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該租屋?還是買房?

s2265 wrote:
jiahsien大大説的沒錯
我指的360萬是頭份二十多年的大樓
雙北地區是天價中的天價
地少人稠供需失衡
所以房市的思考模式會與中南部不一樣

此外我可以請教一下如何把別人的引言放在我的文章之上嗎?
我不知道怎麼放
沒有别人的引言讓您誤解了
Sorry!(恕刪)


我走現實風..有多少錢作多少事的現實風..

記的前面我回過你銀河路的房子嗎?

260萬就有機會買到了的那間(我不確定房子位置..260是開價..你也不需要考慮他..只是拿出來作比喻)

也許像你說的

s2265 wrote:
銀河路260萬是很老舊的房子吧
那裡旁邊剛好就是高速公路很吵耶
而且那裡生活機能不理想
銀河路上還有許多風化場所
這種地方再便宜我也不要(恕刪)


旦我看的是另一個現實面..

25年的電梯大樓..生活機能不優..

旦..一個月能省1萬元的房租支出..

就算260萬全貸.一個月不用1萬的房貸..等於你付30年的房租..那30年後..你直接多一間房子

值得嗎?

見仁見智..旦如果是我..我只是為了住..會優先考慮這一類的房子

畢竟他給於買方的壓力最小..輕鬆..你也不太需要去煩惱未來房價高低

因為就算打到骨折..30年後剩130...你一樣賺130萬

不是嗎?



當然..如果我有1000萬..那我會考量的東西會變..

如果我有1億..那考量一定又會有所不同

旦如果我沒錢..那我一定優先考慮這些在我能接受的生活鄉鎮中相對低價的房子

畢竟有多少錢作多少事..這才是現實不是嗎?







PS:對了沒錢我就不會考慮裝潢..除非房子沒辦法住人

畢竟都沒錢了還打腫臉去充胖子的意義是什麼??

錢留著還房貸遠比花在無謂的裝潢上實際和重要
您的思考邏輯能力相當強
提供我另外不同的思考方向
買房也是需要衝動的
我喜歡住大樓
但是惟一一次有買房的衝動居然是下面這個房子
六米寬的透天
格局方正
只是地點離工作地點太遠
距離頭份約二十多公里的苗栗公館地區
價格也太高1300萬
所以只能看看就好
同樣格局在頭份至少2500萬起跳




黑羽斷翼 wrote:


我走現實風..有...(恕刪)
請問一下要如何才能使用某一段完整的引言功能呢?
我手機使用的引言功能都只有引言前面幾個字而已
後面的全部都不見了
iPhone手機mobile01 app在要引言的右上方三個小點


只會出現這樣的畫面
並沒有出現引言的選項


只有按右下角的二個豆芽菜符號才可以引言回覆




但是也只有精簡版的引言
無法圈選反白再引言
真是傷腦筋啊

paulgogogo wrote:
我跟您一樣3個小孩,目前住桃園,5年前也是買了一間26坪的老公寓3F,
這幾年都開車通車....車子才買4年開了19萬公里,我現在很慶幸當初有買那間老公寓,
通車15年了真的累了,小孩沒睡飽跟著上台北上學,我夫妻倆都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更別說陪小孩的時間,這幾年房子沒住我都便宜租給內科上班的人,
最近我第二個孩子要上小學了,也真的通車到累了.....,所以我們把房子收回來自己住,
真的建議別花太多時間通勤尤其是有小孩,老公寓便宜加減買,我當年也是買1000萬....付房貸一個月25000,我覺得這樣算蠻划算的。...(恕刪)


謝謝分享........



沒錢只能當阿宅... wrote:
家庭月入有10萬但是存款才50萬
表示花費支出太多了,繳3萬貸款只會讓你
有透支的風險,...(恕刪)


+1

我也覺得風險太高了。
黑羽斷翼 wrote:
旦如果你不是買房..你是360萬的租金支出??這沒問題吧..
算下來..買房30年..你還多存了240萬在自己的財產中..
對嗎?


