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在怕什麼呢? 是擔心實坪制以後沒模糊的空間,而不跟進其他國家?

真想要實坪制⋯⋯但是實施之後車位又要被炒一波了,有沒有人有解?
dallasoriginal wrote:
去想想為何全世界都實坪登記制吧!


我不知道張金鶚的話還有沒有人要聽: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301)
房地產教授張金鶚表示,現在虛坪登記情況不合理,但完全實坪制也不合理,因為公設仍必須花成本興建,公設比高低仍一定程度反應社區品質。他認為,政府要改革,除了從資訊完整揭露下手,也應推動建物、公設分離計價,雙管齊下,才能解決虛坪問題。


真正問題在於容積用途與賣價合理性, 3 樓房內地板一坪、23 樓房內地板一坪、33樓地板一坪、停車場一坪、梯間一坪, 都均一價一坪算 60 萬元賣, 是不是合理? 真要細應該細在這種地方, 並不是仍然單純一個實坪報價就好... 就像有人講的, 就是讓建商跟代銷在銷售上更麻煩罷了...

強調一下, 沒有反對實坪報價的意思, 也沒反對實坪登記的意思; 而是反對把實坪制的功效過度理想化, 就好像把實價登錄到門牌過度理想化一樣... 市場, 說得很白, 其實就是籌碼對決而已, 當資訊一切都夠透明時, 就只剩下比誰手上有貨? 誰的貨好? 誰口袋夠深? 口袋深的人想不想來買?... 漲不漲、跌不跌, 跟這些籌碼情況才有關係...
笑聲救地球 wrote:
我也覺得有這個必要、現在看房子的坪數都很不準

真的, 有心買房就一定要認真看, 預售就去要圖 (有什麼圖要什麼圖, 廣告文宣什麼都要拿下來留著), 有 CAD 檔就要 CAD 檔 (電腦上用 CAD 軟體, 或找有熟 CAD 的朋友用電腦幫忙量), 有實屋就去看實屋, 最差也要帶上皮尺、手機、筆記本, 該拍就拍下來, 好好算一算... 只聽建商/代銷的說法是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實看實量, 不要管建商宣稱幾坪, "誠實" 的圖面可以告訴買家很多的事!
室內坪數準不準,跟實坪制本身有什麼關係!
dancingra wrote:
我不知道張金鶚的話還...(恕刪)


其實目前推實坪制,主要是不給建商有漲價的藉口(所以不是跌價),雖說藉口百百種,但實坪制是目前最容易更動的一個方式,其它你說原物料 人工 地價漲,控制不了,但現在擺明有一個實坪制的方式,讓你不用去丈量公設多大 車道多寬的方式去簡化大家的計算方式。

而且幾乎所有人都不確定台灣房價多高,政府不給實坪制真的是因為計算複雜嗎?
還是怕實坪計算了之後跟世界房價接軌?

推實坪制是消費者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措施,因為我可以丈量自己買的房子有多大實坪有多少,但我無法丈量社區公設比 和車道有多寬多大。

擺明了說,就是消費者已經不相信目前公設比的比例了,所以要改制度,如果改制度對總價沒差,那拜託 就改,這個跟囤房稅比,殺傷力趨近於零,但是蓋出來的東西會正常些。

P.S.三重區均價其實已經超越紐約平均價格了。
房市只有買方買不買得起與賣方願不願意賣的問題。實坪虛坪一點都不重要,如果有人願意出錢負擔改實坪制的花費,我就支持。同樣的如果是要花稅金改,我反對。
蔡總統他家地產可多了
打房跟本玩笑話



登卡普 wrote:
我認為實不實施都沒差(恕刪)
cat2dog wrote:
房市只有買方買不買得...(恕刪)


那也可以靠囤房稅來增加稅收,抵銷實坪制所花費的稅金,一來一往 划算。
都是小朋友才會吵這個,沒綠化公設的房子你要買?台中也有一坪10幾萬格局爛的甚至個位數,非常低公設的萬戶大樓,怎不見你去買喊便宜的
很明顯的魯蛇個性,要享受卻不想付錢,怎才幾毛錢,也想跟人看新房子喔
老套的激將法出現了😂,看來就是有既得利益者被打到痛楚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