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yearhuang wrote:
親朋好友人脈都在台灣,移民就一家子移民,不是親朋好友一起移民,怎會一樣。
生活圈會變小主要是因為語言問題。有些先生會講英語,太太不會,要去非華人地區都得先生帶。那如果兩人都不會呢?
這不對了? 回到主題...
大陸人要移民,不管移去哪裡都是一家口沒人在攜帶親朋好友的
這點移去台灣或者移去美加都會發生吧?
要去非華人地區,找朋友帶或者找小孩甚至找地陪帶啊...
我是不知道您的狀況啦 當年在加拿大的時候
我一個同事平時幫學生辦移民辦遊學留學 淡季時就是專門在處理這些疑難雜症的
看是要地陪買屋租房子找學校找家教買車買電腦搬家跑公家機關辦證逛街托嬰保釋...
大小屁事都能處理 有交情的就做交情,沒交情的就酌收一點手續費跑腿費...收入免稅
他們全家人都在做這個...跟在有錢人身邊雞犬升天,這種人很多啦...
sunyearhuang wrote:
不曉得你的數據那裡來的,加拿大的失業率很少破10%的,1990年也是低於10%才對。都二十幾年前了,這期間也不是台灣移民出走潮,那時候的移民應是少量長期的累積,所以統計的應該大部份都是banana們吧。這些人不是我前面所指稱適應不良的人(請再看一次我的貼文)。
加拿大我的參考sample不多,主要是我親戚和他的朋友。他們在台灣都算小有成就(我親戚是建築師)。
移民加拿大住的都算是很高級的社區(家家有游泳池),生活不是問題。但沒有人在那邊能工作或執業。
我親戚移民監期滿,就常回台灣重新工作,不是為生活而是不能適應沒有工作的生活。他太太則幾乎每每跟他一起回台,找朋友串門子。估計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台灣。
至於美國移民,我在台有常參加一個團體,這個團體有很多的移民資訊,有專業的人介紹,幫你打理。會有老鳥(回來玩也有回台居住不回美的)分享經驗。從1995年這本書引發移民潮到大陸在台海試射飛彈達到高潮。這段期間所有的資訊都是很正面的,除了美國還有被捧成台灣移民天堂的貝里斯。老鳥回來大談移民有多好的經驗。然後就是一批又一批賣掉家產(那時候房屋是跌到低點)迫不急待的移民。大概2000年左右,回來分享經驗的,開始變調.大約就是我前面貼的。而台灣的房地產也上漲到令人吃驚,傳回移民圈後就傳有:早來早死,慢來慢死,沒來富(音布)死自嘲的話語。
言盡於此,你覺得移民美加就是上天堂,就鼓吹吧。我說我聽到,知道的,你說你聽到的。
數據就加拿大統計局來的啊...WIKI上面有出處 有空可以上去了解一下
另外,我看過您的貼文了 跟你研究一下第一代與第二代就業方面的不同,沒有要辯贏你的意思
只是最後一句不用這麼酸吧?? 大家上網也只是嘴砲聊聊天放鬆一下,改變不了大環境
你有你的觀點我有我的看法,不同意也可以尊重對方...火藥味好像沒必要那麼重 對吧?
在此祝你身體安康,闔家平安,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