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當稅金增加時候,你確定房價一定會降價嗎

各行各業有自己的優缺點,甘願做、甘越受...

一般人買屋,因為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所以需要透過房仲告知,收取2%的服務費,我覺得很合理。

但是有多少房仲是利用此項優勢,隱瞞、欺騙買方?

我只問問各為房仲大哥們一件事,房仲賺取買方的服務費,請問,服務內容是什麼?

1. 帶看房子
2. 介紹此物件的環境
3. 幫忙找代書處理過戶事宜
4. 發生糾紛時,當個中間人、和事佬


我不敢說每個房仲都很黑心,我只能說 黑心房仲 很多...

簡單來說,今天一個物件屋主想得到 1000 萬,為什麼開價會變成1200~1300萬?? 為什麼要讓買方來砍價,會砍的,可以花少一點錢買,不會砍的,就該當冤大頭?

另外,為什麼屋主應該負擔的4%服務費要轉嫁到買方身上,那這樣訂這個4%、2%的規定作啥,就直接改成買方需要承受6%的仲介費阿。

時常會聽到很多買方出價後,仲介告知賣方不接受價錢,事後得知,仲介根本沒有跟賣方告知過,但是賣方卻可以接受買方的價錢,請問,這種仲介是什麼心態? 這樣不算黑心? 是真的只想要快點成交嗎?

我有遇到過好的仲介,更是看過一堆黑心的仲介...

再舉例來說,當今天有一個物件含車位賣出時,為什麼仲介都會把車位的坪數算近總坪數,再用總價去除,製造一個每坪單價很低的假像?

再說,房仲介紹物件時,除了應該告知此物件的優點之外,為什麼要回避此物件不良的問題呢? 比方說:漏水..等等
買方提供的2%服務費,難道不包含仲介需要老實告知此物件的優缺點嗎?

我曾經遇過一個中信房屋的仲介,一開始告知此物件有天然瓦斯,等到我實際去看時,發現根本就沒有,再問他,天然瓦斯的管線在哪? 他才說,這還要再另外花錢牽管路...更何況,屋主的房屋調查表上,天然瓦斯的選項,居然沒有勾選"有"、"無"...請問,這個仲介是怎樣? 忘記了嗎? 哪專業性何在??

最後,房仲沒有不好,只是做事要憑良心,試問,當你今天成交一個物件時,如果買方買貴了,你會幫他爭取買便宜一點嗎? 還是高高興興的跑去叫賣方趕快簽約?


rsc1234 wrote:
這篇說出大家不願承認...(恕刪)


把自己家裡的房子往下砍個20%賣
然後一路往下 20% 30% 40%帶頭下殺

這樣子 很快就會帶動整個房地產市場往下了!


好方法 一定會有效的 大力支持
有人下殺 沒人買也不是辦法 會變成喊假的
所以我吃虧點 下殺40% 我來買 買了我還會喊貴 夠意思吧
記得通知我 有多少我買多少
2011-03-11 00:15 #25 aa2176 wrote:
看了樓主的文章感覺日...(恕刪)
不...攔膝蓋砍



以日本的例子,商業地確實是"攔膝蓋砍"。請看下面link。
台北市的房價會不會重複日本消失的十年(or消失的二十年)?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4&t=1488720&p=1#24703952#18470518

以下沒有意義,只是好喜歡這兩個表情符號,不要打我。SORRY



yatungj wrote:
多130萬的價差,就多了52,000的奬金
屋主聽他說他只要400萬就賣了,不知道為何會變到580萬,因為他自己知道他房子有漏水,所以便宜賣,剩下
的錢要買者用便宜下來的錢去修,到了我這裡變成我花580萬買漏水的房子,還要自己花錢修?房仲都沒有說,錢要吃,吃相也不好看一點,說有多惡劣就有多惡劣!!
而我和屋主就變成笨蛋!因為我付了580萬,屋主只拿到400萬,(恕刪)

我這樣看下來大大你誤會那個房仲了
因為他賺的不是那沒幾啪的佣金,是上百萬的差價
有一招是這樣
屋主說4百賣 他跟你橋到580
他會用人頭先跟屋主買400 再轉賣580
當天完成 賣家以為賣給了買家 買家也以為沒問題 因為價格橋好了
卻不知道中間多了一手
買家跟賣家都不知道 就是資訊不對稱
不只是賺那4~6啪 等於他自己買下房子 再用較高價格賣出去
全權委託仲介的比較有機會發生這種事

hittaku0413 wrote:
人性就是貪,我一個朋友覺得房子太小,本想買第二間房屋(打算以後兩個小孩1人1間),但太貴了,錢不夠,最後是以換屋收場。舊屋賣出當然要好價錢,因為新屋更貴......

