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太好笑了!

(房仲調)

「那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草莓族!」
「那是因為你不知足,就算送你一棟房子你都還嫌地段不好!」
「以後還會漲!現在貸款要20年,明年大選完就變30年了」
這是我今天看到最好笑的一篇文

開版的只是想上來炫耀一下!

結果被人炮的體無完膚!

看你還敢不敢上來炫耀

travelerchen wrote:
怎麼可能40坪要5000萬
這樣等於一坪要100萬

如果只想要住仁愛區或信義區,誰也買不起
實際一點不會比較好嗎?


請問仁愛區在哪啊?




版主如果將標題改成

連醫學中心的教授主任級醫師都買不起房子

這種標題會更有意思些

PK2000 wrote:其實感覺樓主想要表達的辛苦了二十年,原本以為以目前的收入應該可以買到不錯的房子

剩下的錢還可以買台好車,或是提升生活的品質,誰知道努力工作的結果

沒想到幾年間,房價漲了N倍,但是收入卻是緩慢的增加

原來的計畫和夢想都隨著某些建商和政客的炒房而變成泡影

剩下的就是如果決定買房,那就要一輩子揹著貸款的考量
(恕刪)


我也認為這有一點接近樓主的原意,雖然樓主表達起來有一點孤臣的悲憤,又有一點不屑朱門的自賞...

我個人一定程度同意:現在的房價是被高估了,特別是[好地段][好建材][好規劃]的房子

問題是出在對[好房子]的認知吧


jeremyfan wrote:
要是我是樓主,20年來若存了5000萬,與其只能在台北市買到一間市區外圍權狀80坪(含車位室內實坪約50坪)的新房子,我會到歐美環境優雅的湖邊小鎮花3000萬買一間占地200坪,建坪120坪(實坪)的獨棟房屋住下來退休,剩下2000萬就當退休金因應平日生活開支。奢侈一點的話,還可以花350萬買一台保時捷911 Turbo或賓士S600 AMG來開開。

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只有歐美國家的20-30%,諷刺的是他們的房價卻只有我們的20-30%。


所以?
坦白說,沒有在全台的一線地段擁有[好房子]的人,已經難以參與了,因為:
[一線地段]+[新房子] >>>奢侈品
[一線地段]+[舊房子] >>>還是奢侈品,就像限量好貨
[二線地段]+[新房子] >>>建商和所謂的房蟲們,炒上去了
但是,又不是沒有其他房子好買?

況且,在台灣,只要是屬於非生活基本需要的物品,HERMES,雙B,911...哪一個不是在國外可用30%買到
那麼大家也該探討一下[車蟲]的問題
請別說,那個有進口關稅,代理服務...
是屬於非生活基本必須品,就是[享受者付費],房子亦然
我個人是這樣子,才比較釋懷的


n1125921 wrote:
如何增加非工資收入......這才是重點....


非常贊同
相信樓主是[高所得的專業人士],現在卻發現自己是[資產的低擁有者]
這是人生選擇的問題,自己要承擔
讀好書,可以幫我們翻身;可以管好家業...但是不會[發大財]
問題也在於:[大]的標準

研究半生的發明或專利,後來幾乎都在資本家手上,是後工業時代的常態...研發者能留名就偷笑了

相信樓主的專業貢獻,自能在其領域,留其芳名
您要市儈的比資產,就別怕銅臭味

誰不想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人生,是累積的

不要說什麼抱怨房價貴的,買不起的就只想買 SARS那時的價錢,就單單以這兩年來講,房價就炒到一個誇張,現在轉為買方市場,無量下跌,投資客跟建商換你們準備等死吧!
singerfeng wrote:
買英國海德公園(相當於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恕刪)


這讓偶想到一句台詞

同花贏的過FULLHOUSE??

我想樓主如果用精品的概念來想
也許就不會這麼難過了
台北市某些精華地段的房價就像H牌一樣
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
而且從來沒降價過...

有些人存了一筆錢...但是錢成長的速度...遠低於精品漲價的速度
等你存好10萬要買一個CHANEL的經典包...卻發現這個包已經漲翻了...
用比喻來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大家都認同房價被炒翻了...
我也不認同年輕人不努力沒法買房這個觀念...
只是要回去...那真的是難上加難...
畢竟時空都改變了...有錢人吸你的錢去錢滾錢
這是全世界都一樣的...
你的錢沒去滾錢...就是貶值...
這道理樓主應該很清楚...

