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在公平的遊戲規則下,甚麼是真正的公平與正義?


jettyang wrote:
說你天真無邪還真沒...(恕刪)


那相對於天真無邪的是甚麼?
我寧願天真無邪,你呢?

標準的台灣學生,
要老師畫重點還只准老師出是非題,
連申論都懶得看?

房價低到人人皆可負擔,就像食物一樣便宜到人人都有得吃。
便宜到我們能隨時募集到許多食物跟代用便當一樣,
隨時都能募集到許多合宜居所與待用住屋給需要的人~

這樣你說低房價好或不好?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真理報》發表演講說:
「一個把老百姓的居住權、健康權和受教育權
拿來拉動經濟的政府,一定是個沒有良心的政府,
真正執政為民的政權,
一定要把這三種東西當作陽光和空氣,給予人民。
一個國家不能變成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
有人佔幾十套房,有的人住不起房,
真要那樣,執政當局沒有任何臉面賴在台上,
因為民生問題,就是政治問題,就是執政者的責任。
一個國家的執政文明,就表現在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上,
而不是表現在富人有多富,也不表現在經濟增長的數據。」

再次強調~
維繫生命之基本需求不應拿來投機炒作,
食物,空氣,陽光,水,土地皆如是~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五條明載:
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

jettyang wrote:
我建議您不妨讀點中國人自己的哲學,例如王陽明的心學,了解一下什麼叫「知行合一」,會比成天不切實際的唱高調好得多...(恕刪)


請不要沾染現代中國人浮誇的習氣,王守仁的書請用心讀,或者你並未讀過,但請仔細揣摩了解,或者論調會有所改變.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科學研究歸納出社會地位是由於三個要素:財富、聲望和權力交互所構成之理論。

1.財富:如果有人能控制某種物質,他就能比其他人擁有更多力量,並且能使用該物質令他獲益。

2.聲望:擁有物質不一定能鞏固力量,有好些人就是聲望很高但物質不多,他依然滿有力量。

3.權力:權力是指一個人達成其意願的能力,而不論其他人的意願。例如政府官員擁有龐大的力量但卻不會賺大錢。



心理學家馬斯洛科學研究歸納提出[[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需求可分為五個需求層次,

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

有如金字塔般由下往上尋求滿足:


l.生理需求:人類與生俱來的基本需求。

2.安全需求:在生理需求滿足之後,另外一項人身安全需求。

3.歸屬需求:追求被他人接受和歸屬感。

4.尊重需求:獨立、達成目標、專業能力、肯定、地位以及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

5.自我實現需求:當其他層次需求都滿足之後,就會追求自我實現,針對自己認定之理想或目標來努力。



當人們僅擁有一些財富時,切勿趾高氣揚,志得意滿,目中無物,當謙虛為懷,寬以待人,累積更高聲望,使人群信任付予更重責任及權力,與社會共同向上提升,獲得他人尊重回饋,實現自我.
托爾斯泰的寓言: 魔鬼與農夫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寫了一本寓言故事集《呆子伊凡》,裏面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個老魔鬼看到人間的生活過得太幸福了,他說:「我們要去擾亂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個小魔鬼去擾亂一個農夫。因為他看到那農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卻少得可憐,但他還是那麼快樂,非常知足。

小魔鬼就開始想,要怎樣才能把農夫變壞呢?他就把農夫的田地變得很硬,讓農夫知難而退。那農夫敲半天,做得好辛苦,但他只是休息一下,還是繼續敲,沒有一點抱怨 。

小魔鬼看到計策失敗,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了第二個去。第二個小魔鬼想,既然讓他更加辛苦也沒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擁有的東西吧!

那小魔鬼就把他午餐的麵包跟水偷走,他想,農夫做得那麼辛苦,又累又餓,卻連麵包跟水都不見了,這下子他一定會暴跳如雷!

農夫又渴又餓地到樹下休息,想不到麵包跟水都不見了!「不曉得是哪個可憐的人比我更需要那麵包跟水?如果這些東西就能讓他得溫飽的話,那就好了。」

又失敗了,小魔鬼又棄甲而逃。

老魔鬼覺得奇怪,難道沒有任何辦法能使這農夫變壞嗎?這時,第三個小魔鬼出來了。他對老魔鬼講:「我有辦法,一定能把他變壞。」


小魔鬼先去跟農夫做朋友,農夫很高興地和他作了朋友。因為魔鬼有預知的能力,他就告訴農夫,明年會有乾旱,教農夫把稻種在濕地上,農夫便照做。


結果第二年別人沒有收成,只有農夫的收成滿坑滿谷,他就因此而富裕起來了。小魔鬼又每年都對農夫說當年適合種什麼,三年下來,這農夫就變得非常富有。

他又教農夫把米拿去釀酒販賣,賺取更多的錢。慢慢地,農夫開始不工作了,靠著經濟販賣的方式,就能獲得大量金錢。

有一天,老魔鬼來了,小魔鬼就告訴老魔鬼說:「您看!我現在要展現我的成果。這農夫現在已經有豬的血液了。」只見農夫辦了個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來參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點,還有好多的僕人侍候。他們非常浪費地吃喝,衣裳零亂,醉得不省人事,開始變得像豬一樣癡肥愚蠢。「您還會看到他身上有著狼的血液。 」小魔鬼又說。