前提是房價緩漲或持平的狀態
如果房價是緩跌的趨勢
這240萬只會一直減少
還不如定存
再者還有頭期款的差別
很多時候頭期款已經是10幾年的租金了

黑羽斷翼 wrote:
說真的..我出社會到現在..我只看到利率降..還沒看過他漲..
旦你說的很對..若是之後台灣央行升息利息支出會更可觀
那..房租會漲嗎??難道房租漲了支出不會增加嗎??


沒錯
利率一直降
但現在也只剩下1%可降
也就是央行對抗通膨只剩下1%利率的工具可用
如果央行將利率降到0%或負利率還無法抵抗通膨
就準備變成跟日本一樣失落20年吧

降息是為了逼出民間的錢進行投資
但降到一個程度民間沒多餘的錢而且定存也沒多少的利息時
人民只會減少消費
民間消費會變成通縮的狀態
資金週轉率會下降經濟會變成停滯狀態
消費減少=>存貨增加=>工廠周轉不過倒閉=>失業率上升=>人民收入減少=>消費繼續減少
這種惡性循環比金融海嘯還可怕的

再者房租會不會漲是看人口
過去台灣人口是一直增加也就是需求是一直增加的
怎樣跌都會反彈
但未來台灣人口將會不斷減少
也就是需求會一直不斷的減少
在短短10年內大學生總數將3分之1將近30萬人
台灣有150幾所大學
所以短短10年內至少會倒掉30幾所大學
而這30幾所大學周圍的商圈跟租屋市場都會萎縮
我住在中正大學的學區附近感受最深
因學生減少房子供給增加房租一直漲不起來
這邊甚至有一個月2500的套房

至於人口會不會再次回升
日本從90年代至今快30年了
人口持續減少的趨勢一點都沒變
日本的出生率還比台灣高呢
s2265 wrote:
請問一下要如何才能使用某一段完整的引言功能呢?
我手機使用的引言功能都只有引言前面幾個字而已
後面的全部都不見了(恕刪)


手機我也只能用轉貼的..先複製你要的留言..在轉貼到引言區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前提是房價緩漲或持平的狀態
如果房價是緩跌的趨勢
這240萬只會一直減少
還不如定存
再者還有頭期款的差別
很多時候頭期款已經是10幾年的租金了
沒錯
利率一直降
但現在也只剩下1%可降
也就是央行對抗通膨只剩下1%利率的工具可用
如果央行將利率降到0%或負利率還無法抵抗通膨
就準備變成跟日本一樣失落20年吧
降息是為了逼出民間的錢進行投資
但降到一個程度民間沒多餘的錢而且定存也沒多少的利息時
人民只會減少消費
民間消費會變成通縮的狀態
資金週轉率會下降經濟會變成停滯狀態


你說的很對..如果房價是趺..240萬會一直減少
旦..定存就一定會增加嗎?
台灣真的從每次來個金融風暴.就狂降一次利率
那...台灣不會走向日本的後路?



?
天知道.
不過..難道不買房..就能改變這一切??
你留著100多萬的頭期款租房..就不用面臨這些問題??

頭期款..說真的..除了雙北外..
其他地方要找到500以下的房子都一定找的到(以縣市為單位)
存的150萬當頭期款..很辛苦我也認同
旦很可惜..大多數的人都一樣..眼高手低..
我最近回文常在打..何不食肉糜
一群人..連十多萬都拿不出來
確只知道找新房子..找貴的房子..找他們眼中能住的房子
我前面有說過..我家當初買屋時..大家的想法是什麼
幾十年過去了..大家現在的想法是..
你好聰明唷..當初知道便宜就快買在那..現在賺好多
而且回頭看一下你的上一代..基本上你的上一代如果有買房
他們沒有遇到過金融風暴的問題嗎?
沒有通膨的問題?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消費減少=>存貨增加=>工廠周轉不過倒閉=>失業率上升=>人民收入減少=>消費繼續減少
這種惡性循環比金融海嘯還可怕的


