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甲愛肛肛 wrote:
沒錯.現在年輕人喔....(恕刪)
所以說
這就是標準的負面的想法...
永遠不會去想辦法 只會抱怨...
人生就是慢慢的LV UP
我一開始住台北縣的破公寓 一邊工作賺錢
之後把破公寓換掉 買了台北市的舊大樓2X坪
幾年後 再把舊大樓賣掉 因為結婚換了40坪左右的大公寓
這幾年 房子幫我賺了快800萬 我自己薪水也存了一筆錢 拿去買TSMC跟台塑股票 也賺一些
不去找方法 只會在這PO文抱怨 還是得要去面對真實的世界的...
這邊是提供了一個發洩的管道
但是發現很多人把這當成一種寄託了
滿天的空頭言論 從開板到現在的文章
砲的點都差不多 理論也差不多
反正就是給大家信心 相信總有一天房價會泡沫化~到時候我就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
買到台北市的好地段的好房子囉~揪米~
跟那個王老師一樣麻...
每天一直喊會有地震 總有天會準的
砂路 wrote:
是阿~~現在的記者跟...(恕刪)
別想太多~~到時這些人跟建商就會出來哭訴要政府救她們...如同金融危機...
所以建商的公司穩賺不賠的...但哪家公司是穩賺不賠並且不用自負盈虧???
台北房價比澳洲貴那麼多, 澳洲薪水又是台灣的五倍以上, 一定要買在台北的人真可憐。
中永和就在叫貴, 那我老家在松字輩的路上不就要去跳樓了?
五年前看老家旁邊套房在賣, 室內七坪 420萬, 不是買不起只是一進去看 天阿7坪能住人嗎?
但現在可能要開750以上。so what? 干我啥事。
住在台北市就很方便嗎? 請說來聽聽是如何方便?
大多都是生在台北就有優越感, 覺得搬出台北就好像被放逐了一樣對吧?
會這樣想也是人性, 應該是生活圈太小眼界不夠大, 挺可憐的。
我是過來人, 以前連台北縣都沒去過, 結果買在桃園, 周遭該有的都有阿!
台北有台北的好, 但除了房價外也有它的不好。
現在覺得要去台北就很煩, 人多車多的, 哪有什麼生活品質?
我住桃園房貸只要薪水1/10, 過的可爽, 好家在沒買台北。
買79萬以內的不就好了??
還是說高於其他城市的標準,泡沫就「一定會破?」
敝人的觀察:
19xx年的無殼牛,跟當時的產業風向有關、也跟政治風向有關、跟相對人口勞動工也有關…
請問,什麼時候破?誰知道?
要等的就等、要衝的就衝~各自表述
但這種「均價79萬=我們比紐約還貴~」 ←太武斷了點
我是覺得島內盤整的可能性比較大,這也是跌價的基礎之一
如果說買不起的人,撐著不買房市就會跌,也是有點武斷;畢竟現在實在不少陸資進來買東買西的!
☆最近,公司所在的大樓,就被陸資背景的港資整棟買下@_@
有市場基礎的物品,怎麼會輕易跌咧? 您說是不是呀~
而且樓上大大也說了,各國計坪基準都不一樣了,報紙~參考參考!
記者嗜血啊~~~
買任何東西都是比財力的,就算美國也是有錢住曼哈頓沒錢請去找紐澤西便宜公寓,一天到晚希望政府打房是不是提昇賺錢能力比較實際些?不然1500萬的房子就算政府硬幫你砍下來,你滿心希望500萬接但是更有能力的1000萬就接走了,那這樣豈不是永遠在那邊幹譙直到老死?有殼蝸牛也多半是咬牙苦撐多於幹譙吧。
不過政府有需要制定公平透明的遊戲規則,而且一旦法規不合時宜了就趕快改一改,對於初次購屋的年輕族群多些優待也是需要的。如果對現行政策不滿意,我想提出更好的辦法遠比純粹幹譙有用。
勸敗不需理由,敗家沒有藉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