這時,一個僕人端著葡萄酒出來,不小心跌了一跤。
農夫就開始罵他:「你做事這麼不小心!」,僕人:「唉!主人,我們到現在都沒有吃飯,餓得渾身無力。」,農夫:「事情沒有做完,怎麼可以吃飯!?」

老魔鬼見了,高興地對小魔鬼說:「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麼辦到的?」

小魔鬼說:「我只不過是讓他擁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
當我心靜時 看見竹籬笆下 蒲公英開花! ~~巴休
資本主義是成長力很強的社會遊戲方式
它以人類的[欲望]為動力
慾望有多大
它的往前的力量就有多大
而唯一的缺點在於
人的需求有限但慾望無窮
是沒有人會嫌太多的
而貪婪的人性也是資本主義最後會敗亡的原因
因為財富過於集中少數人的身上時
那廣大的基層喪失消費力
而消費力又是生產力的支柱
所以當消費力消失時
所有的生產力也跟著失衡


人類的貪婪要靠[覺知]停止
需要新的人文教育
因為要擺脫人性貪婪
[意識覺醒]需要靜心關照
而這又剛好與資本主義的積極競爭理念背道而馳
所以你可以看到商人
除非事業經營不善倒閉
或突然意外驚嚇或遇到死神
否則追逐財富與事業版圖擴大的欲望必死而後已

政府可以考慮立法
在當事人死亡前
若財產未分享出去時
死亡後名下財產除家屬基本保障外
其餘一律轉社福基金
也許可以讓人們停下來
思考[金錢]的真正意義
而不再盲目追逐
也可讓為爭遺產而造成遺屬感情破裂的新聞不一再發生


適當的消費更新
才是讓生產與成長動力持續運轉下去的力量

所以能讓人類持續進步又不會失衡的方式
就是佐以社會主義
如健保制度一樣
將每個人的基本生活納入保障
而這些基本的消費力也能支撐生產力繼續運行下去

是工具不是目的
如果人們看清這個事實
那現在社會的金錢遊戲會有很大的改變

制度是人定的
質疑與叛逆
正是進步的力量

人類持續進步
若能記取失敗經驗
歷史悲劇就不需一再重演


當我心靜時 看見竹籬笆下 蒲公英開花! ~~巴休
中國人花了五千年
才弄清楚皇位世襲制度是不合適的!

人們是不是要再花個五千年
才會弄清楚財富世襲制度
也是不合適的呢!?


分粥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
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週下來,
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
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
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
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裏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
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
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好制度的建立
引導人性走向善的循環

創造一個樂於分享的社會
才會是一個愛的世界
當我心靜時 看見竹籬笆下 蒲公英開花! ~~巴休
tessar wrote:
請不要沾染現代中國人浮誇的習氣,王守仁的書請用心讀,或者你並未讀過,但請仔細揣摩了解,或者論調會有所改變.(恕刪)


多謝指教,小弟近期的確對王守仁的書很有興趣,或許讀而不得其法,讓您見笑了,能否請您指點一二,從什麼樣的角度切入較好,讓我對王學有更深刻的體認,感謝
davie1968 wrote:
那相對於天真無邪的是...(恕刪)


你在胡扯些什麼?

我說台灣雖然部份地區房價很高,但租屋市場量價皆穩,因此沒有「住」的問題

你跑來打我槍說台灣租屋市場問題一堆,還問我是不是住在台灣

我說你提出的那些問題基本和房價高低無關,問你是否房價低的地方就不會有你說的那些問題

然後你東拉西扯不回答

還說我只給你是非題?

逃避問題不是辦法,真回答不出來可以明說

你一直強調要房價低到人人買得起,請問要多低?能低到讓租屋市場消失?

而事實上不管房價多低,租屋市場都不會消失,你說的那些問題也都會一直存在,所以你質疑我的問題根本不成立,你扯再多人權宣言都沒用

sam197361 wrote:
..分粥(恕刪)


您這分粥的故事有個很大的問題:粥從哪裡來

現實生活是,粥的提供者通常擁有分配的權力

如果粥由7個人自己提供,但卻要平均分配,歷史經驗已經證明不可行


jettyang wrote:
不管房價多低,租屋市場都不會消失,你說的那些問題也都會一直存在...(恕刪)


沒有一直強調要房價低到人人買得起,如果是當然很好。

>>>租屋市場量價皆穩,因此沒有「住」的問題
你跑來打我槍說台灣租屋市場問題一堆
我說你提出的那些問題基本和房價高低無關,問你是否房價低的地方就不會有你說的那些問題

我一直強調的是(一直畫重點)

住宅是拿來住,不應該囤積加價變成投資商品!

租屋市場是不會消失,
但我說的那些問題卻不會一直存在~
許多社群都有極高的社宅比率及相關法令配套,
甚至立法限制租價,不准趕租客,
因此不會有老病殘疾者租不到房的事!
若還有市場無法吸收而有租屋需求的老病殘疾則由政府提供社宅安居。

就像糧食,住屋也有平價機制,
為的就是人人吃/住得起。

再次強調~
維繫生命之基本需求不應拿來投機炒作,
食物,空氣,陽光,水,土地皆如是~

食物是拿來吃,不應該囤積加價變成投資商品!

飲水是拿來喝,不應該囤積加價變成投資商品!.

住宅是拿來住,不應該囤積加價變成投資商品!

藥品是拿來救命,不應該囤積加價變成投資商品!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五條明載:
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