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一直是個很奇怪的事情
這一代如果不如上一代,那代表~~~上一代教育下一代出了問題
教導出了問題,怪被教的人不長進!?
現在的公司比以前難賺錢,領導的正是這些老人
毛利出問題,要怪老闆沒遠見,還是員工不努力領太多?
之前dram一開門每天賠一億,你叫員工全部不支薪,公司就能賺錢嗎?
現在的大環境,正是上一代的人多年下來營造而成的
現在的機會好不好,是上一代給的
以前的機會好不好,是上上一代給的
上一代的人喜歡說,為了生存,拼命加班兼差
現在呢?上班打卡下班責任制,連假日都要去公司上無薪班
連晚上跟六日的時間都給公司了,上一代還問你說怎麼不去兼差多賺點錢
別說什麼以前星期六要上班,現在老闆要多付勞健保
這樣好了~~~這些錢都員工自己出,但是取消責任制
老闆乖乖的把加班費吐出來還給員工,看老闆們肯不肯
挺國貨也是個奇怪的觀點
一直喊著要大家有國際觀,要國際化
結果領導的公司生產出來的東西,賣到國際就被打槍
再回過頭來喊要支持國貨
我個人的確是還蠻支持國貨的啦~~~
問題是虧損的原因,又不是因為台灣人不買,而是外國人不買
覺得自己品質好~~~台灣人不識貨,喜歡便宜買淘寶沒品質的東西
那賣給外國喜歡有品質的人就好不是嗎?
這一代草莓的話,就不會離鄉背景往國外找機會
要這一代不撿便宜,記得要先給他錢
要這一代打拼創新或兼差多賺錢,記得給他時間跟空間
上上一代交給了上一代,一個要辛苦打拼,但充滿機會跟活力的台灣
不知道上一代準備要交給年輕人怎樣的台灣?
=====
其實科技化改變了世界的情勢,不是現在的年輕人跟掌權的上一代能輕易扭轉的
但如果以為問題是出在這一代的青壯年人不努力,或太草莓
那就只是代表腦袋不清楚而已
舉個經典的例子,長輩罵晚輩買機車買電腦
說以前長輩多努力存錢,沒這些也過的好好的,年輕人就是愛享受,受不了苦
長輩以前自己都騎腳踏車或走路上下班的!
政府舉債建設,花的又是誰要還的債? 增值進了誰口袋?
我們社區沒人入住,一年內轉手三次,墊高六百萬,這是什麼樣的需求?除了貪婪?
房仲比便利超商多,買賣房比買泡麵方便,這沒有泡沫?

70年代後的年輕人,他們的未來完全被炒房投機者奪走了 !
政府完全喪失藉政治手段來分配社會財富的功能,又是誰造成的?
年輕人被剝削一生的勞動所得,還被坐享其成者譏笑

年輕人、無產階級者,利用選舉合平革命吧! 有十棟房產的也是一票而已,去讓政客知道符合生存正義才有選票吧!


我是有房無負債中產階級,我知資產增值是政府課稅建設的,稅基大多是受薪階級貢獻的,我能接受政府讓我的資產縮水,也要還給孩子憧憬,築夢踏實的機會,及擁有自我實現的成就感!
年輕人夢想遙不可及,只能消極乏味度過人生!?年輕人因高房價負擔不起不生育,台灣還有希望嗎?只怕我老的時候,台灣只剩老人和外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