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抑制炒房措施仍止不住房價漲幅,有錢人囤房早為風潮。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近6年來新增住宅52萬住戶,過半為非自住(多屋)家戶持有;進一步分析增幅,非自住(多屋)比例自2015年112.2萬戶提升至2020年140.4萬戶,增加28.2萬戶、約25%;自住或公益出租者,則自2015年807.2萬戶增加至2020年831.7萬戶,增加約24.5萬戶、僅增約0.03 %。
從人數來看,台灣持有非自住住宅的個人,自2015年6月的33.6萬人上升至2021年6月的50.2萬人,多屋族平均年增長率約為7%。根據財政部今年初資料,台灣14%的房屋掌握在少數4%的個人手上,22%房屋掌握在7%家戶手上,甚至有2萬多人持有10戶以上房產。
一人擁多屋的誘因為何?可從住商不動產曾解密台灣最有錢0.01%富人收入來源得知:真正富有的人不靠薪資來富有,「資本所得」才是最有錢的那群人主要的所得來源。
sunnight123 wrote:
有錢不囤房是傻瓜 富人都靠房地產致富
這個是舊時代的思維。現在要靠房地產致富很難了。
台灣已經不是那個靠勞力密集成長的時代了。沒有勞力密集的產業,台灣房地產就不可能有超額的利潤。
在資本密集的時代,台灣房地產成長動能,靠的是台灣大企業的利潤和高薪人員的薪資和股票收入。
台灣房地產靠台灣景氣,台灣景氣現在靠什麼?不就是靠台灣50上面那些公司嗎?所以長期而言,房地產是漲不過台灣50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