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jjou wrote:3000萬 可以買三百張中華電一年股息 不含可扣抵稅額 300*5524=16626001662600/12=1385503000萬的房子 一個月可以收租138550嗎?大家看看吧 房地產跟中華電信那個好 所以有錢人買不只一間房子不全是為了投資賺錢
空屋稅, 新名詞.我有錢,奈我何?房子買一堆,名車十幾部,奈我何?有錢人,多的是.只有合理稅制才能苛富濟貧.我到有3招:1. 管你有多少房子,房屋+地價稅,按市價科0.7% ( 美國裞率 ).一棟豪宅一億,一年0.7% 就是70萬.2. 每年報稅時,自用住宅可扣抵優惠稅率 ( 比方說 0.2% ). 保障受薪族.每一報稅個體,限一戶優惠稅率. 房子越多,稅越高.收入與房產不對等,(有豪宅,卻低所得)優惠稅率無法抵扣.3. 非自用住宅,在報稅時,必須證明無出租 ( 寫切結書亦可 ). 如有不實加倍處罰.逼那些出租的繳稅.以上淺見,野人獻曝.
Rocana wrote:空屋稅, 新名詞.我...(恕刪) 讓上一手成本更高只是下一手更沉重除非你讓他除了自住不敢養屋養地,附加支出多到不可能賣多一點點的稅倒楣只是下一手承接人不過高價位不動產異動最後產生的是有錢人之間的財產重新分配因為一般人不會去租更買不起
小巫先生 wrote:我怎麼有回到共產制度的感覺他老子有錢為什麼要課重稅? 不然所得稅制採累進稅制作啥?還有一種稅叫"奢侈稅",現在只是剛開始而已,以後還會增加項目而且我覺得130樓講得很好...會計較奢侈稅的人大多是半吊子,底子不夠厚真正有錢人是不會在意這種稅的
amourhsu wrote:讓上一手成本更高只是下一手更沉重...(恕刪) 版大多慮了..很多人對於實價課稅..或者空屋稅..反對理由就是下一手更沉重..這種論調..比較像是手上有屋者的調調..下一手更沉重=價高不易賣出..從兩方面來看..新屋..有了奢侈稅..如果再加上實價課稅+空屋稅..因為阻斷了投資客..不要怕沒有便宜的房屋買..老房子(尤指投資客)..有了奢侈稅..如果再加上實價課稅+空屋稅..你要"加價到下一位買主"..前提須要比新屋價格便宜..就像現在的奢侈稅.."報復性漲價"..有成功過嗎?但是..奢侈稅只能鎖2年..實價課稅+空屋稅..是針對所有非自住的屋主..持有越久越不利..假設未來房市10年不漲..每年利息損失+管理費=2%..空屋稅=0.7%..相當於每年損失接近3%..10年總共損失30%..屋主不賣..至少繳稅貢獻..何必擔心呢?
政府就算在個人第二間房或空地上課重稅,但是在保護企業投資的狀況下,真正的受害者反而是自然人.社會上固然有很多很多可憐苦難的人值得幫助同情,但難道認真工作的人賺得錢就要因此而被課稅?弱勢強勢都不是天生的,很多沒有有錢老爸的一樣也可以揚名立萬,端看自己願不願意努力...可能大家在放鬆偷懶時,一群正默默打拼賺樓買房的人,要被課重稅...哪來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