如果走到這一天..你認為..你留著100多萬的頭期款能改變什麼??
你會不用面臨這些問題嗎?你會不用吃飯租屋嗎?
了不起..你比買房的人多笑2聲..笑完後..一樣大家一起死.........
因為你的錢會變壁紙.....................................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再者房租會不會漲是看人口
過去台灣人口是一直增加也就是需求是一直增加的
怎樣跌都會反彈
但未來台灣人口將會不斷減少
也就是需求會一直不斷的減少
在短短10年內大學生總數將3分之1將近30萬人
台灣有150幾所大學
所以短短10年內至少會倒掉30幾所大學
而這30幾所大學周圍的商圈跟租屋市場都會萎縮
我住在中正大學的學區附近感受最深
因學生減少房子供給增加房租一直漲不起來
這邊甚至有一個月2500的套房
至於人口會不會再次回升
日本從90年代至今快30年了
人口持續減少的趨勢一點都沒變
日本的出生率還比台灣高呢


對..房租會不會漲是看人口的..旦不是看出生人口....
你一定會說我說什麼瘋話..不看出生人口看什麼..
生活圈..台灣人愈來愈喜歡往市中心擠
每個人買屋前都先看捷運..看什麼看什麼..
旦..真的需求也許也有沒錯..
每天省10-20分鐘..確要多花你人生的1/3的收入..
大家還是搶啊...
也就造成有些地方是相對保值..
不管是租金還是房價..

學生人數的問題..主要只是反映在非市區的學校上
提一下"稻德國真遠"<--台南人應該知道..5大校..也有人叫他"到國立真遠"
稻江
立德(現康寧大學)
興國(現中信金管學院)
真理(最近很紅的麻豆游泳池)
致遠(現首府大學)
提這幾所..是因為他夠慘
查一下15年前他們的學生人數
在查一下他們現在的學生人數
你就知道為什麼說慘了
旦..你查查台大..輔仁..文化..成功..淡江..他們的學生人數..隨便一所和5所比
這些學校最便宜的區域應該是淡江..
不用查只看地點就知道才對


而且學生人數的減少..所以你們會去這些學校的週邊住嗎??
學生的需求和一般人不太一樣..沒錯人在減少..旦重要嗎?
難道學生減少..前面出生的那些人就不需要居住需求??
人口的減少很大一部份影響的是建商..是投資者
對於買屋本來就是自住需求的人而言..關他屁事
難道學生人口多..他就能把房子賣出來不用住了賺一手??
會影響房價啊?
不管影不影響..很多人一生也就一間房而已..你能賣嗎?
賺2000萬..我賣了...他X的...我也買不起下一間啊
賠2000萬..我賣了...他X的...我能一間換2間嗎?


過去啊..法拍..這是個很看市場的市場
過去的法拍市場..
10拍是基本數
20拍是剛好而已
30拍也很常見
40拍是高級案件
旦..不敢買的一樣不敢買
當那個時期過去了..有人人都有房子了嗎??
沒有
現在..法拍常在1拍或2拍就一堆人在瘋搶某一區的房子?
那一樣..有人人都有房子了嗎??
沒有
景氣本來就高高低低
20年後..我如果20年前知道20年後..
我早發了
我還在這和你回文作什麼
XD

想想眼前的需求吧..
20年後的世界太虛幻














其實..你要我猜..我認為..當台灣真的不行時..台灣會全面開放外資..
這是個比錢的時代..只要有錢..誰管你錢那來的..對嗎?
黑羽斷翼 wrote:
如果我沒記錯..ldw406大大已經跳海了..

