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圈內的自己針對房地產市場看到的狀況分析如以下~2020~2022熱潮現象~因為在生在新竹我就拿新竹做一個舉例..新竹從2020~2022年開始維繫了兩年 漲幅來到平均40%up(有些稀有社區釋出甚至超過了100%漲幅) 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有很多我自己的客人從本來要買房子越看越傷心的一堆)...還記得2020年末我們公司出遊了一個禮拜,光那一個禮拜,公司體系內部就成交了200多戶的恐怖數量!這兩年的誇張漲幅不外乎是當時美國QE狂印鈔票導致,熱錢一多,大家就會選擇相對保守也就是當時的房地產市場,所以才會造成前一波平均漲幅超過40%的原因。(每次想到這邊就覺得當時怎麼沒有狠下心隨便買一間...)疫情趨緩後升息恐怕是造成這次漲跌最主要的原因...從去年2022Q3開始,開始發現產生了變化,疫情漸漸看似好轉穩定了以後,開始央行在去年第4次升息以及今年三月又升一次 導致現在平均房貸利率已經突破【2%以上】!!!這是粗體字這是有底線的文字以上絕對是會造成房地產市場急速降溫的一種方式,現在買房子自從實價登入2.0上路以後越來越透明化,以及土地平權條例有可能準備要上路了,也會造成大量投資族群的退場,再者更尤其我們新竹科技園區有大量的理性分析客戶..都在等這一波的跌價。而從2023年開始,明顯看到了多數屋主開始調降了價格,不再堅持,除非真的是相對稀有的物件,才有可能還持續緩漲。所以我客觀地認為房地產市場也絕對有所謂的震盪期,交易量的緊縮,絕對也是造成交易的價格主因,但反觀一句常常給客戶忠告,如果是有剛性需求的客戶,那怕現在市場不穩定,但只要是評估後,價格是合理的,透過房貸的方便 可以讓自己先擁有自己的殼,也可以當作是自己未來房市再次反轉後換屋的跳板~回到買房的最初衷,不就是要買來住的嗎,除了階段性的迫切換房,其實真的是只要適合自己的房子,還是值得下手去擁有~以上為本人小小看法 謝謝~
winston58 wrote:玉山金存股二十年, ...(恕刪) 玩股票的人 不會只買一支 這與博弈一樣 不會永遠玩一支球隊而已 最終獲利 多數人還是輸給房地產 房地產是不動產 不動就是穩。我姐夫作股票40餘年 台灣當時股票還沒上市都用手寫板在玩的 一生沒吃過頭路 現在近70歲 身體非常不好 為了蠅頭小利 曾贏上億也曾輸數億 來來回回 實際上小賠終結 生活日子都是靠我姐在維持千萬不要叫人玩股票 聰明的人自己當老闆上櫃上市讓別人玩。我認為有能力 土地與房產及廠房多買一點絕對不會錯 全世界走到哪裡都一樣千萬別叫人玩股票 這種門檻低的東西遲早害一堆廢寢忘食的廢人入坑 沒人要出來工作 台灣內需不會有任何前途。
想當個好爸爸 wrote:房地產是不動產 不動就是穩。我姐夫作股票40餘年 台灣當時股票還沒上市都用手寫板在玩的 一生沒吃過頭路 現在近70歲 身體非常不好 為了蠅頭小利 曾贏上億也曾輸數億 來來回回 實際上小賠終結 生活日子都是靠我姐在維持 笑死。房子土地因為屬性的關係,才叫不動產。不是因為它們不會跌。現金,珠寶,黃金,股票,債券……都是動產。不然都拿去填海好了。不動產不管賠售或有賺,終究都是要換成動產的,所以你自己知道在講什麼嗎?你姐夫功力有待加強,不是他投資的東西不好,懂嗎?
Z3300 wrote:喔..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裡面也有提到奧地利通貨膨脹時(p48)卡斯提裘尼發現貨幣貶值可能帶來的巨大機會在奧地利以貸款方式購買有效資產,不管價格把錢換成負債拿來買房然後通膨後,用一錢不值的鈔票來償還這筆債務,這次會不一樣? 您說的卡斯提裘尼的案例,那時奧地利/德國都發生了超級惡性通膨,當時面額十億馬克買一包衛生紙,因為協約國對德國的戰爭賠款太過苛刻,德國威瑪政府只能印鈔支付開銷,引發超級惡性通膨,也種下了納粹希特勒上台的種子,在凡爾賽召開的和談,當時有遠見的凱因斯呼籲協約國(英/法)不要對德國施予過高的賠款要求,否則將讓德國人遭受痛苦,進而引發德國人的不滿產生敵意.這次通膨率連10趴都不到,當然會不一樣.
沒有那麼複雜啦!簡單問一句,波克夏或台積電或玉山金那麼厲害,有沒有人手一張?門檻這麼低又穩賺高獲利,台灣的持股人數怎麼不是兩千三百萬?沒買的人怎麼不會想買一張?房子呢?如果買房跟買股一樣簡單,手上沒房子的誰不想買一間?即使買房門檻這麼高,大家還是怎麼樣都要擁有至少一間所以台灣自有率超過八成!為什麼大家是賣股買房,而不是賣房存股?買房還是買股還不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