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cdy wrote:不是視而不見,而是...(恕刪) 一例一休可催生? 日研究指出:工時長短跟生育率有關2018-01-22 08:49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少子化問題嚴重,媒體報導,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向行政院長賴清德簡報表示,將針對0到2歲幼兒,全面發放每月2500元的「兒童照顧津貼」。談到「催生」,台灣政府總是想到補助一途,日本學者則提出更根本的手段:解決工時過長。日本人口研究學者河合雅司,在新書「未來年表」中討論人口減少對社會與國家的衝擊,以及政府可以採取的解決之道。解決少子化問題,他針對第一胎、第二胎,分別提出鼓勵生育的辦法。河合雅司認為,政府要鼓勵國民生第一胎,還是以支持鼓勵結婚最具效果。首先是安定就業市場,為無緣邂逅對象的人製造機會,同時必須期待相親恢復原有的功能。根據日本2015年的「第15次出生動向基本調查」,高達85.7%的單身男性,和89.3%的單身女性「打算總有一天要結婚、有小孩」,為這些人排除障礙、提供支援,是增加生育率的基本工夫。至於第二胎,他引用日本厚生勞動省2014年的「第12次21世紀成年人縱向研究」指出,丈夫休假時間愈長、花愈多時間在家事育兒上的人,生育第二胎以上子女的比率愈高。其中花不滿兩個小時做家事育兒者,第二胎出生的比率是29%。當花在家事育兒時間長達6小時以上者,第二胎出生率飆升到80%。根據這項調查,河合雅司認為,政府要「催生」,必須修正工時過長的問題。--------------------------------少子化主因是低薪.高房價,需從這地方著手
光現在每年學生越來越少。大學為了吸引學生而自建學生宿舍。造成大學附近宿舍一間間在招租和拋售。還掛高價想賣有緣人。房東你都租不掉。買的人要租給誰?人一年比一年少。薪水也比10~20年前還差。房價比之前貴2~3倍,建案一直在推。有那麼多有錢人嗎?以後年輕人和自住的應該會人手好幾間和好幾套房子吧!只是錢從哪裡來?
larrymayle wrote:光現在每年學生越來...(恕刪) 除了出租問題外 未來房子維護仍需要一筆費用當年金出現問題時 房地產的持有稅會逐步調升(跟國外一樣實價計稅 台灣是公告地價調整過慢 跟登價登錄完全脫節)以去因應越來越少人繳納的年金 入不敷出的問題像法國他們是提高相關生育補助 育兒津貼 跟托育等等補助讀書減免學費等等 才讓生育率回升到1.5以上台灣會跟你說作功德 一胎給你6000元的功德德政==============================可從日本的情況 看出台灣10~20年後 可能的樣子日本年輕一代有樓也不願要,國內大量房屋形同廢棄數年前,日本長野縣政府計劃擴闊一個路段,方便來往的大型貨車通過。由於道路周圍的一塊土地屬私人所有,政府須要向業主收購。當局發現,該幅土地是在明治時代由26位人士買下,至今土地業權的擁有人已增加至107人。然而,由於找尋這107位業權人要耗費大量時間及公帑,結果只好擱置計劃。在日本鄉郊以至東京等大城市,都會找到不少空置樓房,人去樓空,日久失修,花園雜草叢生,蟲鼠橫行,門前放滿未取的郵件,如此的空置房屋遍佈全國。據去年底估計,日本全國有八百萬間空置樓宇,另加上農地等,約有四百一十萬公頃的閒置土地,面積相等於整個九州。現時平均每7間住房就有1間空置。到2033年,空置樓宇更可能曾加至近二千萬間,佔樓宇總數的三分之一。大量房屋空置的一大原因,是日本社會嚴重的少子化及人口老化,新一代多離家到大城市發展。人口資料顯示,每4個日本人就有1個超過65歲,而70歲以上老人中有8成擁有住宅物業,這些老人百年歸老後,物業都由子女繼承,不過年輕一代往往不願繼承這些祖業。1950年代到80年代的經濟高度成長時期,買一棟房子住幾年,待樓宇漲價出售,又可以買另一間新房子。1980 年代中期,日本的人均收入超越了美國,工資及其他成本高漲,企業都將工廠遷移到發展中國家,當時的首相中曾根康弘鼓勵國人多投資於國內房地產。1990年的全國地價總額,是1985年時的二點四倍。1990年後,日本開始衰退,地產泡沫爆破,據日本政府最近發表的二〇一七年全國土地價格統計,日本的平均地價連續二十六年持續下降。出現了大量「負資產」。這些負資產樓房留給下一代並不一定是好事,因為當主人去世,作為接收遺產的下一代,繼承人首先要交遺產稅、物業稅及管理費等,若想拆掉了房子出售,也要支付拆卸的費用。因此愈來愈多日本年輕一代覺得繼承房地產很麻煩,不僅費事而且費錢。結果是愈來愈多房子無人繼承。根據日本民法,如果逝者沒有配偶、孩子的話,健在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子女、甚至他們的後代都會有繼承權。但繼承人須要重新登記,倘繼承人不重新登記,當局無從知物業的業權。2015年,土地廳抽樣調查400幅土地,結果發現有56%的土地是30年前登記的。事隔幾十年,當局要追查究竟誰有這些「負資產」繼承權,已經不容易,要找到擁有繼承權的人,就更加困難。日本現時出現了空置房屋不斷增加,新樓不停建造的情況。樓宇供過於求,直接拖低市價。新加坡國立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的清水千弘教授指,現時日本住宅價格每年下降約2%,長此下去,20年後住宅價格將再下跌50%。政府近幾年簡化了拆卸空置樓宇的程序,授權地方政府要求業主修葺老舊的樓宇,否則會加徵物業稅,倘不理會,地方政府可以拆掉樓宇,再要求業主支付費用,不過這項措施根本難以執行,因為首先要追查到樓宇的擁有人。部分地方政府會推行相應措施,鼓勵土地健康發展。例如茨城縣的笠間市和愛知縣的豐橋市的市政府,都會補助業主拆卸空置樓宇。中央政府委任了一組學者,研究這項議題,今年六月剛發表報告,建議是省減繼承的程序,但此舉又需要法務省、國土交通省及農林水產省的配合,看來殊不容易。日本《朝日新聞》的社論指出,當嬰兒潮一代相繼過世,人口更形下降時,無人的空置樓宇將會更加嚴重,這將會成為又一個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