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他的年收入2百萬,屬於中產階級,算是律師、醫師、機師階層的人,但買房貸款看收支比,卻要200%才能貸款八成,買2000萬的房要年收2百萬,一個月收入16萬、房貸一個月6萬,才能達到標準。
也有網友對「中產」提出不同看法,「2百就中產喔,有這麼簡單嗎」、「5百以上再說是中產」、「年收2百不是中產,而且除了台北市以外都不難買」、「你怎麼會認為年收2百可以算中產」、「醫師跟機師至少5百萬起跳吧,機師看資歷,醫師看想不想拚」、「醫生哪有2百萬那麼少開診所的肯定破千萬」。
㊙愛拍照倒楣老人可以去爆料公社跟其他社團搜尋美圖㊙好酒沉甕底還要再等一下下㊙
她提醒,有「3類物件」容易落入難貸區,並強調民眾購屋不能只憑藉勇氣
1.蛋殼區新屋
張旭嵐表示,這類新興重劃區發展尚未成熟,推案量大、空屋率高,使得日後轉手不易,容易因鑑價不足導致貸不滿。
2.蛋白區老屋
倘若是精華區的老屋因有都更或自住效益,價值偏向穩定;不過,若非屬交通便利的老屋,有可能面臨鑑價不高,加上老屋貸款年期短,將會加重每月貸款負擔。
3.小坪數住宅
近年來小宅當道,連多家建商都紛紛推出低總價的小坪數物件以滿足市場需求,竟也落入難貸區?張旭嵐說明,12坪以下物件常被視為投資型物件,不少銀行直接拒絕收件,她建議首購族要至少以15坪以上為購屋標準。
㊙愛拍照倒楣老人可以去爆料公社跟其他社團搜尋美圖㊙好酒沉甕底還要再等一下下㊙
近期房市交易冷清,然而租客向房東買房的案例卻有增加趨勢,專家表示,此時入手不僅可以買到相對便宜價格,也不怕銀行房貸延遲問題,且租客向房東買房,不只自己了解屋況,還能省下大筆仲介服務、裝潢費用,可說是一舉數得,對租屋族來說,建議若有能力、機會就應出手。
節省仲介、搬家費用 交易安全也能委託銀行
好處不僅如此,由於租客已租住很長一段時間,房屋現況有無瑕疵也相當清楚,買賣雙方在房屋「瑕疵擔保責任」上很快達成共識、沒有紛爭;此外,由於雙方認識,租客還省下買賣房屋的仲介費用,若以總價1,500萬元為例,以買賣總價6%計算,買賣雙方可省下近90萬元的仲介服務費,加上房客搬家、冷氣機裝設與裝修費用等,約省下一百多萬元。
㊙愛拍照倒楣老人可以去爆料公社跟其他社團搜尋美圖㊙好酒沉甕底還要再等一下下㊙
當前國內物價上漲壓力正逐步緩解。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37%,寫下 51個月新低。其中,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居住類」物價指數也呈現降溫,年增率已連續3個月低於2%,主要受惠於住宅維修、水電燃氣費用漲幅縮小,顯示整體物價結構正逐漸趨於穩定。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在整體物價趨緩的同時,「租金」卻仍持續上揚。已連續23個月站穩在2%以上,成為物價結構中少數持續攀升的項目之一。
房市冷清推升租屋需求穩定
根據統計,6月房租指數年增率達2.3%,反映租屋市場的漲勢依舊未歇。根據《經濟日報》報導,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指出,房租變動與多項因素交錯影響,包括通膨走勢、房東持有成本、租客支付能力,以及市場供需狀況。過去幾年,疫情期間曾有部分房東短暫調降租金,然而,隨著房價不斷走高,屋主持有成本上升,加上整體物價水平攀升,租金也隨之水漲船高,反映在統計數據上便是租金指數的持續增長。
此外,政府近年積極推出租金補貼政策,藉此降低租屋族的負擔,但租金漲勢卻未明顯降溫。曾敬德指出,近期房市交易量明顯萎縮,尤其是過去三季的買賣交易量下滑幅度頗大,代表不少原本有意購屋的民眾轉向租屋市場尋求過渡性居所。當市場上購屋需求遞延,租屋需求自然升溫,進而推動租金持續走高。
㊙愛拍照倒楣老人可以去爆料公社跟其他社團搜尋美圖㊙好酒沉甕底還要再等一下下㊙
2025政府管治政策下房地產進入冷市,一名網友在PTT宣稱「台灣房價已經到頂了吧?」,原PO指出,在政府的第七波打房政策生效下,房市確實出現下跌情形,未來應該也不會再高了。對此網友直搖頭「根本還沒,現在是被政策打壓罷了」。
貼文下方網友搖頭「還好吧,有人願意用比你更高的價錢買你的房子,就還會漲啦」、「股市一直噴,房價沒噴,真的會有這麼爽的事嗎」、「你是不是很想買,我看你很急」、「3年內的確相對高點,但10年後的事誰說的準」、「我覺得啊你應該是在幫自己打氣,不要鐵齒了,有能力趕快買」、「2008年大家也覺得不會再高了」、「最近能買的快買,等銀行額度出來要噴了」。
也有網友直言「如果真的房價到頂,政府何必打房,邏輯死亡」,指出事實就是房價仍然一直在漲,所以才需要出動政策干擾,這一波基本上就是希望讓貧富差距不要那麼大留一點額度,給年輕人一些機會。他也提醒,現在因為第二房限制貸款被綁起手腳的人,很可能會在綁久之後報復性買房。
底
線
的
地
方
正
解
呵呵

㊙愛拍照倒楣老人可以去爆料公社跟其他社團搜尋美圖㊙好酒沉甕底還要再等一下下㊙
房仲業者聯徵中心統計,全台首季購屋人平均鑑估值與 2021 年同期相比增加 231.3 萬元,不過平均購屋面積卻減少 3.1 坪,等於是 民眾若晚 5 年買房,除得多付 200 餘萬元,同時少買一間 3 坪大空間。
疫情後房價走高,惟民眾所能負擔的總價帶不變情況下,無奈的購屋人只能越買越貴、越買越小。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2025 年第一季全台購屋貸款平均鑑估值達 1374.8 萬元,較 2021 年同期增加 231.3 萬元,增幅高達 20.2%;細數全台七大都會區數據,平均鑑估值都成長 200 萬元以上
㊙愛拍照倒楣老人可以去爆料公社跟其他社團搜尋美圖㊙好酒沉甕底還要再等一下下㊙
根據台灣房屋趨勢中心整理金管會數據,觀察銀行辦理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俗稱以房養老),近一年半的核貸件數與金額明顯增加,不僅自去年Q3的240件、到今年各季皆超過300件,貸款金額亦從去年最低478萬、到今年皆突破700萬。專家表示,主因「以房養老」不受打炒房政策限制,除銀行推廣外,銀髮族近年財務觀念較新穎,對於房產變現意願相對也更高。
|不受打炒房約束 銀行推廣亦加速核款
引用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彙整金管會數據,觀察銀行辦理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以房養老」,發現去年Q3單季件數240件、至Q4即增至439件,核貸件數顯著增加,且今年各季也都超過300件、Q2相比去年同期更年增42%;其中平均每件貸款金額也從去年最低478萬、最高平均667萬,到今年皆突破700萬。
㊙愛拍照倒楣老人可以去爆料公社跟其他社團搜尋美圖㊙好酒沉甕底還要再等一下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