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par0623 wrote:
同意極了,不過這就是台灣人的惡習啦,好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最重要的是不勞而獲貪小便宜心態,賣掉大安區買文山區,木柵區綽綽有餘且還有更好的環境養老,只不過心裡算計太多放不下
原來建商貪還要更貪可以,投資客貪還要再貪可以,房仲狂貪猛貪可以,百姓就得安份守己,果然是雙重標準.........
baga615518 wrote:
OK~ 我確實看見了.不過不是你說的"住宅資訊動態看板".而是"實際成交價格>不動產買賣".不過這並不影響資料的正確性.
非常好! 這資訊正確.
首先人先對先前所謂"杜撰"一說致歉.
baga615518 wrote:
只是23巷這間屋齡兩年(建築完成年月1020529).123巷這間也是屋齡兩年.請問這跟舊屋換新屋的關係又如何?
我是宇宙人 wrote:
大家別吵了吧!到時都被送到回收筒就不好了。
我發這樓的原意,只是要點出有人『因為住的地點的原因,如果要重建他們幾十年的房子(不論是自建還是建商都更合建),都會面臨每年要繳的稅突然大增的問題』,而不敢去做、去讓自己的生活品質好些,即使這些稅改是在他們搬來好多年後才發生。
就這樣罷了。
然後就看看大家的反應。
當然,我也預期會有部份的回文說『住不下去就賣、就搬啊!住在賣了那邊的房子生活多好過』之類嘗試將自身認為合理的方式套在他人身上的回言…不過我沒想到這種回文比例還不少…不知
baga615518 wrote:
很有趣.閣下邏輯似乎出現大問題.
40坪舊屋賣掉後.真的能在"附近"買到同等大小的新房嗎?
baga615518 wrote:
拿兩間同是屋齡2年的房子.我不清楚這有甚麼好比較的?
baga615518 wrote:
就算是40坪換20坪好了.我一樣的問題點.請問閣下願意嗎?
我能告訴閣下的是我不會願意大換小.當然閣下也許是願意的那一方.
但回歸本版的原點:老人願意嗎?
我是宇宙人 wrote:
我沒說地主要賣房子啊,我只是說地主在都更後要繳重持有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