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以刪文


素還真真真 wrote:
不然勒?房價有跌了嗎...(恕刪)


目前價格是漲多修正⋯

說跌⋯

量縮成這樣也不準

但是⋯

目前盤整完後

是量增價跌

或是量增價漲呢⋯⋯

個人覺得以目前史上低利貸款的狀況

投機客撐愈久壓力愈大

一旦反轉

恐怕多殺多會成真



素還真真真 wrote:
緩跌是多殺多的效應,效應過後還是漲,緩跌期間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懂?!

大家看清楚了,
這位大大說現在緩跌是 "多殺多的效應",
那不就要等效應過後才來買房? 大家懂?!
緩跌不過是個假象,未來打破重練才是事實
新政府土地政策這麼多,居住承諾也這麼多
大都會區老宅全面強制都更不幾年應該就看得到
蓋蓋好房價才好一次降到位還各方兼贏大家滿意
想要炒的想投資的才會睡醒想想該做些什麼
豪哥大 wrote:
緩跌不過是個假象,未來打破重練才是事實
新政府土地政策這麼多,居住承諾也這麼多
大都會區老宅全面強制都更不幾年應該就看得到
蓋蓋好房價才好一次降到位還各方兼贏大家滿意
想要炒的想投資的才會睡醒想想該做些什麼^++^

要控制房價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都更,把老屋全打掉重練,新的房屋政策就自然上路。

都更若全面推動,根本不用再籌錢找地蓋國宅,目前台灣的都會區比大陸的三線城市還不如!
素還真真真 wrote:
要控制房價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都更,把老屋全打掉重練,新的房屋政策就自然上路。
都更若全面推動,根本不用再籌錢找地蓋國宅,目前台灣的都會區比大陸的三線城市還不如!

這事只要稍稍修法提高一下容積率誘因真的很容易辦
老宅只要透過健檢掛勾再跟公共安全劃上等號
以後就走強制都更不需住戶同意比率更不用理釘子戶
既然屬於公共危險自然是拉上封鎖線不准出租也不准居住
那不配合政府公辦強制都更還能怎樣?
素還真真真 wrote:
找地蓋國宅

台北市超過520公頃的建物總面積,
誰能拿的到一些些啊?

2014.09.24
閒置國有地高達8000公頃 沒土地蓋房是騙你的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publish-200.htm
"以最缺房屋的台北市來看,依國有財產局清查去年度為止,各中央機關部會、含台北市政府在內,位在台北市的閒置、低度使用土地、建物總面積就超過520公頃。"
sunhm wrote:
台北市超過520公頃的建物總面積,
誰能拿的到一些些啊?

都講過台北市的奧妙在於中央是綠的地方是白的
中央要給也是兩年後再說,誰要現在給地讓你創政績啊!

市有地沒有學校用地可動,梭哈下不過擠出1萬戶社會住宅
然後?沒有了
目前人在國外,這一年一直看到台灣新聞說房價崩盤下跌等,台北已經跌很多之類的新聞,但我有個疑問,房價應該是分投資型的和需求型的,最近的氣氛應該是把投機型的物件打回原形,需求型的還是會跟著通膨而漲不是嗎?

例如溫哥華來說好了,許多中國投機者大量掃入獨立別墅等著打掉重蓋集合式住宅(因為溫哥華移入人手增加很快,房子又少),去年一年獨立別墅就漲30%以上,但前兩個月的外國人15%稅以及接下來的空屋稅,貸款緊縮等政策一出來,獨立別墅的交易量馬上暴跌90%,價格也逐漸鬆動,今年初的時候整個大溫地區幾乎找不到開價70 萬加幣以下的獨立別墅,現在跑出很多間了。那是因為獨立別墅平均一間八九拾萬,不是本地工作者買得起的(溫哥華地區家庭平均收入稅前不到八萬加幣,要扣30%以上的稅+工作險+退休金+健保等),算是投機型的物件,所以價格下跌。
(我舉這個例子不是說溫哥華獨棟別墅只要八十萬加幣,這是在距離溫哥華市中心開車40分鐘以上/搭車超過一小時的地方)