這個房價的市場是怎麼出來的?房子真的能漲成這樣嗎?
說臺北市地段多好多好,好吧,那就只好貴吧...
說新北市未來會變得多好多好,也貴了,到底是好在哪?真的有好到這種價嗎?
房價說是市場機制,市場卻又不透明,跟股市炒手一樣,會看的就會賺,不會看的住套房。
若說房子是民生物資,反正很多民生物資也已經變期貨在炒了,
所以房子也可以炒,所以跌也是正常的,
所以之前證券行會倒,合理。
所以現在房仲業會倒,合理。
所以現在投資客會倒,合理。
但是你要坑殺散戶賺錢,你爽,我不爽!
人性自私又貪,我沒有房,我就希望房價跌。你是房仲投資客,你就希望房價漲。
我買不起房,你們嘲笑我窮人永遠只能當窮人,不懂投資、不懂經濟,
現在你們要斷頭了,我當然好笑你們的經濟知識原來不過如此。
現在來01說一些甘苦,說不會跌,想來這邊取暖,
你又知道別人的行業不辛苦嗎?別人的錢不是血汗錢嗎?
我也知道 錢滾錢賺錢最快,但我也知道這對社會最沒貢獻。
賺了那麼多,該吐些出來就吐出來,總該聽過認賠殺出吧


大推
講出我心裡的話,用錢滾錢對社會的貢獻度比清潔工低,
還在那嘲笑窮人,現在虧錢就不要出來哀哀叫
悠閒種子 wrote:
一個村莊有100個小孩出生就會有100個小孩長大 長大了就會有100個購屋需求...恕刪)


請問 他老爸媽的房子呢?
如果他老爸老媽都沒房了,小孩就真的買得起房嗎?
或者房子不給小孩,自己賣掉,那房屋空缺不就出來了?
現在60年次之前的出生人數大約是40萬/年,
現在90年次之後的出生人數大約是10萬/年,
人少了,房空了,新建案又蓋了,怎麼會買不到?
這時候,就要把外商陸客給拱出來了,我還真懷疑會有多少外國人想定居台北?還不是來炒房。
台灣人看到商機了,搭了順風車,錢撈一撈就走了,剩下個泡沫給大家繼續吹。
可憐的是真正自住的,房價漲時,爽個紙上富貴而已,房價跌時,就說自住沒差。
至於被套牢的投資客,只能說活該報應。
仲介,你們也賺了投資客不少錢,現在吃少一點,當作做善事,減肥囉
房仲真是不用功!真的得上上銀行的課。

除非以後都用現金買賣,不然想轉嫁消費者15%,

首先得看銀行貸不貸得下來。

銀行不是笨蛋,無緣無故增值的15%,這風險銀行敢擔嗎?

貸得下來嗎?

別忘了~現在銀行正在縮銀根。



如果版主您說的對....
那你應該要支持課奢侈稅(炒房稅)
因為這樣您的收入會因房價漲15% 可以多抽點庸金
甚至您應該要去立法院 要求奢侈稅提高到100%

講這麼多 不就是因為奢侈稅會害您收入變少
一個政策 要看最痛的是誰 看誰喊的最大聲 就是他了
我以為這次奢侈稅 房仲將是最慘的一群

看到最好的地段 十字路口 四邊都是房仲 還不只一家時
心裡真是覺得可悲 不事生產 靠抽傭金的行業 竟占據了最精華的地段資源

jim_raynor wrote:
房仲真是不用功!


不是不用功,是想嚇嚇很有衝動的人看看能不能多騙幾個,順便幫自己打支強心的
是啊 樓主 既然已經出社會這麼多年
應該知道風水輪流傳這句話吧 怎還看不開呢
這幾年賺得還不夠多嗎?

稅金提高對投資客影響甚大 短期之內不能買賣 如果要拋售勢必要降價售出
否則誰肯買呢 就算要轉嫁 這個所謂的"成本" 那也看買家願不願意接受呢
反正賣不出 就是那些投資客要負擔利息 看誰撐的久!

說真的台灣很可憐 什麼資本社會主義 說穿了 都只是那些有錢人賺走了 成就M型社會
舉凡物價, 工資, 房價, 油價 及 民生必需品, 都是亂七八糟 隨商人壟斷, 高台物價,
這叫一般小老百姓情何以堪, 如何生活呀!

最近版上有人提到德國禁止炒房地產, 幾年前我曾出差到Essen去, 聽當地的台灣朋友說, 雖然稅收很高, 但有些福利政策都還可以, 當地的房屋租金也不會貴的嚇人, 房物價錢更不會有天價, 甚至是民生必需物品也不會高的嚇人, 就打個比方說, 在當地超市 百元內能買到 例如 起司、火腿、吐司、牛奶、餅干, 盥洗物品 洗髮精,、沐浴乳, 那一個月在德國因為牛奶便宜,天天買來當水喝,真過癮呢。
當然在當地食衣住行 消費還是比台灣高一些, 但至少還有許多物價是維持像我這樣的窮人可以負擔的起。

反觀台灣什麼都要漲, 政府在這十幾年是否有做好本份呢? 今天房地產課徵奢侈稅只是剛好的, 希望不是雷聲大雨點小, 在這個年代, 市井小民賺不了大錢, 至少期許過的安居樂業的生活, 就算沒錢 能買個舊房也好, 至少也是個成家立業的開始.

最近看了大陸劇"蝸居" 裡面就是探討高物價、高房價對人民的影響, 看了挺有感觸的, 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有本是可以賺大錢、住豪宅的....

希望房價有天能購回歸到基礎面,不要再有人炒房,造成其他人的痛苦。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