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公設比飆高民眾怒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沒電梯上樓用飛的嗎

假議題~就問個簡單的問題. 90年代平均公設比31.5%,當時為何不吵?哪次不是買家吸收?

"台灣房屋針對六大都會區住宅成交資料統計,各年代平均公設比如下:70年代以前8.5%、70年代15.7%、80年代26.2%、90年代31.5%、100年代35.3%。"
https://house.yahoo.com.tw/%E5%8F%B0%E7%81%A3%E6%88%BF%E5%B1%8B%E5%85%AC%E8%A8%AD%E6%AF%94%E5%A4%A7%E8%AA%BF%E6%9F%A5-092308331.html

https://house123.com.tw/images/962x551x1387108240.92.jpg.pagespeed.ic.s-4gq3wT3Q.webp
虛坪:
40 坪,單價 50 萬,總價 2,000 萬
公設比 35%,主+陽 26 坪
VS
實坪制:
主+陽 26 坪,總價 2,000 萬,單價 77 萬

請問差在哪裡?
朝三暮四比較爽?猴子膩?

現在的公設比有人買單,
就代表市場接受這個總價啦,
你當已經買房的人都不會按計算機喔?
不要再妄想公設不計價會變便宜啦,
如果低公設的房子比較吃香,
建商早就蓋爆了好嗎?
C_J_W wrote:
沒錯啊,重劃區新屋公...(恕刪)


只是有個疑問,基本上大家使用的公設空間都是相同,但同一大樓建物中權狀60坪跟權狀30坪的按公設比例付出就不是在同一基準上,大家都是習以為常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說穿了就是不能面對薪資房價比的巨大差異
沒有人在討論不要電梯花園管理室好嗎?
只是要「房價」統計數值更正為實坪
也沒有消費者說要建商免費蓋來送
只是政府不願面對超高房價低薪資的真實數據
個人感覺這是假議題,公設不計入個人持有坪數,那公設要給誰持有? 同樣的建築基地,公設不計入個人坪數,羊毛長在羊身上,所以單位坪數價格當然提高,除非公設都歸建商持有,但將來公設電梯水塔壞了,誰要修? 多年後房屋需要都更重建,那建商是否能來插一咖,自由經濟市場,每樣東西的價格都會以市場供需的方式呈現,除非社會主義由政府承擔或干涉,但這在台灣可行嗎? 這討論只會增加不同看法兩端的衝突加劇,但最終卻無法解決問題,卻只有產生衝突的議題,真的沒有甚麼意義。
cc6667h wrote:
只是有個疑問,基本上大家使用的公設空間都是相同,但同一大樓建物中權狀60坪跟權狀30坪的按公設比例付出就不是在同一基準上,大家都是習以為常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理論上,60坪可住的人數就是30坪的2倍,分攤的公設面積是2倍。
我認為大樓每一戶同樣公設比,是合理的計算方法
194319431943 wrote:
實坪制就老實的講每坪61.5萬含公設,就不會有爭議了啊.
為什麼要搞虛坪制?還要找資料來換算實坪多少?


這樣才比較難把一堆建案列在一起比吧!
常常聽到賣房子的一直強調房子的獨特性也是同樣道理.
不想被放在一起比..
gn00378095 wrote:
實坪制:
主+陽 26 坪,總價 2,000 萬,單價 77 萬

實坪制:
主+陽 26 坪,總價 1,820 萬,單價 70 萬
主+陽 26 坪,總價 1,560 萬,單價 60 萬
主+陽 26 坪,總價 1,300 萬,單價 50 萬

賣屋只需要這樣表示不好嗎?
不需管有多少公設比 建商要灌多少錢在單價上是他的事 客戶可以選擇買不買單
有人買房要設施好的 OK! 選單價高的
有人不想花太多錢在公設 選單價低的
cc6667h wrote:
但同一大樓建物中權狀60坪跟權狀30坪的按公設比例付出就不是在同一基準上,大家都是習以為常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我以前年輕時也覺得奇怪,甚至覺得不合理,現在就覺得還好。

大戶 60 坪,小戶 30 坪,權狀上的持分就是不一樣,買房時是買這個持分權利,那是按權利的比例來算。

至於使用,那是另一個情況,例如我對游泳池有持分,但我從不用,所以理論上我是可以不支付泳池的水費等等,那是使用費的觀點,不是買下物權的觀點。但很多時候是為了一種方便,所以大家也不太計較,畢竟有些公設按戶攤算才合理、有些按面積攤算、有些按人頭攤算(小戶未必人少哦)... 等等等。

要計較就是到處設刷卡機就好,要用可以,看是按次,按時,按使用面積,按移動距離,按耗電程度,按..... 都可以,但這種社區我住不太下去就是,太計較,太明白。(但有些人也許覺得這很公平啦,就看人囉)
Pentagon wrote:
一個區域的平均房價是100...(恕刪)



這…建商還沒灌水前,我比較懷疑腦子灌水了!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