但需求型的公寓以及小連排透天等,價格卻還是緩步上揚,而且供不應求,五十萬以內的物件最熱門,並沒有受這些打房政策影響。

台北的物件就是投機型的,左手賣右手賺差價,本地工作者買不起,政府一打房,資金抽走就沒戲了。但新竹地區呢?新竹地區的所得由這幾年公佈的報稅資料來看,真的是低調的賺,就我本身的經驗以及同學同事朋友,工作五年以上家庭收入兩百萬很可能是在平均以下而已,若夫妻兩人皆工程師,三百四百非常容易,但竹科通常小孩生得多,很多女生在老公收入到達一定階段(至少兩百萬)後,就會選擇全職帶小孩,因此我們算家庭收入250萬好了。我知道很多人會出來反對這只是大廠的薪水,但要不要算算新竹的大廠有多少?台積電聯發科聯詠瑞昱晨星,這些公司的工程師五年以上年資很大部分一年是超過兩百萬的,沒有8000也有5000人吧,這算是少數嗎?我不覺得。就一個收入兩百五十萬的家庭來說,買間1000~1500萬的房子也是正常,而且新竹地區的機能慢慢追上來了,很明顯新竹地區的物件是需求型的,而且居民收入又高,房價所得比異常的啲,這次打房,雖新竹不是重災區,但成交量以及成交價也是受影響,我覺得很納悶,是不是新竹地區的屋主心臟不夠大顆,被整體氛圍嚇到了,不然我覺得新竹房市的體質不差,應該房價還是可以跟著通膨每年緩步上去才是?

對了,不用拿十年前新竹只有現在半價來說,那時候本來就不正常,工程師收入是現在的2倍以上,房價只有一半,我也不懂那時候為什麼那麼低

naticomipad wrote:
目前人在國外,這一...(恕刪)


"對了,不用拿十年前新竹只有現在半價來說,那時候本來就不正常,工程師收入是現在的2倍以上,房價只有一半,我也不懂那時候為什麼那麼低"

嗯...樓上分析有理! 最後一句話,是否說目前房價是合理的呢? 因為收入高 ? 是未來常態?

個人持保留態度.

1.竹科新貴並非這十年才有,而是自有竹科就開始.

2.近十年大樓林立,沒有空屋嗎? 問google應一堆空屋率報導吧!


簡而言之,股房市要漲,專家和媒體會找理由,大眾都接受相信,就一直漲.

那反過來呢? 一樣的道理.

P.S 版上只要有人說房價會跌 50% 以上,成箭靶是必然的.

沒證據也不用辯,

但個人的確是在 2001 年買了第一間狗窩,新竹市中心,四年大樓新成屋,

不到 9W/P , 新成屋成交價 17.5W/P .....的確沒 50% ....我錯了.

第二間呢?忘了時間就不說了.

現在呢? 準備好現金,準備換目前成交價 25~28W/P 的物件,目標是 13~15W. 也沒50%啦!
naticomipad wrote:
對了,不用拿十年前新竹只有現在半價來說,那時候本來就不正常,
工程師收入是現在的2倍以上,房價只有一半,我也不懂那時候為什麼那麼低..(恕刪)


看就知道不是竹科工程師!

竹科最好的時間是甚麼時候,

自己去查看看台積電掃地婆分紅100萬,

好的時候已經過去多久了!

著麼不更往前看不說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 GDP 7%

現在"竹科新貴"已經改成"竹科新跪"了不知道?!

用高工時來換相對高薪! 是拿命來換得你知道嗎?!

就算最好的時候還以為人人都年薪破百歐!


甚麼叫做很低? 不合理?

看看國外房貸所得比應該是多少?

台灣才是高到誇張吧!


土生土長的新竹市人!

現在新竹市跟竹北市學台北蓋一堆大樓,

是要給谁住? 竹科 中科 南科...X科一直開沒看到嗎?

以前只有竹科!



新竹市新透天一坪15W還可以買到,所以十年前賣7萬嗎?...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