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c543 wrote:
你把買房想的太複雜了...(恕刪)
那就是你跟太太的溝通上「目前」沒有一致的想法囉^^或是婚前沒有討論到這一塊。
至於小孩,很多人都是用寄戶口的,不用說誰,我小時候我媽也這麼做^^這是個參考方式,之前有位大大說的好,背了房貸拼命加班,卻錯過了孩子長大的過程值得嗎?
買不買,對於自住的人其實可以好好的再想一想^^
lyc168 wrote: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晚婚,小孩越生越少
也就代表像您這樣有迫切買房需求的人變少
剛性需求下降,房市怎麼會好?...(恕刪)
terrybog wrote:
那就是你跟太太的溝...(恕刪)
wei1234 wrote:
照晚婚來推算對購房的需求是下降的沒錯
但很多事真的很複雜,往往其它原因影響的權重更大
比如說你會覺得少子化會對機車購買量及總消費量有影響嗎?
照理論來講是年輕人變少了,買車的變少了,但是實際上機車價因為環保六期越來越貴,年輕人也越來越敢買,或是父母贊助
我要表達的不是機車市場與房市一樣, 而是不論機車市場或房市,都很難用單一少子化來衡量市場購買力
尤其房市又更複雜,牽涉太多層面,林全部長講的話我認為是有道理,不漲也不跌可能是最保險,但未來不排除開放陸資
不可否認少子化是一個因素,很重要沒錯,但是還會有更重要的而且突然的,那就是政府政策,例如開放陸資港資買房,那少子化一瞬間就變的不重要了,不要覺得不可能,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簡單講,如果你想買蛋白區可以等那些空屋降價去化,若想買蛋黃區的我看只會越等越貴,一輩子租房
我所謂的蛋黃區不是101大樓那種才叫蛋黃區,基本上地段好,機能方便的都可定義能蛋黃區,所以一個城市可以是很多蛋黃區
脆弱Bruce wrote:
醒醒吧
你沒認識有錢人還在租房子的
騙別人就算了
騙自己是哪一樁?
自住跟掃貨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你知道你自己在說甚麼嗎?..(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