所以....有得住就住吧...
一年存200萬拿來裝潢也很豪華了XD


我攝影...故我在...
千金難買早知道!!

我要知道台北市房價十年來會大漲, 我早就擴大槓桿押身家了!!

話說民國79年也是一堆人說買房保值 , 無殼蝸牛露宿街頭...
90年到92年的SARS , 周邊買房的聲音不見了 . 只剩自住撐腰.
90年到現在100年貨幣貶值 . 原物料大漲 . 買房保值的聲音再次不絕於耳!!
我無法推估此時是房價高點或低點 . 若照"景氣為何會循環?"對房地產的循環推估 . 十年一輪來看 . 台灣這30年相對高低點是大致是八九不離十!!
所以未來十年???.......

再從貨幣角度來看 , 過多貨幣追逐包含房地產在內的資產 , 的確會使名義上的價格提高 , 但貨幣流通包含貨幣發行量與乘數 , 貨幣量在全球QE下急速增加 , 但只要有房地產泡沫的國家 , 貨幣乘數卻反向急挫 ,使得整體貨幣流通僅呈現微幅上漲 ....

我認為真正推動房價的主要因素是經濟成長!!GDP成長才會帶動持續的貨幣增長...

但趨近於0的利率 , 再向下調的幅度有多少?? 在GDP這十年來無大幅增加的前提下 , 我認為這波房價上漲只是反應利率下調的幅度 , 10年前每月繳的房貸總額 , 以現在利率反推回去的房價 , 約莫是現在的合理房價總價 , 超過的都要向下尋求GDP成長的支撐....

至於既得利益者的堅持與自我滿足 , 在我看來與華爾街金融高層差不多 , 這世界並不是繞著你轉 , 你成功只代表你運氣很好 , 任何人在同樣位置 , 結果不會差太多 , 差別只在你是否搭上趨勢這條船 , 就像誰當選總統 , 好壞不會差太多 , 不用把功勞歸功於少數菁英....

當然我很贊同運氣這件事 , 我甚至認為運氣是個人能力最重要的一部份 , 甚至比才能更重要 , 而且無法大幅修練 , 唯一辦法只能多擴充人脈 , 多見見世面 , 多把握機會.....至少多念點書!!

廢話這麼多!! 我只想說 , 當大多數人民關心房價 , 表示房價是過熱了 , 也表示經濟成長也要走下坡了 , 實體需求不足才會輪到非實業資產漲最多 . 我只會佩服蘋果Jobs帶來的實體生活進步而衍生的個人財富 , 而不屑炒房帶來的財富!!

當然 , 這一切論點僅限於現在 , 當哪天我一躍而上成為記得利益者時 , 說不定我的看法就會改變了!!
這就是人性!! 這就是制度!! 我也無法超脫.......
以下是樓主的發言
-----------------------------


文章編號: 18501734
文章人氣: 19,470
個人積分: 52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評分回報

這幾年RAM的價格不論飆漲或狂跌

走勢都讓人目瞪口呆。

20多年前剛玩電腦時,RAM的價格跟黃金差不多,

所以只要這幾年RAM一下跌,

經過光華商場使忍不住就想買幾隻
---------------------------------------------


工作二十年 也快50了巴
若你沒有自己的事業與賺錢系統
現在應該擔心年事已高
老闆天天想趕你走了
歲事近 50
月收入可能30幾以上 (月存約20 )
不多
說少也還好

重要的是
你還在看人臉色嗎
若是

眼光還是要看準一點

囤積 DRAM 還是我第一次聽到
你發表好多股票文
應該知道早在十幾年前
許多分析早在
嘲諷
DRAM 是期貨

還是你是菜籃族
小心
你那點薪水會賠光

對了
出來當個男子漢巴
出社會 20 年
還是賴家王老五嗎 (即便你老爸 有給房)
相信我
自己買的
不一樣
自己決定地點 坪數 裝潢......)
期待你早點成長








cjhsu67 wrote:
現在應該擔心年事已高
老闆天天想趕你走了
歲事近 50

重要的是
你還在看人臉色嗎 --...(恕刪)

人家是感慨未來連醫學中心的教授主任級醫師都買不起台北市的一棟好房子
結果被人炮的體無完膚!

說真的, 當年某醫學中心的內科教授要買台北市仁愛路2段鴻禧仁愛大廈, 張秀政還不賣勒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