他已經進入房貸的世界中了..所以他的美元定存還在不在我不清楚

旦如果投資真的那麼優..他買房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家買房原因很單純,就只是因為目前找不到"便宜"的想租的房子,然後剛好又看到一間條件和價格可以接受的房子,就買了,衝動嗎?確實有衝動的成分在,畢竟我本身是空空,我認為房市會像日本一樣長期緩跌20年,現在買等於是賠錢,而且若再多花一些時間,一定可以找到夠便宜又符合條件的租屋,但是,人生就是有許多但是,老婆一直想要"擁有房子"的那種安全感(雖然我認為房子是銀行的),而且她買得起(對,是她買得起,不是我,我只出一小部份的頭期),所以就買下去了。簡單講,就是"花錢買安全感",安全感這種東西非常主觀,它沒有定價,端看每個人願意花多少錢去買。

至於投資,我們不是美元定存,而是定期買美國指數化ETF ,前兩年全球股市不錯,有賺到錢,現在把前兩年投入的資金,大部份都拿回來買房,留下一小部份在美國,不過因為目前房貸利率低,所以我們有申請寬限期,房子也儘量不裝潢,只做基本的裝修,把錢省下來,繼續投資ETF賺利差,將來若升息再把錢拿去還房貸。
黑羽斷翼 wrote:
手機我也只能用轉貼...(恕刪)


1.定存雖然會受到通膨的侵蝕
但速度比較緩和
升息循環下資產價格會先下降
大資金持有者會喜好穩定標的的投資
相對於資產價格的下降
定存或國債還是比較佳的投資標的

2.我認同如果是自住需求的話
只要衡量自己負擔的起就去負擔吧
至於那些貸到8成以上的
就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吧

3.貨幣價值是相對而言
我一直在思考雖然我們使用的是新台幣
但投資來說新台幣是好的選擇嗎?
像現在玻利瓦爾跟辛巴威幣不會有人覺得其有價值
哪一天真的發生台幣大貶的情況
持有資產者或持有現金者一樣完蛋
只有持有外幣或黃金等保值商品才會度過

4.出生人口跟租屋市場有關係但不大
我之所以舉大學生是因為大學生族群住宿舍或租房的比較多
正確來說18~30或35歲的這段族群是租屋市場最主要的人口
而10年內這個族群的人口縮減是可以算的出來的
之前我就已經算過所以就不再贅述
而大學生是縮減速度最快的一群
一所大學可以養活多少人?
那倒一所大學會有多少人失業?
三流大學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倒閉
那一流大學就不會受到流彈潑及嗎?

5.台灣全面開放外資?
反思一下台灣現在有封鎖外資嗎?
除了陸資有所限制那其他國家也是跟陸資一樣的限制條件嗎?
如果台灣房地產有利可圖陸資或外資不會藉由第三地進來嗎?
我今天如果有上千億的資金要玩房地產
我也寧可選擇GDP年成長6%以上而且房地產便宜有人口紅利的東南亞
誰會去選擇GDP只有1、2%的而且房地產被炒翻天人口開始負成長的台灣
通縮的定義是什麼?
「通貨緊縮,簡稱通縮,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減少,但也指整體物價水準持續下降的現象,是一個與通貨膨脹相反的概念。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低於0時會發生通貨緊縮。請注意通貨緊縮與反通貨膨脹不同。通貨膨脹會使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通貨緊縮會使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上升。」引用自維基百科
總而言之
有需要買得起的就買
衷心祝福
不要越級打怪就好
但我拿錢去滾錢而不買房這也是我的本事
不勞看倌說嘴
厝緣到了再說吧!
黑羽斷翼 wrote:
因為你的錢會變壁紙........................................(恕刪)
我本來看到一間3百多的公寓也想入手
因為算一算跟租房子差不多
不過後來發現那是釣魚物件
又正好有人介紹不錯的物件
就租了
反正用被動收入來繳租還剩很多
不痛不癢
ldw406 wrote:
我們家買房原因很單...(恕刪)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