) 可以買260萬內的房子 雙人2.6萬 則是520萬
超過這預算的話 建議改用租的 而且現在租賃的 有不少還可以獲得各縣市3000~5000元租金補貼
(去各縣市網站看條件) 還可以選擇都租較新的房屋

這樣單人每月開銷1萬(雙人*2=2萬) 單人租金或房貸1萬(雙人*2=2萬) 總消費支出單人2萬 雙人4萬(不含旅遊玩樂)
單人每月可以存2萬 每年24萬(雙人每月4萬 年存48萬)

======= 單人、 雙人 ========
10年下來 240、 480 萬
20年下來 480、 960 萬
30年下來 720、 1440 萬
40年下來 960、 1820 萬


這還是沒加入正當儲蓄或理財的利息

這樣 你就有錢給小朋友的生活+學費開銷 每年出去玩個幾趟(4~7萬左右)

如果以30歲的新婚夫婦來說 等你30~35年後 退休時 以後改有年金可領
原本存下的1440扣掉養1~2個小孩的正常開銷+每年旅遊的錢800+140萬好了

你還有"500萬的儲蓄或保單" 看是否要買新房子(剩下可以給成年的小孩繳)
或是留現金保單都可(加上利息應該更高) 受益人可以隨孝不孝順調整...(笑)

不用特別留一棟超過30年的老房子給他...比較沒有實益
(房子正常折舊是50年... 超過30年的話 通常維修費驚人...)
1.房貸或租金控在1/3薪資
上半選擇:留下500萬儲蓄或現金保單+30年的正常旅遊 滿滿回憶 儲蓄未來可以部分贊助給小孩買新房

所以才會說控在1/3左右 才有生活品質 而且留下的現金500萬可當小孩當頭款買新屋
依目前少子化程度 20年後的當年度新生兒人數還不知道有沒有10萬 空屋會暴多
===========================================================
2.房貸或租金控在2/3薪資
下半選擇:留下30~35年老房子 30~35年老房子留給子女 經濟拮据 應該沒什麼玩樂空間了

反推你如果想住800~1000萬的房子 每月房貸4~5萬(單人應該撐不起來...)
扣掉夫妻雙方基本開銷2萬 你每月只剩1~2萬
養小孩都不夠了 旅遊就別提了 頂多附近走走吧

30~35年後 恭喜你 留了棟30~35年的老房子給小孩
(你算上利息至少花1000~1200萬 還辛辛苦苦 犧牲了30年減少玩樂 但此時房子會價值到500萬嗎?)


同樣價位 可在世界各國買到的房子 再回頭想目前房價合不合理
只怕幾十年後的台灣整體環境變得相當悽慘

現在背沉重房貸買房的你 , 被幾十年後的自己抱怨為什麼當初(現在)鬼遮眼

一身的積蓄都花在一個瀕臨破產的島國上 , 勞動力大量流失海外 , 各縣市因為高齡化活力不再 , 10個路人或許就有6個老人

好棒的景象
  • 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