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聽了SWAY這些人言論,而沒買房的人

yobi258 wrote:
任一城市中的透天了


喔, 原來"任一"是這種解釋.
但30年前的建國三路透天, 哪是50萬頭期搞得定?
火車站旁邊耶, 我30年前唸高中時必經過的路耶.
yobi258 wrote:
我也在高雄的建國路上高中


建國三路和建國一路, 各有一間高中.
我對建國三路比較熟, 學校旁邊有自立陸橋, 已經拆了.
只是個過程 wrote:
喔, 原來"任一"是...(恕刪)


不然請教一下 任一要如何解釋
30年前的任一城市
不知道除了新北 台中 台南 高雄 還有那些算是城市?
加上桃園 新竹 嘉義好了
這些地方 當年用100萬當頭期 要買透天 真的是輕鬆寫意

而這些地方 30年前如果買下2間店面透天 現在要市值超過3000萬的
真的是完全沒有難度
yobi258 wrote:
透天


你講的是透天還是店面啊?
建國三路是店面吧.
30年前高雄最繁華的地方之一. (五福路和中山路交叉口亦是)
30年前 買透天幾乎都是挑臨路透天 (當年還沒流行車庫型的透天)
也就是所謂的店面透天
差別只是當年已有商圈
或是後來才發展形成新商圈

前者當然當年就偏貴 獲利程度就看商圈是否更繁榮
後者當然當年基期低 獲利的比率會相對高

重點就是 當年這些城市中 臨路的透天 隨便買
現值3000萬 或是更多 一點也不奇怪
硬要扯特例的 或雞蛋裡挑骨頭 那我也沒辦法
yobi258 wrote:
30年前 買透天幾(恕刪)


好吧. 隨便你說吧.
我當年同學很多住透天, 不是你說的店面型透天.
你的但書讓人難以理解.
THE666 wrote:
SWAY


就像兩岸一樣
有做愛國生意的有做愛台生意的

對SWAY來說
看空是就是一門生意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買房不像買股票,股票每一張都一樣,
但是房子每一間都不一樣。
有賺錢的房子,也有虧錢的房子。

omniyeh wrote:
買房買股,個人選擇,沒什麼對錯,沒有一定或絕對好壞,賺賠自己承受。
沒有什麼 "股票每一張都一樣" 這種事,如果你眼中只有 0050 一支,那隨便您。
股票就是商品,上市上櫃公司千百家,每家營運業績不同,價值不同,漲跌不同。

不是啦, 他的意思是, 在台北市券商買的台積電, 跟在屏東市券商買的台積電, 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不會說屏東買的台積電就不會漲, 或股息發較少...


沒有什麼 "股票每一張都一樣" 這種事

您指的應該是: 沒有什麼 "股票每一都一樣" 這種事


台北市仁愛路蓋一棟帝寶, 跟在屏東仁愛路蓋一棟帝寶, 規格 100% 一樣, 也不會兩個是一樣的漲跌或報酬...
yobi258 wrote:
新北 台中 台南 桃園當年市區內的"透天" 現在也都不會差到那裡去
30年前的100萬當頭期 在這些城市要買店面透天 可以說是滿大街可以挑

新北市太大,講三重好了。30年前小馬路上,光一樓店面就要上千萬了好嗎?一千萬利息80-90萬,還不算本金攤還。一百萬要買個頭。最好一般人買得起。這麼好買,問一下你家長輩,為什麼沒買個十間?

還有,你三十年後來講當年店面如何如何都是沒意義的。不然我也來講30年前買台積電好了?
dancingra wrote:
不是啦, 他的意思是, 在台北市券商買的台積電, 跟在屏東市券商買的台積電, 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不會說屏東買的台積電就不會漲, 或股息發較少...


問題是,每個人進價都不同啊,每個人的本益比,殖利率都不同啊。如果玩融資,被斷頭的點也不同啊。怎麼會當成一樣的 ? 為什麼有人買就會賺,我買就會虧 ?

連我自己進出同一檔股票,三個月前賺了一票,半年後同樣再操作一次就吐回去了。怎麼會一樣 ?

說哪家券商買都一樣,這種事有什麼好討論的。難不成跟哪家都買都一樣東西,就會賺錢,或賺比較多錢。跟不同人買不同價,買不同東西,就會虧或賺比較少。有邏輯必然性嗎 ?

要說房地產市場比較不透明,實務操作上困難許多,股票比較透明,那還說的過去。

只有 20 萬的人,買張台積電還不夠格 (不討論零股),去買 0050 也不錯,個人選擇,20 萬想去玩房地產紅單都可能不夠。

若有 500 萬,要買房,投股市,All in ? 隨便。很多人是會分散下去的,或許一部分自住房屋自備款,一部分基金,股票,黃金。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